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女生频道>单向初恋> 单向初恋 第6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单向初恋 第68节(1 / 1)

没有照片的官宣不够完美。他们谈恋爱这么久以来似乎还未怎么认真拍过照。既然很快要离开学校了,她决定完成一件自己一直以来很想做的事情——找人拍套写真。说是写真,肯定不是照相馆中那种p得人都不认识的照片。朋友们中有几个拍照还是很有灵气的。反正都是花钱,不如花在认识的人身上。“我们不如一起拍套照片吧。”她对林清河主动提起这件事的时候, 还有点小害羞,这像极了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告主权。林清河的第一反应是问她:“我来拍吗?”他已经在认真考虑了, 因为他拥有一部相机。“倒也不必!”陈晏晏连忙阻止他这样的想法。她看过他的技术, 只能说拍得很有棱有角, 很真实。有时候, 女孩子的需求并不是“很真实”。话说回来, 她从大一便幻想拥有一部单反。到了大四,她依旧没能拥有,听起来实在是心酸极了。一开始是纯粹的穷, 后来攒够钱的她听太多的“闲置论”了, 迟迟舍不得下手购置。若真的买个几千过万元的机器放在房子里吃灰, 听起来让人心疼。人做出一些大决定时往往需要一些冲动, 陈晏晏对于单反的渴望下头后,便没有那么想要了。她不必特地去找外边儿的摄影师之类的,他们社团宣传部就有许多爱好摄影的朋友们。她找了一个比较相熟的接约拍的师妹,商定好了价钱, 很是实惠,还没让资本家赚到差价。拍照那天,她拉着林清河在镜头面前摆了一整天的pose,在不大的校园里寻遍所有适合拍照的角落。拍照真的是一门技术活,单是跟着镜头做姿势,她已经累得够呛了,不过开心得很。为他们来拍照的是一个师妹,她越拍越感慨。“你们真的好配啊。”陈晏晏还是头一次听闻有人说他们相配,不由得愣了愣,随即笑着道谢。林清河也笑着道谢。师妹边吃着狗粮边为他们又按下了快门。出品的照片很好看,照片里的他们似乎真的很相配。陈晏晏发了条朋友圈,挑了他们笑得最灿烂的九张,纠结了半天文案该写些什么。“你准备怎么写?”陈晏晏问他。“你猜?”她不满道:“猜你个鬼!”林清河比她先发。林清河:是最可爱的陈晏晏。最可爱的陈晏晏害羞了一瞬。她的话……倒也没有,最可爱吧。她跟着抄袭了他的文案。陈晏晏:是第二可爱的林清河。好家伙,这二人朋友圈一发出来,大家都知道对方和谁在一起了。还有人评论“我要在你们结婚现场放vcr纪录片的时候看到这些照片!!”——那可真是很远的事情了。……陈晏晏一件又一件地把想在毕业前做的事都做了一遍。当察觉自己的心态像是在完成什么遗愿的时候,她觉得好笑极了。不过为了不留下遗憾,还是去做了。包括去校门口吃一份50块钱的豪华麻辣烫,去傍晚的湖边散散步等等无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她与想见的朋友们都见了一面。她沮丧地和朋友们说:“我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愿意走入一段婚姻,我现在知道是为什么了,因为这样才有一直能再见面的理由。”陈晏晏与朋友们用力拥抱了很久,就差抱头痛哭。他们表面说以后有机会再见,但是心底里知道从此以后天各一方,没有特殊的理由应该不会主动赴约了,再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想见就见,时不时出去吃个饭。这个时代纵然通讯和交通比以往发达了不少,昂贵的路费和零碎的时间依旧是阻碍人们见面的重大因素。她默默祈祷这个世界上的科学家们快些发明出能大范围推广的个人小型飞行器,从此以后,大家想去哪里见哪里,随时随地能够见到想见的人。离别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学校通知他们这一批毕业的学生需要在7月1日之前搬走,逾期将会直接清空整个宿舍,后果自负。明明毕业典礼上说母校永远是他们可靠的港湾,一转眼,他们就成为被母校无情迅速扔出去的小垃圾了。张姗成功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虽然是一个听起来不怎么好就业的专业。她们宿舍把能留下来的东西留给了她下学期能用。陆思瑶去年就成功保研去了北京的高校,而李雨萱考上了家附近的公务员。三个舍友们听起来全部很优秀且厉害。陈晏晏相信她们都有美好且光明的未来。她之前便知道学校迟早会让他们离开,很早开始看房子了。省城的房租价格不算太昂贵,但也绝对便宜不到哪里去。她可以选择几百块房租的城中村,或者去租那种贵了不少的专门出租的小区房公寓。她对居住环境向来没有什么追求,能住便是了,原本是准备去找城中村的房子的,被林清河说了一通。二人之间的第一次小吵竟然是因为她要租哪里的房子。他认为她一个人去住城中村不够安全而且通勤不方便,试图让她租地铁附近的小区房或者公寓。陈晏晏问他有没有想过她的工资那么少,出了房租后所剩还有多少。哪怕她是有副业的,可是住哪里不是住,一张床罢了,将钱平白送给房东也太不值当了。林清河提议帮她出一半的房租,被陈晏晏强硬地拒绝了。她知道林清河家境虽好,家里给他的生活费却是正常水平。如果帮她出一半的房租,那他直接每个月喝西北风得了。最后他们折中了一下,向对方妥协了。