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侯爷万福> 第3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节(1 / 1)

一阵心疼袭来,密密麻麻。她听得上清大师道:“后来家国安定,十年之约已到,老宣平侯便派人去寻了宣平侯,却发现他躲在山林里,饮兽血、食兽肉,不会言语。”“为了让他静心,陛下无法,送他又去了符安山昭阳寺。”“也是在那里,宣平侯遇到了陶施主,并且,陶施主算是陪伴了宣平侯许久。”“故而陶施主虽是庶女,但得以记为嫡女,与宣平侯在父母应允下于昭阳寺结下姻缘。”“……”剩下的姜弦懂了。难怪侯爷之后便如同断情绝爱一般,二十四岁不愿结亲。原是如此。姜弦设身处地,倘若一个人与她相伴许久,彼此坦诚相待、互相扶持,可在她真正遇到危难时,决绝离开,那她也怕是不愿相信情谊,更何况侯爷他本就如此坎坷。一介庶女,竟然只是拿了侯爷做了跳板。姜弦紧紧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她心里几乎一字一句,陶邑宁……第31章 三十一.弦姜弦看不得陈淮受一丝一毫……城南靖侯府白墙黑瓦, 宽大的门楣上檐角外延,檐下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两个大白的灯笼。头七子时,靖侯府的人便备好了饭菜, 等按着风俗送走孟二公子的魂魄后,一早儿就大开府门, 迎接宾客。(注1)以往宾客往来,又是靖侯这样的勋贵世家,少不了一条街都热热闹闹的。可一旦沾了白事,人越多, 反而越显肃穆。正堂停着灵牌, 白幔微漾、各种花圈、挽联摆在一侧,和着呜呜咽咽的哭声, 更加显得凄凉。来往的人在灵牌前停留片刻,道句往生之词, 便依着规矩闪过。可即便匆忙,仍不免把目光投向下首跪着的女子。那女子便是孟思昀的夫人, 陶邑宁。说来宣平侯、陶邑宁、和孟二公子之间的事情也算是众人皆知。以往大家少不了要说一句安乐伯没品、不知天高地厚。可看着不过二十一二、正是如花似玉的陶邑宁低声哭泣, 众人也生了几分可怜。也是这个时候,大家才会记得孟思昀不过二十四岁, 便已经埋入黄土。死者为大, 前事已过, 再计较就有些……人群里有几个人啧啧两声, 抬头看了看年迈坐在上座的靖侯, 以及那位算是与宣平侯同窗之谊靖侯世子孟思昭。唉,宣平侯可真是绝情。那些人眼神交汇,不免唏嘘。绕是靖侯也算是开国列侯,可没了宣平侯, 景宁王便不出席,太子殿下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屈尊了。这样的想法,同样升起在跪在地上的陶邑宁的脑海里。她心里的遗憾和痛苦恍若被无尽放大,不由把头埋的更低。突然,她身后的侍女倒吸了口凉气。紧接着,她便看见一双素白云纹的靴子停在了堂前。视线慢慢抬起,眼前的人素衣白裳,实在是熟悉不过。靖侯率先迎了上来,“陈侯来了。”陈淮颔首,向靖侯行了一个晚辈礼道:“孟叔客气,今日陈淮以思昭旧友前来,送昀弟一程。”“逝者已逝,望孟叔节哀。”陈淮自始至终都是不急不缓,就像是从顶级皇家礼仪的模子里刻出来一般,让人如沐春风。靖侯长叹了一声,便拍了拍扶着自己的孟思昭:“昭儿,你带见渊去侧阁稍事休息。”陶邑宁抬眸,看着陈淮衣角掠过她而去。而他,一直是目不斜视,似乎整个灵堂,只有靖侯和世子两个人而已。当年,父亲以为战死的陈淮如今位极人臣、轻轻一动便可撼山海。可他要她嫁去、维护陶氏满门荣耀的靖侯次子,却先离世而去。陶邑宁想起这些事情,便如同恶蛆附骨,悔痛不堪。可她也只能跪在灵前,看着陈淮拦拦衣袖,漠然离开。