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要不是他有点手艺,这日子也太苦了。想到此,他就又想起那种树计划,也不知葛前进有没有再去公社说这事,哪怕公社能拨下来一部分款也行啊?边想边带着俩娃往回走,到家媳妇也是喜气洋洋的跟他说了分猪肉的事,还把领回来的猪肉给他看。虽说他挺能干,工分挣的都是满工分十二分,但也只干了几个月而已,所以分的猪肉只有一小块,有没有三两都难说,鱼也只分了一条,就这媳妇还高兴的不行。杜向东也没说啥,不嫌麻烦的把鱼给红烧了,又把肉切成片,直接跟白菜一炒,新分下来的两样荤腥就全都交待了。罗树琴也习惯他大手大脚的样子了,也没说什么。一家子就开始吃晚饭。吃过晚饭,杜向东就跟媳妇安排新做的柜子要怎么摆,房子还要等年后盖,但是家具做好了可以先用着。这次这套柜子主要是放在堂屋装些锅碗瓢盆的大个橱柜,上面放些吃不完的饽饽菜,下面有个小柜可以放些粮食什么的。还有一个五斗柜,可以放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另外还有个炕柜,可以放些暂时用不上的被子什么的。放柜子时,罗树琴就指挥着杜向东,“这个橱柜放这,对,再往边上一点。炕柜往里头放一点。”反正配合的挺好,就是完事杜向东累的满头都是汗。第二天吃过午饭,两个宝就出去玩了。只是没多久,正在干活的杜向东几人就邻居李秀花说,朱家人又闹了起来。作者有话说:抱歉,昨天没有更,我回家没带电脑,一块吃饭人也比较多,就没更,鞠躬!今天这更写的也有点赶,明天我尽量多更点,感谢亲爱的们支持!!!第44章可能朱小丫的经历跟她很像, 罗树琴一直挺关注这个小姑娘的,前两天还听小儿子说小姑娘现在过的还不错,她爸突然对她挺好的, 她虽然奇怪但也没有多想, 觉得毕竟是亲父女嘛。可没想到这才多久, 朱家就又是闹了起来。听完李秀花说的, 她就拉着杜向东出去看看。杜向东也是很无奈,这到底是别人的家事,他们就算去了也不好管吧?不过看媳妇这么着急,他也只好跟着去了。到了朱家附近,就能看到朱家里外已经围满了人, 有的站在门口、有的扒着篱笆、有的甚至跑到房顶上, 都伸着脖子看热闹,甚至胡同都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两个到后根本就看不到里面情况, 只能听到隐隐有吵架声、哭声什么的。杜向东有些无语, 这是有多无聊啊,怎么来这么多人。不过农闲的冬天,大家就是这么无聊,谁家有点什么热闹,那都是要城为全村热话的。看着媳妇在外围挤不进去着急, 杜向东只好伸着两条大长胳膊左右扒拉着给媳妇开路,“让让、让让, 都给让让。”“这谁啊?”“怎么这么烦......。”杜向东本就生的高大, 挤进去如同鹤立鸡群, 十分显眼。被扒开的人不满回头, 看到是杜向东就都选择闭嘴了, 看不了热闹没关系, 得罪这个混子可就不好了。顺利扒开一条路,杜向东赶紧回头,“媳妇,快跟上。”罗树琴本来正着急,没想这男人就帮她解决了困难,不由心头就是一甜,但也赶紧跟了上去。待挤到朱家大门口,就见朱老太坐在自己家院子里拍着大腿大骂儿子不孝,哭诉自己这么些年寡妇失业的带大两个儿子,又给他们娶妻生子,养活一家子有多不容易。她声音够大,数落的声音一唱三叹的,看热闹的也就越来越多。这年头大家还是挺讲究孝道的,要不然当初果母就算跟果大嫂合不来,也不想着搬出大儿子家,就是不想大儿子被人说闲话,背上不孝的罪名在村子里是抬不起头做人的。