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穿进男频搞基建> 穿进男频搞基建 第33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进男频搞基建 第335节(1 / 1)

鼓声独特的力度和韵律传到宫门外,等候多时的烟花同时被点燃。“嘭——”一声巨响仿若雷鸣,在京城上空回荡。宫城内外,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黎民百姓,都被吓了一跳。百官需要保持风度,不能窃窃私语,百姓就不需要了。惊吓过后,便是惊喜。无数烟花在皇城上空绽放,为一碧如洗的天穹增添了几抹璀璨而绚烂的丽色。不及日月之辉,却如流星闪耀,令人叹为观止。“老天爷,那是什么!”“好漂亮!”“太好看了!这是在庆祝圣上登基吧!”“以前从来没见过,只有圣上登基的时候有,果然是天命所归!”嘉熙二年六月初六,东安王楼喻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昭庆。传言,昭庆帝即位当日,天降五彩雷光,神异难言。当然,自烟花传入民间后,这等传言不攻自破。可百姓依旧愿意相信——那就是神光。第一百零四章虽定年号为昭庆,但一般新皇登基,会于次年改元,以表遵循先皇遗志之意。嘉熙二年六月初六,昭庆帝于广德大殿上,接受宗亲和百官朝贺。朝贺之后,昭庆帝连颁数道诏书。一道为彰表皇室宗亲。尊亲父为太上皇,尊亲母为皇太后,封长姐楼荃为靖平长公主,次姐楼菱为宁宣长公主。越王楼综清除逆党有功,特封为镇南王。二道为封赏功臣。封霍延为定国公,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授杨广怀为左相,范玉笙为右相。其余官员依次受封。三道为大赦天下。等诏书宣读完毕,众人腿都站麻了。登基大典终于落下帷幕。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楼喻不愿浪费时间,当即召集群臣于勤政殿开会。“这几年来,我大盛百姓时常遭逢战乱,无法安稳度日。眼下社稷初定,朕打算制定安民之策,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众人深以为然。除庆州外,其余州府多多少少都遭受过叛军流匪作乱,老百姓苦不堪言。范玉笙道:“汤贼虽死,但尚有不少逃兵流窜在外,微臣担心他们会逃窜到各个州府,生出兵匪之患。”“嗯,此事交由兵部处理,拟定‘清匪计划’,诏令各州知府和驻军将领贯彻落实,力求清除匪患,以保百姓人身和财产安全!”兵部尚书段衡立刻躬身:“微臣领旨!”段衡原为湖州知府,同驻军统领裘光一同守卫过湖州,于军事上还算有些涉猎。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军政,大多时候都由文官担任,当然,文官若精通军事,自然是锦上添花。杨广怀道:“启禀陛下,百姓因战乱,不少家园财物被毁,该如何安抚?”楼喻登基之前就忙着整理这些事情。他吩咐冯二笔将计划书分发给诸臣。“着各州知府尽快统计境内损失情况,包括城墙、屋舍、田地、粮食等等,悉数呈报中央。此事由户部负责。”户部尚书魏思恭敬领命。“财政部尽快清点国库账目,再呈报给朕。”楼荃应命。“工部依据各地城墙及防御工事毁损情况,立刻拟定修建计划。”工部尚书吕攸应命。“此外,受灾严重的州府,减免三年赋税。以上报告汇总后,再制定相应的援助政策。这些事必须要尽快落实!”众臣齐声道:“遵旨!”兵部尚书段衡再次出列。“启禀陛下,如今西北不过两万兵力,是否应该增设兵马?”西北原本有八万兵马,汤诚先后调遣六万兵马企图争夺天下,而今只剩下两万。楼喻颔首,不由看向霍延,问道:“定国公此前整顿军队,可有良策?”霍延一直未曾发言,只是看着御案后意气风发的楼喻,就觉得满心欢喜。听闻问话,立刻回神道:“禀陛下,微臣前些时日已进行清点,经过数场战役,庆军尚余五万四千人。现已从中抽调五千人作为禁卫军,剩余兵马则驻守京城内外。”“可,那西北该如何?”“昆州一战,俘虏八千余人;桐州一战,俘虏近两万人;昌奎一战,俘虏三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西北,他们本身并无谋逆之心,只是因军令不可违,不得不被汤诚裹挟造反。”“你的意思是,可以让他们继续驻守西北?”“是。”楼喻又问:“俘虏中尚有不少汤诚心腹重将,他们该如何?”“主动归降的,可留;被动俘获的,则杀。”霍延不可能留下有异心的人。楼喻颔首,巡视诸臣,问:“西北如今将位空悬,诸位以为,何人能担任西北统帅一职?”段衡想也不想道:“微臣以为,定国公可担此任。”其余大臣皆附和。范玉笙笑着说:“霍家曾于西北立下赫赫战功,霍义与霍顺两位将军威名尚存,若定国公前去驻守,必能安定军心。”他说着,还扯着杨广怀一起:“杨相,你说是不是?”杨广怀不动声色打量霍延一眼,轻咳一声,“我不懂军务。”范玉笙:“……”楼喻不由弯唇,觉得杨广怀还跟以前一样有意思。他便问霍延:“霍爱卿以为呢?”霍延定定看着他:“微臣只听陛下调遣。不过,臣以为,这几次战役中,军中有不少良才涌现,若让他们驻守西北,西北定可如虎添翼。”前一句话意思是:你想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去做。后一句话意思是:但我还是希望能派别人去。楼喻心中一甜,肃着面色道:“朕知道了,朕会仔细考虑的。”众臣继续商谈了一些政务后,礼部尚书郎平见机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天下安定,四海无波。陛下年富力盛,是否广纳秀女,充盈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他原为吉州知府,现被调到京城当礼部尚书。登基大典没他什么事儿,未料第一件事就捅了两个人的心窝子。楼喻这几年励精图治,从未沾过女色,因大业未成,众人只当他无心此事。而今当上皇帝,业立了,可不就要成家了嘛。其余大臣纷纷附和。范玉笙道:“眼下后位空悬,京中不少世家贵女均品貌端方,不如……”“范相年岁几何?”霍延忽然打断他,沉声问。杨广怀默默退后一步,以免被误伤。范玉笙虽被打断,却不见恼意,回道:“范某今年二十有二,定国公为何有此一问?”“范相可曾婚配?”霍延反问。范玉笙道:“自然不曾。不过范某婚配与否对江山社稷并无影响,陛下有无子嗣却事关国祚。”霍延一时竟无从反驳。他知道范玉笙所言句句在理,也知道楼喻现在肯定非常为难。身为臣子,他没有反驳的理由。楼喻温声道:“新朝初定,朕尚且没有精力去做这些事。不过说到这个,朕倒是想起来,宫中还有先帝的后妃,她们该如何安置?”这话题转得巧妙。杨广怀立刻接话道:“陛下,微臣以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怀帝亦仁慈宽厚,宫中后妃皆年纪轻轻,不如遣散出宫,各自归家,让她们重新生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