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直接把严真炸傻了。谁敢在西京行刺骆玉晟。这简直是骇人听闻。猛然间,严真明白为什么骆永胜要第一个召见自己了。骆玉晟还京,自然要接自己的班,皇帝这是怀疑是他动的手啊。“陛下!”严真往地上一跪,将脑袋贴在地上大声道:“臣、臣确实不知此事。”“你怕什么!”骆永胜大步流星的走下御阶,一把将严真提溜起来:“你以为朕在怀疑你?”“太子还京之事,知者甚少,臣是其中一人,臣自然难逃嫌疑。”“那你会做这件事吗。”“臣当然不会!”骆永胜这便放开严真,还替后者捋平了官袍的褶皱,叹了口气。“朕也知道你不会做,全大楚谁都会做这件事,独独你严真不会做。”严真有必要刺杀骆玉晟吗,动机在哪里。只是单纯为了不被骆玉晟夺权吗。看起来是这样,可是这个动机太牵强了。即使没有了骆玉晟,还有骆玉晧,四十多岁的骆永胜还可以接着生孩子。君卫党是一定也是必然要被皇族攥在手里的。所以严真刺杀骆玉晟没有必要性。更何况,真要是严真做的,他完全可以在骆玉晟没回京的时候就做,没必要非等到后者还京之日再做。这样太招人眼球。所以严真虽有嫌疑,可是嫌疑不大,可以直接排除。那还会是谁呢。“你怀疑谁。”严真想了片刻,摇头。“臣不认为有人敢做这件事。”“你是不愿意说还是不敢说。”严真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臣听闻,听闻当年北伐的时候,耶律隆绪曾给骆成武写过一封信。”骆永胜挑了一下眉头。“所以,你怀疑成武。”“在西京,知道太子殿下今天还京的人不多,成武公子恰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又是中央军区的总指挥使,想要搞到一把军队的制式弩机本就轻而易举。”一个死士、一把弩,刺杀的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晟儿若是死了,对他有什么好处。”“陛下子嗣本就不旺,太子殿下若遭刺杀,余下皇子皆年幼,即使是晧皇子殿下也不过才冲龄之年,学业尚未完结,又无执政经验,可谓年幼无知。一旦太子遇害,仅立太子一事,陛下就要费心多年培养。万一。”话说到这里,严真就不再多言也不敢多言了。话里的意思骆永胜已经听了出来。万一第二个储君也被刺杀了呢。万一骆永胜自己都活不到那时候呢。谁会是大楚江山最有利的接班人或者说争夺者?立养子为储君的事,或者义子夺权的事,中国历史上可不少见啊。“朕知道了,你去吧。”挥手让严真离开,骆永胜负着手在大殿内陷入了深思。良久之后,桂朝宏走了进来,告诉骆永胜,南城所有在现场知晓骆玉晟遇刺之人已全部收押,包括西京镇守使骆成卓。同时骆玉晟也被秘密的接进了皇宫,现在很安全。“陛下要不要先去看一下太子殿下?”“不用了。”骆永胜直接迈步出宫:“去诏狱。”他第一个要见的,是骆成卓!“卓儿,告诉爹,你身为堂堂西京镇守使,位高权重,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在城防。”西京镇守使,就相当于首都卫戍区司令员,高级军官,有必要三九寒冬的天亲自守在城墙上?更何况为什么那么巧的守在南城,守在骆玉晟回京的这个方向。这说不过去。骆成卓跪在地上,不住的摇头喊冤。“儿臣本不知道太子殿下今天回京,是二哥,是二哥告诉儿臣的,所以儿臣才特意一大早去南城候着。”又是骆成武!骆永胜的脸皮剧烈抽搐了几下。哪怕到现在,他都不相信骆成武真有胆子做出这种事情来。这孩子,一心军阵之事,不似那有野心惦记皇权之人。“他什么时候和你说的,怎么说的,卓儿,和父皇说实话。”骆永胜走进了诏狱之中,双手搭在骆成卓的肩头上,眼里全是心痛和期待。“三天前,三天前。”骆成卓此刻哪里还敢有丝毫的隐瞒,竹筒倒豆子一般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一切全部说出来。“三天前,儿臣几人小聚,席间二哥说及了太子殿下还京的事,说太子将于今日还京,当时儿臣心里就记下了,想着今天能做第一个迎接太子之人,好,好在太子殿下那里留下点好印象。”想想骆成卓见到骆玉晟之后说了什么话。他说的是。“对了,都忘记和太子殿下道喜呢。”骆玉晟踩在车辕上怔了一下:“哦?哥哥此话何意,孤有何喜可贺。”“此间三年,太子殿下在地方屡出成绩,父皇常在宫中谓太子殿下颇有雄主之姿”全大楚上下都知道骆永胜器重骆玉晟,已将后者当成最佳的接班人选。所以,这个太子就是大楚的准皇帝。因此骆成卓在从骆成武那里得知骆玉晟今日要还京的事情后,就动了心思。第一个迎接骆玉晟还京,顺便说上一句马屁话。这么做,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合情合理,合乎人性。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接接出了太子遇刺的事来。骆成卓不比谁都冤。得亏骆玉晟没事,但凡真要是被刺杀成功了,谁敢保证骆永胜会做出什么事来。帝王之怒,流血漂橹这句话你当是玩笑呢。屠刀之下没有无辜!在南城的所有人都会死。宁可杀错一万不会放过一个。“你说,当日你们兄弟之间小聚,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参加了。”“三哥、六弟和七弟。”那就是成英、成越、成俊。哦对了,还有说出这话的成武!骆永胜仰头,有些痛苦的闭上眼。无论是谁做的主谋,都让他痛心疾首。手足相残,何其使人痛心啊。“朕知道了,朕相信你不会做这件事的。”骆永胜转身离开。“不过,在朕查明事实之前,你还不能离开,就在这暂且委屈些日子吧。”“儿臣不委屈,儿臣不委屈。”身背后,骆成卓痛哭出声。“恭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