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2节(1 / 1)

“对!能否请苏先生再展示一下。”其他画家纷纷说道。“既然如此。”苏烨淡淡一笑,“却之不恭了!”“各位要是真想看,我再作画一幅未尝不可。”他早有些技痒了!苏烨起身重新走到桌边。“来!我帮你!”白父亲自上手,研墨。甚至在苏烨的要求下铺好了一张巨幅画纸。然后站在一边笑看几位画家大师。他很期待自己的贤婿打这些人的脸。岳乾刚和八位画家大师没想到苏烨竟然会答应得如此干脆,当即互相对视一眼,立刻围了上来。“我倒要看看,这小子还能画出什么花来?”八位画家大师的心里,都有同样的想法。岳乾刚则是聚精会神的盯着苏烨,他要看看苏烨是如何用一幅画展示出他所会的各种绘画技艺。苏烨想了想,眼神深邃,声音低沉的说道:“这幅画叫《春秋千古图》。”春秋千古图?大家微微一愣,好大的主题和大气的名字。先不说技法如何,就是这么大的主题就不好画!倒要看看你怎么画!苏烨脑海中闪过一幅幅过往的历史画面,从两千五百年,一直到今天。眼神中精光一闪。瞬间提笔,开动。“唰唰唰……”手腕所到之处,笔锋苍劲有力,从左到右奠定出来一个巨幅横画。然后,从右边着手。握笔的手指快速的抖动,在画纸上留下来一道道波浪。“沧海!”岳乾刚全身一震,紧紧的盯着苏烨的笔惊讶的说道:“这是北宋名家王诜的笔法和技法!王诜善于绘画烟云江山,寒林幽谷,在这里把绘画烟云的技巧用在沧海之上,恰如其分!看起来更加的逼真,更加的沧桑了!”旁边。八位画家也是微微一震。岳乾刚说的没错,苏烨使用的确实是王诜的绘画技法,而且使用得还非常的纯粹,比他对八大山人的技艺掌控竟然真的丝毫不差。难道他说的是真的?八位画家急忙继续看。画完沧海,到画作的中间部位出现陆地。“李思训。”岳乾刚声音再度传来,难以置信说道:“这是李思训的山水风格,太像了!实在是太像了!”八位画家也是全身一震。下一刻。苏烨在陆地上画出了两个人。“出现了,画绝顾恺之的绘画技巧,以形写神!”看到苏烨画出来的两个人,岳乾刚浑身一震,说道:“春秋时期服饰?这画的老子与孔子的交流??”全场所有人一震!苏烨还没说,他们只从画上就已经认出画中人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孔子和老子的形象。但就是一眼认出了。因为太传神了!那种圣人气质迎面扑来!给人一种肃然敬佩之感。苏烨还在继续。在两个人影的身后,画出一片桑田。“先是沧海,再是桑田!沧海变桑田!”岳乾刚深吸一大口气,一脸震惊的说道:“这桑田用的是刚才提及到的云林子倪瓒的绘画技法……如此意境,完全当得春秋千古图之名!”所有人震惊的看着。但还没完。“雾气?”苏烨再落笔,画出了与刚才截然不同的感觉,岳乾刚脸色惊变。八位画家的脸上也涌现出来难以置信的震惊。“这是……”岳乾刚深吸一口气,说道:“张伸熙!”“没错,这是张伸熙的雾。”“利用张伸熙雾色山水的绘画技法来画雾?”“不只是古代名家,他居然连近代名家张伸熙的绘画技巧都学会了?”“嘶……”看着苏烨,现场八位画家的脸色全变了。苏烨在这一幅《春秋千古图》中所使用的绘画技法实在是太多了,不仅仅只是岳乾刚点到的那些,还有更多。他们本以为苏烨能临摹一两个古代名家的绘画技法就已经很不错了,却没想到苏烨一口气至少使用了十几个古代著名画家的技法,其中不乏画圣吴道子的绘画技法。虽然每一位古代名家技法占用的篇幅都不多,但是每一笔落下都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苏烨对这些绘画技法的掌握,都俨然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竟然没有说谎。真的全会!更可怕的是。他竟然还使用了近代名家的绘画技巧?他到底会多少啊!还没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苏烨已经开始收尾了。只见。随着其手中毛笔的挥动,一艘火箭隐隐的出现在刚刚画好的雾气中,正在升空。火箭并不明显,却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它的存在和构造。“这,这……徐悲鸿?”岳乾刚彻底傻眼了。苏烨竟然连徐悲鸿的绘画技法都用上了。“徐悲鸿擅长画的是人物、走兽和花鸟,主张的是现实主义,在绘画技巧方面主张光线、造型和讲求对象的解剖机构,对骨骼的精准把握。”“用徐悲鸿的绘画技巧来画一艘隐藏在雾气中的火箭飞船,我是没有想到的。”“这感觉非常的矛盾,却又感觉好像特别的高级!”“这种对冲感,完全超出意料了!”“看上去似乎格格不入,可仔细观看却发现他将本不该属于这幅画的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使用的其他的绘画技巧也是如此,你看这一块使用的是画圣吴道子的绘画技巧,这一块使用的是李唐的绘画技巧,还有这一块用的是董其昌的绘画技法,这是李公麟的绘画技法,这是赵孟頫的!”“这是石涛的绘画技法,这是荆浩的绘画技法……”大家越看就越是震惊,议论之声越来越大。听得白父、白母和周富豪也是一脸震惊。“我发现了!”仿佛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岳乾刚再次深吸一大口气,一脸震惊的看了苏烨一眼,说道:“画圣吴道子起笔,然后是古代各大名家荟萃成海洋陆地以及人物,然后到近代的张伸熙和徐悲鸿。”“春秋千古图,春秋千古原来是这个意思!”众人一听。立刻细看。顿时发现,苏烨这幅画竟然是用朝代堆叠起来的。从永隆元年的吴道子开始,往上便是各个朝代名家的绘画技法,整体看起来不怎么样,可仔细的去看却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朝代变迁,正好跟画作中的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十分契合,再加上题名千古。“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