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我老婆也重生了> 第122章 咱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咱们(1 / 1)

“对啊,咱们,”胡杨笑嘻嘻的说道:“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你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徐杨无奈:“怎么就又一家人了?”“嘿嘿嘿,不懂了吧,入了咱们央美的门,就是亲兄弟姐妹,这不是一家人是什么?”“行吧,那师姐,咱们好好谈谈具体的合作事宜?”“什么叫合作事宜,明明就是家事儿,来,好好唠唠。“其实没什么好唠的,羚羊科技一帮专业人士早就设计好了合作方案,而且不止一套,甚至连样板都搞出来了,比如说什么新生注意事项之类的宣传单,还有费用报销途径、居间联络人之类。专业人士做事儿,可比徐杨和胡杨这种半吊子强多了。虽然,徐杨也提供了不少创意。但在落实具体细节方面,还是专业人士更专业。所以,所谓的迎新合作,很快就告一段落。反倒是美工外包活儿这块,俩人聊了很多。徐杨知道大学生,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活儿,不用做的太好,跟着老师或者有人脉的同学喝点汤,就能把生活费学费赚回来。要是能自己联络活儿,四年下来赚辆车是轻松松的事情,赚个首付也不算夸张。所以,他一直认为,央美这种顶级美术院校,肯定不缺这方面的人脉。但细聊才知道,央美的学生没比其他学校的大学生们强多少,虽然确实可以接到一些公司或者单位的外包活儿,但收入真的很一般,大多只能赚个零花钱,只有最出色的那一小撮学生才能赚到生活费和学费。原因很简单,有俩。一,央美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老师们也不太赞成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做过多的商业活动。二,这个时候的工资水准就这么点,学生在绝大部分老板眼里,基本上等同于免费劳力,给的那么点酬劳,跟打发叫花子差不多,再加上联络人会从中抽成,最后落到学生手里的自然更少。听胡杨诉苦。徐杨乐了。大手一挥:“师姐,这事儿简单,从今往后,咱们央美的外包活儿我全要了。”胡杨先是一喜,跟着又小心的问:“老弟,可别打肿脸充胖子啊,那么多学生那么多活儿,你能全吃下?这可不是一年半年的事儿,大话说出去,不持续搞到你毕业,那可丢大人了。”“太小看我们羚羊科技的体量了,”徐杨豪气干云的说道:“就算把隔壁也算上,我们也能吃下来,而且价格只高不低,甚至可以给你们报销油墨染料画笔画纸。”“卧槽,师弟,你太牛了,”胡杨大喜,跳起来隔着桌子给了徐杨一个大大的拥抱。为啥这么激动?当然是学美术的花销太大。不管是学西洋画的还是学国画的,笔墨纸的花销都是大头,比生活费甚至学费都高,尤其是比较追求质量的学生,那开销真能吓死个普通人。尤其是03年的时候,国人经济水平还很一般,国内的制造业水平也没提升上来,基本上好点的笔墨甚至画纸都是国外进口来的,价格那叫一个吓人。不是有钱人家孩子,真玩不起美术。而且画材这玩意儿的不是说短时间内烧一部分钱就可以的,而是要持续不断的烧钱。一套差不多的彩铅小几百,看似不多,但架不住要一直用啊,用的勤快的,两周一套就没了。要是应付考试或者想画点精品,咬咬牙买一套好点的,得几千块没了。而且一两千一套的彩铅在众多彩铅品牌中只能算中上,好点的过万,你敢相信?彩铅这样,染料、画纸等等也差不多。反正画材绝对是美术生花销最大的一块。就算是看起来最省钱的国画专业,对染料的需求也比较高,比如说各种天然矿物质染料,单价不高,但架不住用的多损耗也多。反正一个学期下来,至少得准备大几千甚至上万块的画材费用。当然,在这里,徐杨偷了个巧。因为公司用画,一般都是电脑绘画,对手绘几乎没什么需求。所以,他所需要报销的画材,最多不过是画草稿时用掉的那么点画纸之类,剩下的基本上全在电脑上完成。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人计较那么多,他能做出这样的承诺,已经非常非常大方了。