“兆先啊,不必太过在意,尽力而为就好。”李东阳看完他的策问,心知是考不上了。“爹放心,儿一定会考上的。”见他如此,李东阳反倒忧心忡忡叹了一口气,到时候考不上,岂不郁郁成疾?正午时分,李东阳来到严府,对着何能问:“你家少爷呢?”“少爷在午休,严府家规,少爷午休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打扰,除非”何能面露难色。“除非什么?”“除非皇帝陛下和清娥小姐前来。”少爷说过,这是甲级家规三十六条唯一可以破例的地方。李东阳气得苦笑一声,我李东阳竟然不在特殊名单里?这小子一声老师,叫得倒是热乎。“还请你引路,本官亲自去找他。”何能快哭了,噗通一声给李东阳跪下:“大人,小的前不久才罚了一月的工钱,您就饶了小人吧?!”李东阳叹息一声,虽然有点莽撞和无礼,但为了兆先,他决定自己找。步入了严府的后院,一间间厢房搜遍,发现都是下人的厢房。此子难道不住府中?李东阳看见一旁有道月门,连通着另一座院子。踏过月门一看,顿时怔住了,宛如别有洞天,风光旖旎,湖波山色,楼宇间的排列整齐精致。“这这也是严府?”李东阳瞠目咋舌,望着这片平静的院子,几个清秀的下人在此处清扫。走过一间寝房,看摆设便知道,是严恪松的房间。书案上摆放着笔墨稿纸,还有红楼的书稿。再穿过一个庭院,看见一间寝房,门紧关着。“大人,少爷还在休息”春晓是后院的管事。严成锦听到声音,起身穿好衣服,推门走出来。“老师好啊。”“你小子本官还以为你是真穷,你藏得这般好!”李东阳一副被欺骗后的愤然。要不要约李东阳去爬山?严成锦仔细思考了两秒钟。“老师有事要找学生?”毕竟是要求这小子,李东阳顿时蔫了,微微低下头,干咳一声:“是有事要麻烦你。”严成锦领着他到后院的正堂。“兆先与你相熟,对你又颇为信任,可否劝他,不要参加科举?”李东阳面色一红。大舅哥已经渣到李东阳也放弃了吗?“老师为何?”“本官今日看了他的策论,作得实在不尽人意,兆先对科举的执念极大,恐怕考不上。”李东阳担心,他因此再落下病根?严成锦顿时明白了许多。“敢问老师是想让他,今年不参加秋闱,还是这辈子不参加秋闱?学生有两个套餐。”李东阳眨了眨眼睛,一副惊疑的表情。“有有何区别?”“甲套餐是兆先今年不参加科举。”“乙套餐是兆先这辈子不参加科举。”“老师心里清楚,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恕学生直言,以兆先兄的天资,再过几年,也未必能考上,老师要哪个套餐?”李兆先三十多了,比王守仁还要大一截,接连考了几次都不中。纵然有李东阳这样的父亲,也不一定能考得上。除非等朱厚照登基给李兆先开一条绿色vip状元通道。李东阳长叹一声,严成锦说得对,前些年兆先有病在身,对其期望也不大,疏导了对他的教诲,才导致了这般境况。严成锦把李兆先喊到府中,发动了灵魂对话。“你的梦想是什么?”李兆先有点懵了,头一回听闻梦想这个词,露出深思、疑惑且摸不着头脑的表情。知道他不明白,严成锦指着笼子里的跑步鸡,解释:“它们的梦想是,明早起来不用跑步,你的梦想是什么?”跑步鸡雀跃地咯咯作响,仿佛回应他一般。李兆先仿佛明白了一些:“考上科举,当父亲一样的大官。”严成锦摇摇头,料到不能轻易忽悠李兆先放弃科举,便把谢丕喊来了。谢丕从正堂走出,对严成锦做了一揖,对李兆先道:“李兄可想过,先为自己,再为天下?”“以中兄怎能如此说?!”两家是世交,李兆先认识谢丕:“吾等大丈夫,当然是要做官,为天下百姓安身立命。”严成锦知道,存天理灭人欲,那一套又出来了。存天理灭人欲,套在读书人上就是,为天下苍生而生,把自己的欲望抹灭。也就是,没有梦想他见过第一个践行心学和有梦想的人,是宋景。宋景喜欢折腾宋氏天工里的东西,并且认为不一定要当官,才能造福天下百姓。比王守仁还要超前。“并不是如此,李兄知道许多人当了官,反倒要辞官而去?这便是因当官,非心中所想的缘故。愚弟的梦想和宋工一样,用理科改变大明,当官不过是想将理科推行光大罢了。”谢丕一脸正色地道。李兆先呆住了,父亲是当朝次辅,为了不丢父亲的脸面,他才对科举的执念很深。可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他却一直未想过。以李兆先的家势,完全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情,严成锦适时添一把火:“谢丕说的不错。”李兆先点点头,低着头走了。就他的反应来看,严成锦知道效果还是不错的。华盖殿,王华微微躬身道:“陛下,守仁违抗圣旨,在海南招募兵马,此罪还未定。让臣担任秋闱主考官,恐怕”弘治皇帝站起身来,走到王华身前:“王师傅当了秋闱的考官,朕才不好处置你。”王华哭丧着脸,怎么听起来要杀我儿,所以要保我?“陛下,守仁他”“不必多说!”弘治皇帝微微蹙眉道:“朕是皇帝,国有国法,朕还没当太子的时候,太后就请王师傅教朕,王师傅应当比朕还清楚,皇明祖训!”王华深吸一口气,想为儿子做些什么,心中忍着痛,微微地点点头。十几日过去。严成锦心中隐隐担忧,不知王守仁平定黎乱,到何种地步了。历史上,这场黎乱,要暴动到嘉靖初年,才彻底平息。符南蛇死后,黎人的怒火越烧越烈,又出来一个陈六公。接着起义!若是不教化,黎乱不会平息的。这便是当初让王守仁去的缘故。“最近可有从海南传回的疏奏?”弘治皇帝问。“只怕左宗彝才到广东,调动船只渡海,准备军粮,需要一些时日,相信很快就有消息。”秦紘道。话音刚落,小太监便进来禀报:“陛下,左宗彝大人回来了!”严成锦心中一动,疯狂分析,定然是海南有了消息。有六成概率,王守仁平息了黎乱,左宗彝回来报功。还有四成概率,左宗彝发现广东备倭卫的败政,回来揭举。毕竟东南备倭卫的腐败,不亚于京军。弘治皇帝心中大感诧异,左宗彝怎么回来了?秦紘等人同样异常震惊,通常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状况。那就是海南打了胜仗,可以班师回朝了。否则,半途折返就是抗旨!要杀头的。“不可能,才过去月余时日,怎么会平息如此之快?那可是十万人啊!”秦紘惊呼。弘治皇帝急道:“快让左卿家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