因此现在朱老太这样数落朱大柱,朱大柱便也只能蹲在一边抱头认错,并还呜呜的哭了起来。杜向东忙问旁边人怎么回事,围观的人就把事情来龙去脉热情的告诉了他们。原来起因是分猪肉,大队分了猪肉,有的人家会放在院子的大缸里,这时候温度低,一夜就能冻上,冻起来可以留着过年再吃。但也有先炖一点尝尝鲜的,朱老太就是这样,她先让儿媳妇炖了一部分,炖好收起大部分,剩下几块肉再加些配菜进去,又炖成一锅。吃饭时朱老太负责分饭分菜,给几个大人自不必说,几个小孩子都分到了两块肉,大孙子更是分到四块,而轮到朱小丫这里就只有土豆和一点白菜。朱小丫对此没什么感觉,有的吃就不错了。以前一直是这样,朱二婶生的大孙子朱老太一直非常疼爱,而两个堂妹虽说跟她一样也是女孩,但她们一直有朱二婶这个亲妈护着,朱老太也没怎么为难过她们。只有她,以前她亲妈在时还好,后来她妈不知为什么跟她爸闹了离婚,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她爸娶了后妈,也还是没人管她。她对此都习以为常。往常朱大柱也不管闺女的,农村的男人只负责出去干活养家,家里的事都是女人管,朱家的事一直是朱老太管,朱大柱从来没提出过疑异。而这次朱大柱却跟朱老太说分的太不公平,小丫也得跟两个侄女一样,怎么也得分两块肉。朱老太本来就对朱大柱有意见,前几天朱小丫离家出走被送回来,她本来是想打这丫头一顿让她长记性,那时朱大柱他前头那婆娘进屋不知说了什么话,出来就拦着她不让打。朱老太当时看朱大柱前头的婆娘拿来一袋粮,又怕再把朱小丫打跑,就真的没打。但朱大柱接着两天就越来越不对劲儿,吃饭时对朱老太只分给朱小丫粥不满意,给她拿窝头。干活时还让朱小丫以后都不要跟着队里一块去整地。这朱老太就不能忍了,这不但挑战她一家之主的权威,还让她损失一个人的工分。于是就有了今天之一出,朱大柱提出分肉不公平后,她就开始对朱大柱破口大骂他不孝,惹来了很多人看热闹,今天高低要治治这个敢忤逆她的儿子。朱老太觉得自己这招挺管用,大骂朱大柱一通,指着他鼻子又道,“你去问问哪有丫头不干活的,明天就让她还去跟着整地。”朱小柱也跟着帮腔,“大哥,咱娘说的对,小丫之前不是一直跟着去翻地,怎么说不去就不去了。”朱二婶倒是揽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在一边不说话,她不想引火烧到自己闺女,因为她俩闺女都跟朱小丫差不多大,从来没去上过工。朱小丫的后妈此时也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没有帮腔的意思,而且她也觉得朱大柱自打他前妻来过之后就有些不对劲儿,她倒要看看是怎么回事。朱大柱本来蹲在一边哭着认错,一副霜打的茄子般发着蔫,但听到老娘的话,他却又弹跳起来,抹了把眼泪还是坚持道,“不行,小丫不能再干那么重的活了。”场面瞬间一静,大家都没想到这时候朱大柱还能这么坚持。人群中有了解朱大柱为人的也都议论起来。朱老太更是哭声为之一顿,随即她又哭爹喊娘起来,一副不依着她,她就要撞墙的样子。甭管真假,朱家人赶紧过去拦。本来一边哭着的朱小丫就说,“爸,你别说了,我可以去上工的。”她其实已经很感觉动了,以前一直以为爸爸不疼她的,现在她爸能对她这么好,她已经很知足了,就不想她爸再为她跟家里人闹矛盾。朱小丫自己这么说了,朱大柱便一阵犹豫。他本身也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人。