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的思路绕在飞鸽传书和“人马”上出不来。眼看着现场一片诡异的寂静。一直沉默的应二叔出面接过话题了。“千云?你的那些人……就是普通的管理庄子的人马?”这怎么说呢……说普通也普通。毕竟都是普通的百姓,在朝廷体制内干活的没几个。要说不普通嘛……应千云露出的笑容神秘而又意味深长。仿佛带着无数的秘密,惹人好奇,引人窥探。“千云做得很好,大哥有女如此,真的是福气。”眼看着侄女笑而不语,二叔立刻心领神会,把整个话题截断了。正等着你们追问的应千云:…………应家已经没什么宅斗点可拿了。她现在又有杨珩撑腰。本想着自家人知道也没什么。现在这让她怎么开口?不过……这身份也算是揭晓一半了。谁都知道她在外面,有集团性,有组织,有纪律,对她彻底效忠的人马。其他的……以后再说也行。现在家里正忙着。不急着揭晓最大彩蛋。应二叔确定了应千云的“笑而不语”之后。就一直在用一些委婉的词汇,做应爹的思想工作。不就是孩子能干了点嘛。(应爹:这叫一点?)他们又不是没见过一些独自撑起一个门户甚至一份产业的奇女子。往大了想,那掌控一个朝代几十年的女子都多了去了。你把孩子放养了十几年。小姑娘不确定家里到底什么态度。既然有这个实力,偷偷摸摸置办了点产业给自己添妆,过分吗?不过分啊!你难不成还能嫌弃女儿太能干?最多是埋怨孩子没告诉你而已……而且你还只能是偷偷埋怨。人家已经要是王妃了,品阶都比你高,你还能有什么意见?应爹看着眼前有恃无恐但是格外出色的女儿。在听着弟弟看似一本正经的夸赞,实则委婉的提醒和劝解。有些恼火,但是最后想到是自己把人扔在外面,怪不得孩子隐瞒和疏远……习惯性的愧疚再度浮上心头。好吧,他的锅。那么女儿第一时间制造的良好局面,就绝对不能放过。已经稳定了内部思想的应家开始集体行动了起来。崔氏带着王氏和乡君,三人带着厚礼一起上门“商讨婚事”。几乎是敲锣打鼓的告诉整个京城。他们应家的决心。王氏还不忘记给未来女婿带一个闺女绣了一个月本来打算新婚第一天送给丈夫的荷包。看着手帕交激动的拥抱着自己。再看着未来女婿眼睛和脸一起红。顿时感觉到应千云的这个主意,真的是再好不过了。王氏趁机还不忘记用抹黑自己来衬托女儿。说自己曾今真的想过悔婚。是女儿当众表明心意,她才反应过来自己错的离谱。一番交心之下,应千蓉这个还没嫁过来的儿媳妇,在何家的地位直接站稳。应家的男人们也没闲着。应爹和应二叔在熬夜加班了几天后。应爹直接拿着自己拿到的资料直接在朝会上开始发难。核心重点,他想举荐审理这个案件的人。“应爱卿……何刺史还没到京城。”皇帝委婉的提醒亲家。人还没来呢。按照流程,何旌堂有资格面圣呈请自诉清白的。“看来,应大人对于何刺史换囚一案已经决定大义灭亲了?”【来了!】所有人心里都说了这么一句。无论是龙椅上的,还是朝堂上的。目光的都投向了说话者。刑部尚书 虞守看姓氏就知道来者何人了,对方也的确不简单,他是当今贵妃娘娘的亲叔叔。和贵妃的亲爹一母同胞的那种。说起来何旌堂这个案子,也算是近期大新闻了。一是比较罕见,在本朝还是头一例呢。二是,因为应家这么高调的支持的态度。应家最近可以算得上是整个京城的话题中心了。应博明当上了中书侍郎,借着中书省这个最重要的部门位置,完全能算得上是位极人臣。女儿又和皇子定亲。皇帝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甚至还破例给应博明已经死去的父亲加了个虚衔。把应家凑入了勋贵行列。对了,昨天秋闱放榜了,应博明的小儿子考上了举人。听说婚事订了容家……怎么什么好事都论得到你应博明呢!哪怕对应爹没什么意见和敌意的人,最近也有点酸了。这才导致何家的事情出来后,关注人数格外高。虞守一开口,整个大朝会的气氛都顿时火热起来了。若要说感觉……那就是还差一包瓜子,一个板凳。应博明慢条斯理的先对皇帝行礼,再对虞守行礼,一点都挑不出错。一时间显得贸然开口的虞守很是没礼貌。虞守立刻向皇帝请罪,虞家人被皇帝偏爱不是没有道理的。等虞守补完流程,应博明也慢悠悠的开口。“回尚书,下官并不知目前这件事,人证物证到底为何,但是臣相信何刺史并不会做这种违背朝廷法度的事情。”“那你……”“但是这件事,显然是用嘴说不清楚的。虞大人身为刑部尚书,阅卷无数,想来应该不难判断出这一点。”稍稍阴阳怪气一波。大致意思是,这是什么性质的案子?你长脑子了吗?罪犯本人说说就能说清楚的?已经传言出去的各种证据确凿,你刑部不知道?第一回 合,应博明胜。虞守眯了一下眼睛。反省了一下自己的大意。刚刚不应该一时嘴快的。“那么应大人,如何审理这个案件,自然由陛下定夺,如今人还没到,你就抢先举荐……这是信不过陛下,还是信不过诸位同僚能秉公办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