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蒂这个人有着丰富的校园霸凌经验。很快找到了其他的方式孤立和排挤。在学生时代总会有这样一两个人,通过自己在群体中巨大的影响力,去想方设法排挤某人。人都是群体动物,而生活在群体里却被忽略的人,往往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摧毁一个孩子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在他打招呼的时候不予回应,对他的举手视若无睹。而学生之间这种通过排挤达成的霸凌其实是最为可怕的。被霸凌者会从一开始的惶恐,到用各种手段去吸引注意力,再到最后小心翼翼地缩小存在感。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辛蒂对岳晴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作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加上天然的学姐身份,辛蒂很轻易地就让岳晴晴同年级和同班级的人对她进行排挤。没有人愿意和她进行小组作业,下课闲聊的时候也会特意避开她所在的方向。上下学时结伴而行都会故意绕开岳晴晴。甚至就连和岳晴晴一起来到普林大学的交换生也是一样的待遇。辛蒂还故意找人告诉那些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岳晴晴。然而剧本并没有按照她想象中的发展。这些明华大学的学生,能被送过来本来就是学霸中的学霸。会在意这种不入流的小手段?或许对于米国本身就热爱交集,热衷于融入团体的学生而言,这种行为是非常严重的霸凌。可华国的一群人却觉得整挺好,真不错。早就厌烦你们上来就问东问西,问出一些狗屁不通又没有常识的问题。什么你们华国人是不是顿顿吃狗肉,喜欢吃动物内脏。问华国是不是都是平房,他们来这边是不是第一次见到高楼。还问是不是在华国每个人都受到监视,大家生活在一个类似于集中营的地方,每天都要去报道。这些莫名其妙又饱含蜜汁优越感的问题让交换生们不胜其烦。觉得你好歹也算名牌大学的学生,问出来的问题怎么一个比一个有毛病?虽然这点和国外刻意丑化的宣传舆论有关,但也够讨人厌的。而现在耳根子就清净多了。从这点来说,大家还得感谢岳晴晴呢。至于没人一起做小组作业那就更简单了。咱们一个二个自己从查资料到写报告,全都包了。本来就担心有拖后腿的队友天天开派对影响进度还不好意思说。现在自己一个人,效率可快多了。辛蒂发现自己的策略非但没有生效,竟然还有华国学生在社交平台向她表达了真心实意的感谢。顿时气的火冒三丈,认定华国这群人都是装模作样。却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而这种不入流的小手段压根没被岳晴晴放在眼中。只是感慨西方对华国的刻板印象太严重,基本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而现在的华国日新月异,早就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了。不过这种傲慢和偏见已经是刻在她们骨子里了,除非亲眼见到或者从其他渠道愿意去了解,否则是永远不会认清现实。这也是交换生们的一致想法。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好好学习,等以后给这群傲慢无礼的家伙一个忘不了的教训。还是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