就算他真把所有学生每年所需的全部画材都承包下来,那也不过是几百万的事情,就当是给学校的捐赠。反正他不主动捐赠,到时候学校也会到他这儿化缘。但凡有点钱的校友,给母校的捐赠从来都不会少,家业小的,弄个几十万意思意思,家业大点的,都是几千万上亿的捐,或者直接搞助学基金之类的东西。当然,现在的他是不会主动提这事儿的。该有的架子,还是要端起来的。不然只会被人看轻。他徐杨虽然是个新学生,可也是身家数十亿的巨富。不要面子吗?要的。但就算如此,也足以让他面前这个身高腿长性格爽朗的学姐崇拜到五体投地。一顿咖啡喝完,胡杨当场给同学打电话,让他们赶紧返校接活儿。这是徐杨刚刚点头的。现在的羚羊科技真的缺美工,各方面都缺,尤其是动画美术这块,社会人才少,竞争非常激烈,只有新世纪之后的大学生们才具备这样的技能。央美的动画专业不是很出名,但也绝对够用。他要的不是什么动画美术大牛,而是掌握基本技能的苦力,做的也多是最基础的活儿,央美的学生足够用了。而且央美的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基本上以及创作能力在同龄人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在完成基本任务之外,或许还能触发一些小惊喜。说不定就能培养出一两个大牛。到那个时候,可就赚大发了。等胡杨急乎乎打完电话,天已经黑了,“呼——师弟,谢谢啊。”“不客气,”徐杨耸耸肩,“我这算是入学了吧?”胡杨呆了一呆,忽然一拍额头:“实际上算,但理论上,咳咳,我还没看过师弟你的录取通知书呢,然后还有其他入学手续都要等到八月底才能办。”“那没关系,不着急。”“咳咳,明天带你去见招生办的老师,”胡杨这才稍微有点尴尬,要是聊了半天,聊了个骗子,或者认错人了,那就不是尴尬不尴尬的问题,而是一定会成为笑柄,尤其是她已经把跟羚羊科技合作的事儿告诉了很多同学。徐杨也乐。感觉他的大学生活,一定会非常的丰富多彩。嗯。“那学姐,一块吃饭?”“好,土豪请客。”“小意思。”不过徐杨也没去太奢侈的地方,就找了一家常去的菜馆,价格不贵,人均消费二三百,比较安静,饭菜口味也比较适中。但还是让胡杨看的一惊一乍。毕竟,这是一个普工月收入六七百的年代。就算在首都,这一顿饭吃掉的也是绝大部分人一个月的收入。吃饱喝足,徐杨开车把胡杨送到她暂住的宾馆。宾馆门口,胡杨眨了眨眼:“师弟,上来坐一会儿?”徐杨也挑眉,“确定?”“这有什么不确定的,要是不嫌弃,分你一张床也没问题,反正是两床房。”“就不怕我做坏事儿?”“得了吧,就你这身板,还真不一定是我的对手。”“呵呵……”徐杨摆摆手,“不打扰学姐了,回头见。”“你住哪儿?不会是酒店吧?”“不是,在五十中那块有房子。”“大户人家啊。”“改天带学姐过去看看。”“就这么定了,明天见,哦,明天记得来接上我啊,我真不想挤公交。”03年的首都,交通状况简直是……反正有过体会的都明白。每天挤公交通勤,比春运还难受。尤其是早晚高峰,那情景,真的吓人。直到十几年后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没能彻底解决。但这就是首都,常住人口数量在这儿摆着。不只是首都,一线城市基本上都差不多情况。就连续杨这个天天开车的人,也能感受到强大的交通压力。这还是现在。在等几年,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压力更大。每天上下班通勤,开车都不如骑电动车。等有了限号措施,还得多买两辆车,多办几套号牌,轮换着开。哦,正好趁着现在还不需要排队买号,赶紧弄几套回来。车放自己名下。但可以借给公司用。还能光明正大的从公司里收点租借费呢。这可比直接从公司拿分红或者工资要划算一些。徐杨不无恶意的琢磨到。第二天,早早起床,开车去接胡杨,带着胡杨去羚羊科技转了一圈,算是圆了胡杨一个小小的梦想。在公司里,胡杨表现的很是矜持。但一出门,瞬间绷不住了,“老弟,那真是公司?”“不然呢?”“好温馨啊,那装修,看着跟家差不多,跟我印象中的大公司完全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