靖侯府景致依旧,可于孟思昭而言,也是多年未见,如今不过回京半月,还不能完全适应。他一边引着陈淮向他的院阁走去,一边无不感慨。陈淮慢慢扫过女子腰似的杨柳:“开阳,你比以前低沉许多。”孟思昭听着陈淮叫他,倏然一笑又归于沉寂。他沉吟片刻,才道:“我以为你不来的,如今倒让我没了准备。”“岭南偏远,我那时自请出京,一方面算是替思昀向你赔罪,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心中有遗憾,打算放逐自己。”“你那时放过了思昀,如今思昀已死,我也该是到父亲母亲身边尽尽孝了。”陈淮安静听着,突然开口:“遗憾可解?”孟思昭一愣,他慨然一笑:“只说我做什么。”他随口问道:“安洛的身体好些了吗?按时间,安洛该嫁去顾家了吧。”陈淮斜睨了孟思昭一眼:“顾湛南那东西已经滚出京城了。”后面的话不用陈淮说。依着敬元帝对陈安洛的宠爱和小心,若是陈安洛嫁给顾湛南,顾湛南饶是再没有本事,也会被留在京中。孟思昭可惜陈安洛遇人不淑,可心中那一分的窃喜却像是肆意生长的藤蔓,开始蔓延。直到陈淮咳了一声,他才回过神。只是一旦归于现实,那些纠葛就又如兜头冷水,让他清醒几分。“刚刚后院来了消息,说是你的侧夫人和书沅也来了。”孟思昭避开陈淮的视线,并没有注意到他一瞬间的变化,只是兀自道:“我自岭南遇到了神医素云,她赠予我生在沼泽的一种紫藤,可以调养安洛的身体。”“安洛是你的妹妹,自然便是我的妹妹,待会儿这东西就劳烦你带给安洛吧。”陈淮漫不经心点点头,心里却像是被提了一下。姜弦怎么也来了。*姜弦此刻正穿着那件玉锦阁的银鱼白纱,漫无目的走在园子里。以往出门,自是鹤云要陪她来的。前两日,鹤云身子不适,正巧她又去了趟酒坊,周嬷嬷竟然主动要陪着她 。周嬷嬷自回京后,鲜少出来。她这么一提,姜弦虽是应允,但也不免奇怪。直到今天女眷都留在后院陪着靖侯夫人,姜弦才知道周嬷嬷的用意。她怕是惦记着文渊侯夫人刘若烟在禁城向她发难的事情,如今故意和她对着干。按着规矩,她们与靖侯夫人说会儿话,诵完哀悼便要离开。眼见着刘若烟又进去陪靖侯夫人了,周嬷嬷这才拿出了早为孟思昀准备的、向大师开过光的往生符送给了靖侯夫人。靖侯夫人被感动得不行,又拉着周嬷嬷说了许久的话。刘若烟在屋子里无人搭理,那叫一个如坐针毡。思及此,姜弦不禁笑出了声:“嬷嬷,你看现在一耽搁,我们连书沅也寻不到了。”周嬷嬷倒是无所谓:“这儿这么多人,夫人随便寻一个也能问的了,但是二夫人的毛病不治,嬷嬷我不解气。”因着周嬷嬷是老文渊侯夫人的陪嫁,又一直随同着姜恒时,故而在她心里,纪盈才是大夫人 ,这么多年,一直没改过口。姜弦和周嬷嬷正说着话,忽的被一个侍女拦了下来。周嬷嬷扫了一眼,那侍女浅黄色的衣裙,头上的双髻堆的趾高气昂,就像是怕人看不出她们文渊侯家的排场似的。“姜夫人,我家侯夫人请你说话。”姜弦顺了顺袖子,与周嬷嬷相视一笑:“好,带路吧。”那侍女见着周嬷嬷也要跟过去,当即就变了神色。刚刚侯夫人在这老婆子手里吃过瘪,还特意交代过要支开这老婆子。那侍女莞尔:“姜夫人,我家夫人只请你一个。”姜弦停下脚步,理解一般“哦”了一声:“好吧,我不去了。”说着,姜弦便当真带着周嬷嬷向前走去。那个侍女生怕自己完成不了刘若烟的要求,立马改了口。姜弦心里微微遗憾,刘若烟不去卖脸皮可真是可惜。小泉一汪,以双曲桥如弯月入海,凌驾其上。借着靖侯府最高的地势,在桥上设计楼阁,四处通畅,将府内之景一览无余。姜弦今日一进府,就曾夸赞过这精妙的设计,说要来上面看一看。不过如今被刘若烟请过来,就别有滋味。“云画,婶母瞧着这几日不见,你又比上次美了几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