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543章 皇帝的教诲(第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3章 皇帝的教诲(第二更)(1 / 1)

什么头条?朝廷一口气罢免了大同知府、知县、煤矿局司丞等官员,一共20人。并且查出当地营商的官员,一律全部批捕入狱,抄家!官员不准营商,是指官员不能私自做买卖做生意。为什么?这还用问么?官员手中有权力。如果准许官员营商,权力和金钱合法地结核在一起,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度,那将是亿万万老百姓的灾难。他们会光明正大联合起来,在老百姓头上重建压下一座座大山。资本,是要且必须要受到管控的。但你说历代官员做不做生意?当然有人做!这种事无法杜绝,无法根除。就像黑暗永远存在。但若要世间太平,就必须光明大于黑暗,阳光普照到千家万户。到目前为止,谢家已经三缄其口,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了。谢谨言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会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让谢家惊恐的是,不仅仅王家被抓了,京城的刘家也被查封。还有当日参加会议的好几家,全部被查封了,全部都查出了非法经营。七月三十日,三法司的审判结果也出了。第一批查处的26名京官,因为收取巨额贿赂,一律问斩,抄家。八月一日,北京城外的刑场上,26颗脑袋全部滚落在地上,鲜血将草坪染红。当日,邸报从京师发往两京十三,还有元上都城、北府。这必将威震天下。因为这26颗脑袋,全部都是新政官员的。就在北京城腥风血雨,民间商人风声鹤唳的时候,大同被罢免的官员也都在押回京师的路上了。等待他们的也是三法司会审。会审的结果基本上是确定了。直到八月的时候,原本沉寂在赚钱狂欢中的顺天府商人们,突然被迎头一棒,老实了下来。而且,八月初的时候,许多京官都失眠,怎么都睡不着。第二天的早朝,都顶着大黑眼圈,还要在皇帝高强度的问话中回答问题。有人私下说,官员的俸禄的确涨了,但现在做官的难度,比在天启年间至少增加了十倍!官员们的失眠什么时候开始好转的呢?大同那些被罢免的官员抵达京师的时候,审判结果下来之后,才逐渐开始好转。为什么?因为审判结果就是脖子上来一刀,暂时没有再继续扩大化、牵扯其他官员进来了。这下大家才睡了一个好觉。直到八月中旬,中秋节之前,一共砍了多少官员?50颗脑袋!三项罪名:一、管控失职。二、以权谋私。三、贪污受贿。八月十三日的傍晚,晚霞染红了西边的天幕,秋风已经有些凉意。顾炎武走到乾清宫前。不多时,便进了乾清宫。如此,乾清宫内只有两个人。皇帝和柳如是。呃当然是在做正经事。柳如是在一边撰写这一次煤矿案的总结。“臣参见陛下。”崇祯坐在那里正在用最新的显微镜正在观察着什么,他头也不抬,只是说道:“柳爱卿,你先出去。”柳如是放下笔,站起来说道:“臣告退。”柳如是出去后,崇祯将那些档都收起来,将记录的笔也放下。然后饮了一口茶,才走下去。顾炎武就跪在那里,一动不动。“起来吧。”“臣”“起来说话。”“谢陛下。”“知道为什么罢免你的官职么?”“因为臣犯了错,没能将事情做好。”“你说对了一半。”崇祯说道,“你犯了错,但你的事情做得很好。”“在你上任的一年多时间里,煤矿的产量大大增加,山西发现了不少煤矿,解决了一千多万人用煤的问题,虽然还远远不够。”“但这样的政绩,朕本身已经对你很满意了。”顾炎武顿时感动万分,他刚开始还以为自己让皇帝失望了,自责了好几天,每晚睡不着觉。但现在听皇帝这么说,他感觉自己并不委屈。一个人的成绩被认可,本身就是对这个人最大的认可。“多谢陛下!”“但你要认清楚你犯的错。”“陛下教诲得是。”“你很聪明。”崇祯直言不讳地说道,“朕经常将你带在身边,就是希望你能尽快学习,将来帮助朕,将来的大明朝面临的问题,比现在还要负责得多。”“所以,朕需要你快速成长。”“但是,你毕竟还年轻,明大道,懂是非,善谋略,但官场的手段还是太少。”这种话,一个皇帝是不会轻易对臣下明说的。足见崇祯对顾炎武是给予了厚望的。“你在北京的时候,朕可以庇护着你,但你去山西了,那里的官员一个个都是人精。”“这事也不能怪你,你自己好好总结,朕也不多说。”“别人说的道理,终究是别人的,你自己多去悟。”“臣谨遵陛下的教诲。”“你心中也不要过于悔恨,守正、明心,心不要乱。”崇祯就像一个大哥哥在教育自己的弟弟,“谁的人生还不会遇到点挫折、起落,朕这些年的新政,就是在风雨中前行!”“前方万仞刀山,朕一如既往!”老实说,像顾炎武这种22就担任了煤矿总局一把手的,你要说他心里没点小膨胀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人性。但他这一次的跟头并不是栽在膨胀上面,而是官场的手段。下面的人阴奉阳违,瞒着他干了不少勾当,他自己缺了一些手段。这也算是一次教训。“臣谢陛下圣恩,陛下于臣有知遇之恩,再造之恩,臣必不负陛下重托!”“行了,退下吧。”顾炎武站起来,说道:“臣告退。”他擦了擦眼泪,恍惚间,看见皇帝的身影已经走上去,又开始忙碌起来。顾炎武离开乾清宫后,心情也好了许多。顾炎武离开之后,崇祯才让柳如是进来。有些话,是男人之间的话,女人待在这里不好,会让顾炎武感觉自己很没面子。所以,崇祯才让柳如是出去。“这一次的煤矿案,你觉得朕处置得如何?”柳如是答道:“法不威,则不立。陛下处置得恰到好处。”崇祯看着地图,叹了口气,说道:“商人,是一把双刃剑,朝廷既要鼓励商业,也好做好对商业的管控。”“陛下,此次牵扯到诸多民间商人,可能对大沽口的粮食运输产生一些影响,臣以为,这件事才应该立刻解决。”“你说得对,朕早已让孙承宗调军队里的辎重队去临时解决此事了。”“陛下圣明。”“华北和华东的水泥路已经投入建设中,自然是需要更多的水泥,也需要采集更多的石头。”崇祯眼中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