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精心谋划的封神大局,已经在他不知不觉之中发生了变化。他只知道,道圣被全天下算计落荒而走。又与大皇子发生了争执,心灰意冷。选择隐居,是十分正常的。作为胜利者,孔圣觉得道圣已毫无威胁,便遣了孔寒安来。名义上是问道学习,实际上,是希望孔寒安能安抚这个垂垂老矣将死的老人。大势已定,孔圣心中对昔日的老师还是有些感情的。但他不知道,道圣道心不稳,陷入了困惑之中。这种困惑,就是“心劫”。道圣的渡劫之始。若放任不管,以道圣的本事,他迟早也能渡劫。只是孟愈和袁道人,想让孔寒安加快这一进度。渡劫,是劫难,也是超脱凡俗之始。道圣若再进一步,会有多强?或许,便会成仙……或者一步成神!作为丞相,孔圣成天埋首书房处理政务,已经习惯了通过消息与数据判断情况。可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孟愈与袁道人,都给他传递了假消息呢?孟愈身为孔圣麾下大弟子,孔圣麾下,大部分官员与孟愈也有联系。两人之间有了分歧,但并未闹得全天下都知道。在一众官员眼中,孟愈日后会接替孔圣,成为圣人,自然也都对他有所关照。孟愈希望道圣顺利出山,重新让人间恢复之前的样子。所以在他巧妙的操纵下,隐瞒了部分消息。让孔圣自己判断,遣孔寒安入山。而袁道人作为这个计划的始作俑者,他背后的道统诸神,也希望道圣,能破打乱孔圣的谋划。正如他之前所言,谁希望身上背着规矩?一方面,孔圣有大齐国运,目前势头正盛,袖手作壁,平衡道佛两派势力,互相牵扯之下,诸神不好直接动手。另一方面,道圣渡劫,离开人间,漫天神佛便能知道道圣的根脚,道圣便不再是变数。而道圣出世,道佛两派的实力又会发生变化,孔圣的布局难以平衡。东极青华痛失分神却无动于衷,也是源于此。他在等。孔寒安于他如蝼蚁。捏死一只蚂蚁,什么时候都可以。为了大局,就稍微忍耐些时日吧。等到孔寒安助道圣渡劫成功,等到诸神牵制住了道圣,彼时,他再收拾孔寒安。……碍于在天界没有耳目,孔寒安并不知道这些谋划,也不知道自己迈入了道圣的心劫之中。但即便知道,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他实在有些心疼那个老人。与所谓的师徒缘分无关,与惺惺相惜无关,与实力强横无关。那老人一人一剑,让天地诸神低头,让世间没有超凡,让凡人不再为神愚弄。仅凭这些,他便不该承受那般怨恨。若自己能帮他一把,那又为何不帮呢?紫光闪烁,剑气纵横,但事实上,雾气之中并没有生灵。孔寒安自己也知道这些。他虽不知道这是心劫迷雾,但也猜到了,这是可能与那老者心中的混乱有关。反正都已踏入雾中,他纵声高喊,挥剑扑腾,也是希望闹出些动静,能给老者带去哪怕一丝慰藉。眼前白茫茫的浓雾并未消失,失重感却一直都在,就孔寒安好像脚下一滑,摔出了泰山一般。“老爷子~听得见嘛?我是来帮您的,怎么得您也别让我太狼狈啊!”耳旁的咒骂声越来越小,孔寒安感觉之前的替老者说话有了效果,于是又喊了起来。仿佛声控开关被激发,孔寒安的话语得到了回应。失重感逐渐消失,孔寒安感觉周身一轻,下降速度急速减缓。随着他的缓缓降落,孔寒安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人间界对他的束缚正在逐渐消失……等到他落地之时,他感觉状态倍儿棒,四周的迷雾也开始渐渐散去。耳旁的诅咒渐不可闻,倒是喊杀声震耳欲聋。孔寒安打量起四周。他出现在了一个战场之上。不计其数打着楚国旗号的士兵,正在攻打打着宋国旗号的城池。从局势上看,宋国败局已定,大量楚国兵卒如同蚂蚁一般,攀附在城墙之上,而城头上宋军的反抗已逐渐势微。孔寒安出现在了城下,属于楚国的攻城阵地内。孔寒安迷了……据他所知,这个世界的宋国,早已消亡了数百年……所以……我这是又穿越啦!?四周的一切无比真实,就连流矢击打在孔寒安身上,都能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突兀出现在攻城阵地之间的孔寒安,也引起了楚兵的注意。有十几个楚兵,嘴里喊着孔寒安听不太懂的方言,举着五花八门的兵器,向他围了过来。众所周知,楚兵是奴役兵,兵器自备,所以什么狼牙棒锤头木棍石斧都有。穿越是不可能再穿越的,孔寒安方才也只是在自我调侃苦中作乐。他知道,他进入了幻境。虽然不知道这幻境是否与道圣老爷子有关,但孔寒安打算破他一破。别忘了,马王爷给他开了竖眼!而竖眼,可以看破幻象!孔寒安伸手摸向额头,“撕拉”一声,将胶布撕下。第三只眼,开!十余个楚兵,还未来得及合围,便看到了孔寒安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睛。三眼,在古老的神话中,不是恶魔便是神。但不管面前那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是个什么玩意儿,都不是他们能够应付的。楚兵呼啦啦一阵,四散而去。众所周知,楚国士卒多是奴役兵,纪律性极其堪忧,战场之上难成阵型。一般而言,都会有督战队在后方坐镇。但此时战场上大局已定,督战队也懒得管他们这些小喽啰。孔寒安继冥界偷看马王爷和平心之后,又一次施展了三眼神通。要说看破幻想,倒并没有……竖眼的视野内,周围的环境极其真实,甚至竖眼之中,这就是真实。唯一给孔寒安带来的感谢,就是视野清晰了些。可孔寒安现在来不及体会视线的清晰。他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疼。没办法,胶布贴了好一阵子,陡然撕下,扯掉了不少竖眼的睫毛……尴尬……缓过了劲,竖眼扫视之下,孔寒安也有所收获。不远处,城池的某个小门,有一众正在突围的士卒,吸引了竖眼的注意力。这队宋国兵卒装备精良,各个身强体壮,一看就知道是精锐。他们虽在突围,可井然有序,队列护卫着一个妇人。那妇人在竖眼的视野里,宛若太阳一般耀眼。别误会,孔寒安并不是曹丞相,那妇人也并非生的貌美如花。光也并非是那妇人散发的,而是来源于她的腹部。腹部明显的隆起昭示着,她是个孕妇。孔寒安眼睛微眯,他知道,正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