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什么情况就不需多说了。杨婷依计将命令发布下去。一时长城各处都在扎草人插旌旗,时不时的还有几队兵士整队跑过,看起来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私下里杨婷又将兵力抽空紧急调往磁县。所有一切都是在信息封锁的情况下进行的。话说在冷兵器时代要做到“保密”还真不容易。近现代还好说,传递消息都是用电话、电报之类的。这些玩意虽然传递速度快,但都有迹可寻也更容易封锁。比如切断电话线、无线电静默等等。反而是在设备落后的古代想要封锁却是难上加难。因为在这时间谍传递信息的方式会是信鸽、暗号、信件等等,可以说防不胜防。不过好在秦军军纪严明。事实上也不只是军纪严明,而是秦军采用连坐制度。所谓的连坐制度,就是秦军以伍为单位编为一册,一人犯罪其它四人都会受到连坐责任。所以任何时候任何人,身旁都会有四个人盯着,稍有异常很快就会被发现并上报。在这种严厉、严谨,甚至可以说严苛的制度下,间谍很难混进秦军。同时秦军内部也很难出现叛徒。就算有叛徒、有间谍,也很难把情报传出去。所有这些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柳絮就给杨婷端上一壶浊酒。柳絮服侍杨婷多年,知道杨婷习惯于在忙碌后喝上几杯解乏。话说在这时代,酒这玩意妥妥的是奢侈品,就算军中兵士也只有出征或是上战场前才能喝上一碗。而普通百姓想要喝酒,那只有等祭祀时分享点祭品了。平时百姓如果随便喝酒,被查出则又是一项罪名。秦国类似的法律还有很多,比如规定普通百姓不能穿丝织的袜子、鞋子等。这看起来对百姓是一种歧视凭什么百姓不可以而达官贵人就行?但实际上这是用法律硬性规定百姓节俭。从而尽可能多的将物资和人力投入到战争中去。几杯酒下肚后,柳絮就打开了话匣子:“小姐。”“那张眩在军中也算是个人物,不想今日却被沈兵怼得无地自容!”“沈兵那张嘴可真是了得!”杨婷微笑着摇了摇头。“你还道那沈兵只是嘴巴了得?”“他今日说的那些话,又有哪一个不是深谙兵法才能得出来的?”柳絮闻言不由一阵疑惑。“深谙兵法?”“小姐是说那沈兵学过兵法?”“可他只是一名操士,又怎会”也难怪柳絮会奇怪。秦国的教育制度是制式培养人材。富二代、官二代,或是百姓中出类拔萃的人都会被转为弟子籍专事学习。拥有弟子籍的这些人是不用服役的,只有学成之后才会除去弟子籍并派往军中任职。他们通常都是担任军官带兵作战,比如张眩就是如此。如果沈兵学过兵法,自然不会是一名操士。杨婷端着酒卮,若有所思。注1“我也为这事奇怪。”“沈兵既非弟子籍,那他兵法又从何而来?”“说他学过兵法又不像,因为他所说的兵法并非我等所学。”“虽说能找到些相似之处,但有些地方却似乎还要高明许多。”这话只让柳絮吃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下来。“小姐是说,沈兵的兵法比那孙武还要高明?”杨婷摇了摇头。“不是说他比孙武高明,只是”“我也说不清,他就像一个谜。”如果沈兵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因此吃惊。杨婷看得很准,沈兵并不是比孙武高明。但沈兵却拥有现代的战略、战术眼光,还有丰富的知识。这些使他在战场上放出的光芒甚至连孙武都有所不及。正在主仆二人讨论的时候,突然一支响箭带着尖啸直冲半空。杨婷面色突变,说道。“不好,赵军来了!”“他们竟来得如此神速。”沈兵离开校尉营后就回到了砲师。他一回来就将循拉到一旁。“师傅,是时候把投石机再改进一下了!”循吃惊的望向沈兵。“再改进?”“你是说你还有改进投石机的方法?”循暗自心惊。那投石机改良后射程已增加一倍,这已经可以算是鬼斧神工、惊天地泣鬼神了。身为一名工匠若是有这样一件作品,就足以自炫耀上一辈子乃至青史留名。这是循以及其它工匠做梦都想获得的荣耀。可这厮居然还有改进的方法?而且还说的这么轻松?就像说起刚才吃了几分饱,昨晚是否睡个好觉一般。苍天,还让不让人活了?!沈兵没有察觉循脸上奇怪的表情,他一边看着投石机一边轻描淡写的回答: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 \!“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这轮轴就太小了,可以加大并增加握把。”“还有这砲梢,若是加粗、加长,就可以将更重的石弹抛射更远!”“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如今最要紧的,是改进配重。”“师傅。”“师傅?”沈兵愕然发现循愣在那像老僧入定似的,叫了好几声才将他唤醒。循“哦”了一声。“我没事,我没事”“你是说,嗯,改进配重!”“它又该如何改进之法?”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当然是把这配重改成连体式的。”“用箩筐装着石头做配重有诸多缺点。”“箩筐易坏、易掉,只能装石头,发射时还会荡来荡去的影响精度。”“做成连体木箱固定在砲梢上就不同了。”“它甚至可以装沙土做配重。”“沙土随处可以找到,尤其行军时可以把沙土排出,作战前再临时把沙土装上。”“师傅,你没事吧?”“是否连日忙碌太累了?”循忍不住一阵咳嗽,艰难的举起手朝沈兵摇晃。沈兵上前又是抚背又是拍胸,折腾了好半天循才缓过气来。“我没事,我没事!”循气喘吁吁的说:“唉,为师已经老了!”这时,突然一支响箭直上云宵。沈兵不由皱了皱眉。“难道是赵军?”“他们竟然来得如此神速!”“只怕秦军兵力还没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