陈晏晏找了一个房子,与同学合租,地址在距离上班要坐二十多分钟地铁的地方。房租一个月不包水电费1500,比较合理。待她将所有的东西搬到自己租的房子时,毕业的实感才“哐”得砸到她的脑袋上。前几日,陈晏晏提着自己最后的一小袋子行李走出校门时,碰上了她曾经一个比较熟悉的专业课的老师。老师笑着问小陈去哪里。她说自己要回家。“什么时候回来啊?”那个老师问她,“下周一吗?”“啊……我毕业了。”陈晏晏只好这般回答。“祝你毕业快乐。”老师笑眯眯地祝福了一句。“好,谢谢老师。”短暂的寒暄结束,她从学校离开时,眼泪却夺眶而出,在地铁上默默擦眼泪。陈晏晏寻思毕业一点儿也不快乐。拿到毕业证后,她已经算是真正的毕业了。没想到从学校搬离,才是真正地感受到无依无靠了。学校在7月1日后,将大四宿舍全部都清空了,扔了一地垃圾。住了四年的地方,从此以后再也不属于她们。她本以为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在上班,毕业没毕业其实对她而言不会有太大的不同。谁知,毕业以后,陈晏晏认为自己仿佛被全世界抛弃了。学校不再是她难受时可以躲回去的地方。好像玩游戏时失去了存档的空间。她拥有了十几年的“学生”身份牌再也不属于她。陈晏晏,从此以后就是一个纯粹的打工人了。好在她还没失去回学校的机会。平时如果不用加班,陈晏晏会回学校见林清河,吃个饭什么的。她挽着林清河的手走在路上,“有男大学生陪我的感觉真不错。”“啧,男大学生决定收费。”陈晏晏给他转了5.2元的红包,聊以慰藉。男大学生林清河将这5.2元笑纳,并且给她买了根巧克力冰棍。暑假的时候,林清河特地为了她留了下来,还在她公司附近干了一个月的实习声。自从上班以后,她的日子每一天过得很快。日子似乎被切成了一个个“七天”段。她周一等着周五,周日畏惧着周一的到来。她有时候会怀疑林清河可能是自己的安慰剂,能够让她在悲伤的打工生活中没有那么难受。另一方面,她清楚地知道不能这么依赖一个人。他同样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开始准备毕业设计和考研了。她并不会想要干涉他的人生。因为自己选择的人生才是不会有什么遗憾的。陈晏晏工作稳定下来后,继续寻求突破。她白天上班,晚上上绘画方面的网课,再画一下接的稿件,每天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他们有时候一周只有周末才会见上一面,一起吃个饭。不过知道对方都在为了未来而努力,少一点相见根本算不上什么。累是很累的。比起累,陈晏晏更害怕去面对一个不喜欢且没有盼头的世界。她目前的目标是好好锻炼自己,用作品去投稿,获得自己更有兴趣的工作。哪怕这种想法可能有些幼稚,既然都要打工,打工赚不了大钱,为何她不去挑一些喜欢的工作呢?第70章 之无聊游记“我给你暖床。”……一起努力, 一起进步,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大步迈去。很显然,他们不想成为拖累对方的那一个。陈晏晏工作稳定下来后, 业务越发熟悉,平时上班时间差不多就能够完成手里的工作,基本上不怎么加班了。业余时间, 她接的稿子的价格也能逐步往上攀。陈晏晏很爱记录存款的数字, 看到钱往上一点点往上涨,她会心情变得很不错。她想,人如果走向财富自由,人生也肯定能够变得更自由一些吧?等林清河考完研究生的那天, 陈晏晏在他考试的学校门口等他出来。考了一天试的他,看起来有点憔悴, 但是看到她的时候仍旧笑着挥了挥手。周围陆陆续续有考生走出来。她也没问他考得如何, 拖着他去吃晚饭。考完试元气大伤, 肯定是要吃顿好的来补一补。社会人士陈晏晏说好要请他吃人均300的海鲜自助餐。没想到, 人均300的自助餐原来味道也只是将就罢了, 甚至可能比49.9的还不如。“晏晏,我们去旅游怎么样?”林清河为她剥着虾,忽然对她这般说。“旅游呀?”她愣了一下, 他们确实从来没有一起出过远门。“一起去外面散散心吧。”她是今年刚入职的, 幸好公司还是有人性的, 未满一年的她也能拥有五天年假。“可以呀。”陈晏晏稍微想了一下就同意了。她已经好久没有出门玩过了, 每天除了上班学习,基本上没有别的什么娱乐。第二天上班,她找了领导们走了程序,请了两天的年假。她把自己的活干得差不多后, 和林清河约好在周三晚上出发。他们选择一起坐火车去长沙旅行,距离近,且是一个热门的旅行城市。为什么他们选择坐火车,主要是临近的高铁全部被卖光了,去的时候只有火车了,需要坐十来个小时,软卧,睡醒就能到。大晚上的,他们推着行李箱到了火车站,还特地为了有坐火车的感觉,在候车期间泡了盒泡面,经典的红烧牛肉味。泡面尝起来,格外难吃,哪怕往里边儿加了两根香肠和一个卤蛋依旧没能改变难吃的事实。二人最终痛苦地将面吃完了事。吃过泡面后,他们坐的那趟列车终于到来。这趟列车是开往黑龙江的,乘务员似乎都是来自东北的大哥们。有位乘务员大哥在门口对他们的车票和身份证。这位乘务员大哥一身正气,长得还蛮端正的。轮到陈晏晏时,她方才在看帅哥,忘记把票提前拿出来了。她在书包找了一小会儿,便听到他问:“丫头,你确定你是坐这趟车的吗?”丫头?带着口音的“丫头”二字令陈晏晏抬头看了他一眼。她发誓,这绝对是第一次有人这般称呼她。这怎么像在夸她看起来很年轻,瞬间重拾青春。丫头一号恭恭敬敬地向乘务员大哥递上了刚找到的身份证和车票,终于被放行进入了列车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