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我老婆也重生了> 第163章 能者多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能者多劳(1 / 1)

嗯,说无敌有点夸张。但确实非常非常有前途。很有搞头。最起码某里那什么音乐星星要靠谱的多。某里那音乐星星简直跟闹着玩一样,请高某人去当董事长。那不是自找苦吃吗?姓高的是那块料吗?不是。他干不了那个活。虽然姓高的在音乐方面确实有点才华,但人品首先就不敢恭维,再加上完全没有经商的经验和能力,能把音乐星星搞好才怪呢。所以徐杨就一直想不明白,某里怎么会请姓高的去做那个董事长。图姓高的人脉?是,姓高的一家子人都很牛逼。但要说权势,也就那样,毕竟一家人多是学者型人物,关系网也躲在学术圈内,跟某里不怎么搭边啊。再说了,以当时某里的体量,用得着那那么大一个业务板块去讨好对方?绝对不至于。别说那个时候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的某里。就算03年的某里,也不至于那么的低三下四。所以啊,徐杨估摸着,应该就是决策失误了。本来想依靠高某人的人脉和音乐才华去吸引其他音乐人加盟。结果,几乎没有人给面子。据说啊,据说某里的音乐星星做事儿很霸道,说是邀请音乐人加盟,但完全就是一幅施舍人的态度,一幅给你面子才邀请你加盟的嘴脸。有一次邀请一个资深的吉他手去音乐星星做事儿,很嚣张,说我们是某里的人,董事长是高某人,去了我们那儿就跟高某人是同事了,资源大大的有,还不赶紧签约,签字费好几万呢。然而那些人并不知道,那位资深吉他手不但是个吉他手,更是一个很有名的编曲和作曲,创作了不少经典好歌,比高某人的更经典也更多,在音乐圈里的资历比高某人更高更深。于是,消息传出去,某里的音乐星星就成了圈内圈外的笑话。果不其然,没几年,某里花了那么多钱么搞的音乐星星就变成了一颗流星,一闪而逝。所以说,做事儿啊,不只是要看布局,更要看执行能力。某里的布局确实无可挑剔。然而在执行层面,简直一塌糊涂。或许本身就没想过要好好搞音乐,但选高某人做董事长,怎么看都是胡来。徐杨当然不会犯那样的错误。刘晓松虽然也带松,但人可是正儿八经的商业经营,刚毕业就开始创业,开始做投资,虽然跟雷俊那样的天才没得比,但战绩一直可圈可点。而且本身也做音乐业务,甚至是最拿手的业务,创建的a8一直到徐杨重生前都还活着,比某里和某企鹅收购的一些企业都长寿。所以,徐杨倒是不担心刘晓松会变成第二个高某人。何况,他可不是杭城马。他会一直盯着老刘。直到相关业务业务走上正轨。不,就算相关业务走上正轨之后,他也会关注。毕竟,这是他的事业。跟大小马那些人不一样,他自个儿一直会是公司里的最大股东,任何一项业务的失败,都是从他口袋里抢钱。而大小马他们,怎么说呢,虽然投票权还在,依然能做主,但在公司内的所占的股份已经很少了,除了还挂着一个创始人的名头外,几乎等同于高级打工仔,赚回来的钱,有绝大部分都落在了别人的钱包里。这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小马还好,心态比较平和,只想着做事业,看上去对钱不怎么看重。但大马就很不甘心,要不然也不会某出来个小蚂蚁自立门户。小蚂蚁的成立,跟大马甩手某里的决策不一定没关系。想想啊,好好一个很能赚钱的打工仔,忽然扔下业务并且利用公司的能量去自立门户了,换谁,谁也不开心呐。都还猜测当初大马从某里早早退休是为了避嫌。想要避嫌,就没必要搞蚂蚁,更没必要搞的那么高调。当然,具体内情如何,外人只能猜测。但以徐杨现如今的地位和财富来判断,应该是不离十。好在他跟大马他们不同,他自个儿资金充沛,也没打算借用谁的力量,这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刁难,都有底气和信心站的稳稳的,不会受人辖制。这也是他没有引进其他股东,而是一个劲儿在刘晓松身上薅羊毛的主要原因。好掌控。风险低。不搞事。他估摸着啊,一直到上市之后,哪怕多放股份出去,他依然能掌控最少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这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里,都是绝对的大股东。