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好对敌策略后,沈兵就做了两件事。一是将羊群赶到平原川区饲养。这么做是出于作战考量长期生活在山地的拓跋氏必定擅长在山区作战。山区不仅不适合秦军布阵,更不适合强弩射击强弩的优点是射程远,缺点是弹道平直。山区往往是这里拐那里弯,敌人一出现就是近距,于是射程远的优点很难发挥。地势若是起伏,强弩过于平直的弹道就无法命中躲在低处凹地或是以石块障碍之后的目标。总之就是弩的优点无法发挥而缺点却会被放大。反之敌人手中的弓箭却可以扬长避短发挥长处。沈兵当然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于是就把战场预设在北部平原地区。这也可以说是引蛇出洞:既然你拓跋氏看上了秦军的羊群,又因为秦军救了往利氏村落而要报仇,那么自然就会到平原来找秦军算帐顺便抢羊。再加上沈兵又保存了实力表现出只有一千步卒外加百名亲卫就不怕拓跋氏不上当。若说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是北部川区因为还没有水利设施较为干旱,草场不多且质量不好。不过这也很容易解决,派些人到北部山区割草运来也就可以了。沈兵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去了一趟往利清的村落。沈兵给往利清带了数十片疗伤带。疗伤带这东西以前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布的价格不低,此时北地已可以用水车批量生产,剩下的也就是往布里填充草木灰,于是也就大批生产极为廉价了。此时往利清正带领着部下照顾伤员,见沈兵带着疗伤带,只感激的朝沈兵点点头就接下了。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我希望你和你的村民能搬出山区到平原去!”沈兵一边给村民包扎一边说:“因为我们打算在那里与拓跋氏作战,如果你们呆在这,我们无法为你和你的村民提供保护!”往利清只是笑了下:“你知道拓跋氏再来,会带多少人呢?”沈兵无所谓的回道:“两千,三千,甚至更多?”往利清回道:“你们有五千只羊,这足以让他们出动三千人来劫掠。”“他们志在必得!”听往利清这么说沈兵就放心了,他就怕拓跋氏来的人不多。顿了下,沈兵就问:“所以,是我的羊害了你们?”往利清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眼里带着些歉意:“不,你说反了!”“拓跋氏一直在追杀我们,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他们或许还没有发现你们的羊群。”沈兵笑了笑没说话。往利清不知道的是,这不存在谁害了谁的问题。如果说真有害了谁,那就是往利清害了拓跋氏。沈兵又回到正题上,问:“你们什么时候到平原去?”往利清沉默了一会儿,就回答道:“我们不会到平原去的。”沈兵有些意外的问:“为什么?”往利清起身回答:“我们离开山区无法生存。”“我们会到另一个地方去,希望能引开一些拓跋氏。”沈兵明白,往利清依旧不相信沈兵一行人能击败拓跋氏,所以才会选择这种“分兵”的下策。想了想,沈兵就说道:“我们为什么不一起击败拓跋氏?”往利清想也不想就反问:“就凭我们?”沈兵回答:“你可是怕了?”往利清转头愤怒的盯着沈兵,紧握着双拳似乎想冲上来与沈兵打一架不过最终她还是忍住了。“我们只有三百多名勇士,而且许多人受伤了。”“如果我们留下,就将面临灭族的危险!”往利清说的没错,她这是为全局考虑三百多人的确没有与拓跋氏死战的本钱。若是动不动就留下决一死战,她这个部族早就该被灭或是吞并了。沈兵不勉强。毕竟往利清这做法也没什么问题。拓跋氏肯定会先到这来找,然后就先撞上秦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沈兵不担心往利清及村民的安全,只要他们离开这里就安全了。只是沈兵看了一眼伤员。往利清似乎明白沈兵这表情的意思,回答道:“他们会留在这。”沈兵并不意外。因为如果带着伤员走,他们不可能摆脱拓跋氏的追杀? 就算秦军战胜拓跋氏也不例外。这有些像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为了整体的利益弱者就会被抛弃。沈兵没有要求把这些伤员留给秦军。因为沈兵知道? 如果往利清认为秦军不可能打赢拓跋氏? 那么是否将伤员交给秦军就没有区别。沈兵尊重往利清的选择? 所以他只能默默的走开? 然后沈兵看到一个“野人”正费力的钻木取火。沈兵随手掏出火折子吹了几下? 然后将面前的干草堆点燃。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却让“野人”像看到鬼似的惊叫出声,接着跪地双手合什再五体投地。不久所有人都跪倒在沈兵的周围。沈兵疑惑的望向往利清? 发现她也跪在地上? 正愣愣的望着沈兵手中的火折子,脸上尽是吃惊和困惑。沈兵不解的问:“他们为何如此?”往利清惊恐的问:“你? 可以控制火?”“是火神教你的?”沈兵这才意识到是火折子出了风头。据说有许多少数民族崇拜火? 因为火可以为他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取暖、煮食物、照明等。而且他们想要得到火总是很困难,所以总会保持火燃烧着,这一回或许是因为遭到进攻才熄了火。照想往利清这部族也是崇拜火的原始部落之一。沈兵不想多做解释? 这要解释起来还得扯上纸张和硝石,只怕会越说越乱了。于是他只说了声:“你等快走? 迟恐不及!”说着转身离开。然而还没走几步往利清就从后头追了上来。“我们跟你一起作战!”往利清说:“他们认为应该跟随火神的使者!”沈兵回以一声苦笑。他没想到自己费了好一通口舌,还不如这火折子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