从周围人议论声中,杜向东也看出点门道,这朱大柱以前从来不敢忤逆朱老太,而今天为了朱小丫却一反常态,显然朱小丫在他心中的地位提升了。具体原因他不知道,但他还是觉得此时可以做点什么。于是他在人群中喊了一声,“这才多大点的孩子,干这么重的活,累坏身子可怎么整。我说朱老大,闺女也是你的种,你可得坚持住。”“谁?谁在那胡说八道,管别人家闲事。”朱老太看有人帮着大儿子,赶紧出声喝骂。而朱大柱刚才是有些犹豫,一听这些好似下了决心,于是他喊道,“分家,我们分家吧!”这下围观众人愣住,朱家其他人愣住,朱老太更是一时哑了声。接下来的发展令所有人目不瑕接,围观的人被请走,朱老二火速找来了大队长。分家这事以前闹过不止一次,每次都是说好后朱老太骂几句兄弟两个受不住同意,而每次先受不住的都是朱老太,他一直是被‘老娘辛苦养大他们兄弟,分家就是不孝’这样的论调洗脑紧严重的。可这次却是他先提出来的,而后朱老太再怎么闹他也不改主意,朱老二有大哥在前头顶着,自然也非常乐意分家。于是大队长就很顺利的主持朱家分了家。回去的路上,罗树琴还在为小丫高兴,“以后小丫跟她爸妈住一块,日子应该会好过了。不过她爸怎么忽然变的这么多。”杜向东也表示很奇怪,玩笑道,“也许受什么刺激也说不定。”这事没过多久,就又传出朱大柱又离婚了。一年多前他媳妇才跟他提离婚,这次他二婚媳妇又提了离婚,这年头离婚可是大事,在农村是要被人背后指指点点的,尤其是女人,但凡有办法也轻意不会提离婚的。所以很难不让人想到朱大柱是有什么问题的。这事一时间成为村里热话,被人反复拿出来说,朱大柱本身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事后出门更加沉默了,不过相对的,他对自己女儿就更好了。不但不是让小丫出来干活,还经常能看到他给闺女买好吃的,分家分到了一点细粮,都给女儿烙了饼子留着吃。小丫之前觉得受了杜家帮助,还拿来好几块过来感谢,只是杜向东没有收,小丫就也不勉强,就帮着干活。杜向东哪会让小孩子帮他,于是就让两个儿子跟她出去玩了。大宝出来就被葛二柱拉走玩去了,小宝就跟朱小丫坐在一边看着他们玩弹珠。“小丫姐姐,谢谢你的饼子,我请你吃糖啊。”小宝上次用自己零用钱买了好多糖,可能觉得是自己赚的,他吃起来非常理直气壮,每天都会吃很多,所以没几天他买的半斤糖就见了底,不过他也不慌,这两天又攒了点工钱,打算下次跟他爸去县城再买些。所以他也很大方,明明没几块了,还要用小手抓一大把给朱小丫,边抓还边看哥哥的方向,哥哥一直反对他把钱花光,现在看他大手大脚应该也会生气,不过他也不怕。反正钱是他自己赚的,他才不会像哥哥一样老抠。瞥了眼不远处,正好与他哥目光相对,他扭头不看。朱小丫赶紧摆手说自己不要,她长这么大也没吃过糖,知道这东西金贵,小宝大手大脚,她可不会就这么接受。不过小宝一定要给,她就只好拿了一块,还说自己牙齿不好,吃不了那么多糖。小宝也不明白怎么会有人牙不好,但听好这么说也没坚持,就把糖收了起来。两人就这边坐在一边吃着糖聊着天,很快就聊到了各自的生活情况。小宝这人有啥就问,“小丫姐姐,你爸为啥突然对你这么好了啊?”他听家大人一直挺纳闷,他就也跟着纳闷起来。朱小丫被这么问,就四周看了看,神秘兮兮的说,“我跟你说了,你不要告诉别人。”小宝就忽闪着大眼睛点头,“那是,就咱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