可以安安心心的当自己的老板,顺带着带刘晓松等人赚点小钱钱。而他对刘晓松的要求也很简单。听话。好好做音乐。顺带着把人脉引进来,助力公司的发展。所以,他把他在音乐这块的布局一五一十的仔仔细细的讲给刘晓松。刘晓松是越听越佩服。到最后,几乎要五体投地了。“老弟啊,这布局要是完成,你可就彻底掌控了音乐圈的命脉,不但成名歌手们要来你这儿找饭吃,那些个草根歌手和音乐人一样要投奔你,佩服佩服,太佩服了。”“嘿嘿,这才哪儿到哪儿,”徐杨嘿嘿笑道:“做音乐,其实真不赚钱,但偏偏离了他还不行,想做互联网,必须搞,还得好好搞 。”“放心,一定给你弄的妥妥的,”刘晓松吐槽:“可你这心也太大了吧?按照你的设想,每年少说也有七八个亿的净收入,你竟然说他不赚钱?”“对,不赚钱,七八个亿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跟其他行业比一比,简直不值一提。”“说说,我听听。”“养猪,卖矿泉水,卖白酒,盖房子,这都是赚钱的买卖。”“……盖房子我信,其他都是些啥啊?”“看,说了你也不信,十五年后再看,你就懂啦。”“十五年后我都该退休了。”“别,还太早,这行业的工作寿命挺长,干到七八十不成问题。”“你是想把我榨干。”“能者多劳嘛,相信你有那个价值,要是没价值,别说十五年后,我连十五个月都等不了。”“呵呵,小看人,等着吧,我一定让你瞧瞧老一代互联网人的威风。”“那我就等着了。”徐杨和刘晓松从一开始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关系,一点点转遍成现在的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虽然刘晓松也有股份,但太少,比张晓颖他们这些高管只多一点而已,没什么用,也就是跟着赚点钱。现在嘛,交流越来越多,感觉更加投缘,有点朋友的意思了。嗯,经过徐杨和刘晓松的交流。刘晓松的股份确定了。整整6个点。把之前刘晓松个人持有的那些优先股也转化为同权股。这待遇,相当不错了,算是给刘晓松第一个加盟的奖励。以后那些人再来,可就没这样的好事儿了。到时候,就拿钱说事儿,根本不谈其他的。刘晓松这加盟,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等羚羊科技上市之后再想加盟,那就连锦上添花都不算补上,反而是来占便宜的。当然,这也算一种程度上的股份稀释。不过因为在这之前,几乎所有的股份都在徐杨这里,或者由徐杨简介掌控,所以稀释不稀释的无所谓,都是他自个儿出让。但以后,再想有人入股,这股权的分配就要经过复杂的算计了,多少要跟刘晓松商量,看刘晓松会不会跟投之类,不跟投,股权就会被新加入的稀释。徐杨可没给刘晓松股权不被稀释的条款。那样的条款可比单纯的股权要值钱多了,一般只有对公司非常非常重要的股东、人才等成员才有资格拿到那样的条款。重生前重生后,徐杨都没听说过有哪家公司签了这样的合同。刘晓松对羚羊科技而言,只能算有作用,但要说重要,还真谈不上。除了徐杨自己,羚羊科技内内外外就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包括王剑那些搞技术的。因为羚羊科技的成立和成长,是建立在徐杨是重生者这个优势上的。只要有这个优势在,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何况羚羊科技成长到现在这个体量,已经有了俯视很多存在的资格和能力,不会再受股东、高管以及重要工作人员的要挟。所以,刘晓松倒是想要个不稀释条款。但被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态度很明确,那样的条款永远不会出现在羚羊科技。刘晓松也就一试探,看明白徐杨的态度之后就没在纠结这事儿,飞快的在合同上签了字。有刘晓松的加盟。音乐这块的内容和渠道就可以提前开动了。原本打算在年底再动手。可有a8这个班底在,随时可以启动相关计划,钱嘛,也一样要投。不过有个三五百万意思一下就行。a8是个能生金蛋的老母鸡,哪怕转让之前刘晓松把公司里所有流动资金都提走,也不影响a8的盈利状况,回款很快,大部分是一个月回款,少数是三个月和半年。但不管这么说,每个月至少有几百万的纯利润。是纯利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