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荆轲刺秦在历史上有发挥什么积极作用的话。那应该就是把秦始皇引到错误的战略方向上去使中原统一迟了几年。毫无疑问嬴政原本想先灭魏国。任何人都知道此时的魏国已经是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姬丹却好不好在此时刺秦嬴政盛怒之下命王翦伐燕,于是才有易水之战于是才有攻蓟之战。而燕国又是北方苦寒之地,进攻燕国完全就是兵力和粮食的消耗得不到补充。甚至为了守住打下的燕地还得长期消耗,这一来一去就相去甚远了。以至于魏国这块大肥肉都到嘴边了还要过几年才吃得下。就在众人交谈甚欢时,陈隗就走了上来喊道:“吃完便快些干活。”“照你们这等吃法,便是吃到明日也吃不完!”转身要走时又发现人堆里坐着两个商人,便怒目斥道:“军营岂是闲杂人等蹭吃蹭喝之地?你二人莫要再让我瞧见了!”说着头也不回便走了。剺对着陈隗的背影吐了下口水,骂道:“此贼可恨!”“我等用的是自己的粮晌,干他何事?”仞回道:“你又不是今日才知这厮嫉恨工师之才。”“少说几句,若是被他听到了,又要加重任务为难砲师了!”嬴政瞧着陈隗的背影问沈兵:“那位是”沈兵解释道:“他是啬夫。”“不碍事,下趟来时我等不让他瞧见便可!”嬴政“哦”了一声,缓缓点了点头:“说的是,不让他瞧见便可!”不知为什么,马商说这话时沈兵突然感到有点冷,全身起鸡皮疙瘩打颤的那种。特么的这鬼天气,早知道就应该让胖子屯多换几套新衣了!没有新衣便是旧衣也成。王翦与杨端和受召时正在视察防线。王翦是何许人也,他早就知道嬴政不会轻易放过燕国。原因很简单:若嬴政打算就此和解,又何必多此一举命王翦亲自指挥围困蓟城?又何必率领十万大军星夜赶至邯郸?邯郸虽是缺兵,但同时也缺粮。这十万大军赶至邯郸就算什么都不做仅是渡过这冬天,要消耗的粮草也不是小数目!这也是之前咸阳不敢轻易增援三郡的原因:粮草不足,越是增兵反而负担越重。所以,现今大举增兵就只有一个解释:嬴政这是在麻痹燕军,使他们对求和抱有希望而不做准备。然后再因此王翦赶到前线后就不遗余力的安排秦军做攻城准备。杨端和置下的河内兵照例是进攻主力。这一来是王翦需要“低调”,二来则是河内兵更有投石机突袭的经验,比如上次攻破邯郸就打得有声有色。王翦与杨端和满以为这么冷的天去见嬴政定是在帐内,却不想嬴政正坐在火堆旁就着镬用筷子边翻边吃,周围摆满了切成薄片的牛肉、羊肉一见王、杨两人,嬴政就兴奋的招手叫道:“两位将军来得正好,寡人正嫌无人分享呢!”说着就让赵高在火堆旁摆上两把折叠凳,说:“两位将军好生不讲道理。”“军中已到处都是折叠凳,寡人却直到此时才知!”杨端和赶忙回道:“大王恕罪,此物乃制下砲师工师为方便兵士所制。”“因难登大雅之堂是以微臣并未上报。”“微臣这就去令他们收了”嬴政一边吃一边“嗯嗯”的朝杨端和摇着手,过了好一会儿嬴政才将嘴里的食物咽下,感叹一声:“果然鲜美至极,为何此前都不知道这等吃法?”“却是白活一遭了!”接着又转头对杨端和说道:“寡人何时说要禁了这折叠凳?”“就算这折叠凳难登大雅之堂这军营又岂是大雅之地?”杨端和赶忙拱手作揖:“大王所言甚是。”嬴政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人又怎会如此迂腐在意那所谓的礼节。何况秦军本就倾向实用主义,哪些被证明实用就会批量推广。折叠凳有用,不仅有用还很有用。尤其是在野外,没有一把凳子要是碰到雨天或雪天该如何是好?还像以往一般席地而坐?所以这折叠凳的普及那是“有如滔滔江水怎么都挡不住”。“来来,赐坐!”嬴政一边忙着吃一边朝旁边的折叠凳扬了扬头。王、杨两人迟疑了下。这大王面前又哪有他们的位置?不过他们又不敢违抗嬴政的命令,于是互望一眼齐声谢过之后就诚惶诚恐的各自坐好。自有侍卫给两人递上一双筷子,二人在嬴政的示意下有样学样夹了些东西置于水里。烫熟后就着肉酱一尝,果然别有一番鲜味。接着两人就忍不住开始狼吞虎咽了。嬴政笑道:“如何?知道这吃法叫什么吗?”两人含糊的回答:“微臣不知。”嬴政得意洋洋的说道:“这叫火镬!”两人“哦”了一声:“确是形像,有火又有镬!”“既可取暖又可吃上新鲜食物,妙不可言!”这时嬴政又往镬里倒上一碗包成一团的东西,说:“火镬这吃法,果然还是要几人围在一起才有感觉!”“稍倾,再给两位将军尝尝此物。”“它定会让两位将军大块朵颐!”王、杨两人不由盯着那在水中翻滚的东西发愣,那又是什么物事?不过看那雪白面皮,有点像之前尝过的面条,味道应该不差。想着想着很快就馋得口水直流。过了一刻钟差不多熟了,嬴政先是自己夹了一个再示意两人动手。王、杨二人早就虎视耽耽了,于是也不客气,分别夹上一个然后狠狠咬上一口“人间极品!”“美味!”嬴政却有些兴致寥寥,怎么就只有寡人不知道吃才会被烫到的么?嬴政不知道的是,这王、杨两人又哪是没被烫到,而是被烫着了却不敢在大王面前表现,于是硬撑着把那发烫的水饺给吞了下去那便有若一团火似的自上而下直入胸腔说不出有多难受,眼泪情不自禁的在眶里打转,根本没尝出味道嘴上却要直呼“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