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沈兵无知了。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对三军的定义就与别国不同。六国的三军要么是前、中、后,要么是左、中、右。秦国的三军却是壮男、壮女、老弱。“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注1其中壮男在前方当兵打仗。壮女则在二线负责运输补给、挖陷阱等等。老弱则在后方从事生产以供给前方作战。这三军通常是严格规定互不往来的。因为商鞅认为若是“壮男”接触到“壮女”就会心猿意马。若是“壮男”接触到“老弱”便会士气低落。无论哪一种都会影响战斗力。不过沈兵等人同样也是在二线的工程兵,他们严格来说不属于“壮男”的范畴。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所以接触到“壮女”在所难免。而且这些“壮女”似乎还需要他们帮忙一路喊着号子把马车往陡坡上推。又是泥又水好不容易整完十几辆,那女将又叫了声:“折返回去!”“下一批!”这一来循就慌了。“将军!”循拱手道:“我等还有军务在身,若是不能按时完工”话还没说完那女将一马鞭就甩了过来。“是军务重要还是补给重要?”“要知道这些可是前军用的箭矢!”“若不能按时送到部队手中,必会影响胜负!”“立刻搬运不得延误,违令者斩!”沈兵赶忙上前护住循,见其肩上已多了一道血痕。“师傅你没事吧?”循皱着眉头摇头叹道:“皮外伤不足挂齿!”“只是”说着又叹了口气,然后就依女将的命令返回。私下暗自使人去通知陈隗。陈隗是循的顶头上司,这事当然需要抬出他来处理。不久陈隗就心急火燎的赶到了。他初时还气焰嚣张、胸有成竹。因为筑垒是杨端和的命令。秦国又是法家治国,没人能随意更改命令。但陈隗一看到那女将马上就矮了半截,连上前问的胆量都没有了。“你们知道那是谁吗?”陈隗小声说。“谁?”循一听这语气就暗道不妙。“她便是杨婷!”陈隗回答。循闻言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将军幼女杨婷?”“正是!”陈隗点了点头。沈兵不觉得有什么,但周围工匠听到这名字不由纷纷为之动容。这杨婷可不是普通的“壮女”。她自幼爱好兵法和骑射,练就一身武艺。杨端和原以为杨婷不过是闲来无事学着玩的,也就听之任之,偶尔还点拔几下。没想到年前,赵军在战时派出一千精锐偷袭秦军运粮队,却被杨婷领着五百壮女杀得丢盔弃甲无功而返。杨端和这才意识到幼女不只是“玩玩而已”,大喜之下便委以校尉重任。不仅让她负责大军后勤运输还令其训练壮女保护补给线。循等一行工匠大多是爵位不高轮流在部队服役的低级士兵,所以才“有眼不识泰山”。这一来倒是苦了循等一行工匠。循看了看城门附近连绵数里的马车,就为难的问着陈隗:“大人,这该如何是好?”“这马车有数百辆之多!”“尽数运上陡坡少说也要三个时辰!”“如此一来,我等只怕无法如期修复长城”话还没说完就被陈隗打断了。“难不成你还想违抗校尉杨婷命令?”“要知道违抗命令也是死罪!”“事到如今,只有你等自行想办法了!”说罢就像摆脱一堆麻烦似的拂袖而去,只留下循等一干木匠干瞪眼。沈兵算是听出点名堂了,问:“啬夫刚才所言”“也是死罪!”“这也是什么个意思?”众人无语,只有苍脸色苍白的回答道:“违抗命令是死!”“误了工期也是死!”“我等横竖都是死!”“便是这个意思!”沈兵:特么的还有这回事?还有硬生生把人逼死的?这把事情原委向上级说一下,不是咱偷懒,而是什么什么的然后通融一下不就好了吗?然而看循等人的脸色,沈兵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太简单了。这世道就是这么不合理,尤其对沈兵这些小兵。这或许就是秦国法家治国的特色。“以法治国”没什么问题,甚至本来就应该“以法治国”。甚至还应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古时法家定的那一套法律还不够完善,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过于苛刻。又比如本身自相矛盾让百姓无所适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也是这他们被大雨所阻无法如期到达,按律是死罪。合则都是死,不如反了!于是就反了。轰轰烈烈的反了!此时沈兵一干人碰到的也是类似的情况。但沈兵可不能学着陈胜、吴广造反啊先不说陈胜、吴广最终失败了。那大泽乡起义也是20年后啊!现在的秦国还如日中天,刚刚灭了韩国准备灭赵国呢。这时候反个毛啊?嫌自己命长还差不多!此时那杨婷一拉马头又回来了,她见循等一干人聚在一块,就厉声喝道:“你等还愣着干什么?”“速速上前推车!”“若是误了军机,唯你等是问!”循应了声“诺”,只等带着众人走向马车。沈兵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泥泞的陡坡,想了想就转头对杨婷说道:“校尉大人!”“是不是我等把马车送上陡坡就行?”“不管用什么方法?”杨婷回马一看,见一个瘦弱的小兵站在雨中发话,不由气苦:“自然只需要运上陡坡!”“谁还管你用什么方法?”沈兵又问:“此话当真?”杨婷有些怒了,她带着不屑的语气不耐烦的回道:“自是当真!”“本校尉还会欺你一个公士不成?”公士的标志是把头发往右盘成一个上翘的椎髻,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收到杨婷鄙视的眼神,沈兵也不恼怒。他得到杨婷的承诺反而心下暗喜。几步跑到正在与工匠合力推车的循面前,说:“师傅,我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