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零四章 猎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四章 猎鹰(1 / 1)

“将军!”王柏一走进帐蓬就焦急的说道:“匈奴要进攻云中郡了。”沈兵不解的问:“何以见得?”沈兵会这么问,是因为之前王柏和雷桧也判断匈奴不会攻云中郡,他们的想法与沈兵一样,以为匈奴会留下部份兵力牵制云中郡接着南下劫掠。但现在他们却这么肯定。王柏解释道:“将军,匈奴人饲有鹰。”“此鹰飞到空中能寻到敌人牛羊马匹所处之位,接着匈奴人便蜂涌而出。”沈兵“哦”了一声,问:“你等可是看到了鹰?”王柏点头道:“确是如此。”“每隔数时辰便来盘旋一回。”沈兵有些奇怪:“可我等没有牛羊”雷桧回答:“我等有马匹,神武军正有上万匹战马。”“匈奴由此确定我骑军皆在云中城。”沈兵听着有点懵。与匈奴作战还真有点不一样,他们在这时代就用上“间谍卫星”了,这玩意还真比探子好用得多,什么也弄几头这鹰来玩玩。顿了下,沈兵又问了声:“可是匈奴为何要攻这云中郡?”没人能回答这问题。如果是为云中郡的粮草,秦军战败前不会将其烧毁吗?若是为了战马虽说上万匹战马也不少,但重点是还有一万余秦军。要打败万余秦军缴获上万匹战马,一想也知道这是赔本买卖。王贲想了想,就说道:“或许是知道我军兵力不足,以为能轻易战胜我军,于是”沈兵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也只有这么说才能解释得通。因为匈奴不像中原各国那么执着,中原各国是农耕民族以土地为本,所以战争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就是要你的地你让出一点就再要一点,再让一点再要一点,永远不会嫌多。匈奴发起战争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劫掠而不是地。因为这些地他们自个都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迁徒。所以匈奴不会打云中郡,除非他们根本就没把沈兵这一万多人当一回事。沈兵想了想,就下令道:“传令下去,各寨备足弩箭,准备应敌。”众人应了声,各自领命准备。直接应敌的是魏呴置下的大梁军。大梁军是步军,这段时间弩箭的提升主要也是步军。云中城外设置的城寨也由步军完成若是派骑兵去守城就有些浪费了。至于王贲所领的五千神武军,就被沈兵当作机动部队使用。神武军与匈奴比骑射或许没法比,但他们胜在有藤甲沈兵设在大梁的藤甲作坊一直都在生产。在被调到北地经过大梁时,沈兵很想将这藤甲作坊也一并带走。但想想还是算了这玩意搬到北地没什么用,北地是荒漠与草原相间的地形,这里没有藤,又如何能制藤甲?就算把作坊和工人带到北地又能有什么用?于是作坊依旧留在大梁。为了能到持续稳定的供货这几乎就是神武军的命脉,因为有一天突然卡脖子或者说提价,那么神武军就陷入无盔甲可用的窘境。沈兵是把这事全权交由云畋处理。沈兵相信云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沈兵也把握着云畋的命脉纸。目前全中原的纸业都在云畋一家,这已使云畋放弃了其它产业专营纸业了。因为与纸的经营相比其它产业都是在浪费时间。有朝一日,若云畋不供应藤甲,那么沈兵就对其断供纸。其实这担心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藤甲的制法和技术都掌握在沈兵手里,云畋根本不可能对沈兵形成垄断退一步来说,就算云畋不做,沈兵还可以找其它人做,只要有藤条有编筐工人的地方就能制藤甲。到了此时,神武军已是人手一甲,仓库里还有两千备用和替换。只不过这些藤甲的质量依旧不属上乘上乘藤甲需要浸泡一年,也就是说至少一年后才有。神武军若论爵位,他们经过汝阴一战连升三级之后大多都是簪袅后续加入的还有低爵位。此时的他们已足够配甲。但一番商讨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希望继续配藤甲。后来就连习惯配秦甲的王贲及其亲卫都配上了藤甲。开玩笑,有好的装备谁不知道用?尤其在知道要北上抗匈奴后,这又轻又全面覆盖,还能完美的抵御弓箭的藤甲谁不知道用?插一句, \!王贲甚至还建议:“将军,我等为何不为马匹也配上藤甲防护?”沈兵“咦”了一声,回道:“好方法。”正所谓“射人先射马”,配上藤甲的神武军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马被敌所伤造成战损,以往黑甲军大部都是因此而伤战马受伤或受惊便会将骑手抛下马背。若是再用藤甲将马的要害比如头、胸部及侧翼护住而重量又没加多少,那岂不是战力倍增?沈兵当下就不再迟疑,马上就向云畋“下单订购”。由于有现成浸泡好的藤条,不久马匹护具就送来了一千具。沈兵首先就将其装备给了剺所领的原黑甲军。没人能怪沈兵偏心,原黑甲军可是跟随沈兵在汝阴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并受赐神武军之名,若要想要这样的待遇,先立下战功再说。沈兵的战术,就是以大梁军驻城寨守,以神武军机动进攻。于是形成以云中城为中心,城寨为辅助的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比如哪座城寨没箭或没粮了,亦或是有补给队从中原赶来却被匈奴拦截若是只有步兵只怕够呛,因为补给车队很难在匈奴骑军的冲锋下安全运送到城寨,步兵也很难快速赶到目的地保护补给队。有神武军就没什么问题了,沈兵相信神武军即便骑射不如匈奴,但有藤甲防护也是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云中城及城外各寨紧张备战时,城外就吹响了匈奴特有的长声牛角号。接着城头就有兵士挥着旗大喊:“匈奴人,他们来了!”一场大战无法避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