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节(1 / 1)

正好。如果太子动了,铃铛一响,那才糟糕。作者有话说:今天还是短。我待会儿熬夜把皇帝和太子的人设推理下剧情,争取三天之内改朝换第一代。晚安晚安——感谢在2022-08-05 21:01:45~2022-08-05 23:57: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是00喇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206章一更太子都能知道的道理, 朝中的老狐狸怎么可能看不懂,但是他们不敢说。谁敢提?脑袋不要了?倒不是害怕,只是因为害怕皇帝。皇帝做出这般的事情, 难道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情吗?他也是要脸的。要脸的同时,他对太子的愧疚又被理所应当占了上锋。皇帝想,他对太子已经够好了。太子愚笨,他自小就亲自教导, 即便是后面没有教导成功, 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太子,没有废除储君之位。他尽心尽力的为他身边安置人选, 有权有后台的盛瑾安, 可以拿捏住的沈怀楠,忠心耿耿的李荣光,边疆大吏吴侧妃的父亲, 清流之首黎侧妃的父亲……还给他娶了英国公嫡女盛梦瑶,用老十去废老五,互相牵制……皇帝可以拍着良心说,他没有对不起太子, 对这个儿子, 他确实尽了全力。如今,他也没有想过废太子。他只是老了,看见了生死,看见了故人飘零,他知道自己可能过几年也会逝去, 所以他小小的任性了会。他能任性几年呢?皇帝叹气, 人生过去大半, 恍然回首, 即便是生为帝王,也会成为一具尸首。他给澹台思正写信的时候道:“朕年轻的时候看古籍,每每瞧见前朝帝王修仙拜佛,求取丹药望长生,便觉得难以理解。”甚至嗤之以鼻。但临到自己,才觉得他们也是有情可原。皇帝提笔写道:“思正啊,朕如今,也开始了求长生的念头,两个月前,朕派人去找了个有名的炼丹道士回来,前几日吃了,晚上竟然做了一个长生的梦。”“但朕第二日起来就把那道士杀了。”他觉得恼怒,羞耻,甚至是迁怒在道士的身上。他竟然因为年老,便成了年轻时候嗤之以鼻的人。这件事情除了他自己和去抓道士的齐窗明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皇帝也不打算吃丹药,也不打算求长生了。他说,“知天命,却改不了天命,这便是年老时候的痛苦了。”但是信写完了,他却想了想,用蜡烛的火为引,将信件全部烧掉了。皇帝走到窗户边,看着外面的明月,感慨道:“天光未明,有月亮。天明之后,也太阳。”“日月交替,轮回大地,亘古不换。而人活最多不过百年,百年一过……皇位得让人,大秦的江山也要换人。”齐窗明站在角落里,这屋子里面没有别人,只有他在,陛下说这句话,肯定是对着他说的。但是这种话,他不敢回,便只站在角落里安静的当影子。皇帝也不需要他的回答,在窗前站了一会之后,重新在纸上写了两个字。——清醒。他自来都是清醒的人,他以这点自傲,绝不能在老年留下昏庸求仙的名声。他将这两个字折了一下,让张德宝进来,找了个盒子放进去。“就放在床头吧,朕每日睁开眼睛就看见了。”张德宝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但是看陛下这般高兴的模样,想来也不是坏事。他一脸郑重的将这箱子放在了床头。齐窗明等他走了之后才出来,小声的道:“陛下,臣去交替了。”即便是暗卫,也不是十二个时辰都守着的,不然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他们也轮换着来。皇帝点点头,“去吧。”齐窗明便退了出去。他往冷僻的地方走,然后一愣,发现前头站着一个人。是小凤啊。齐窗明便立住没动。小凤在巡路。她如今升了职,整个人都带着一股威严,一个人走在前头,挎着刀,眼观四路,腰上还缠着一根鞭子。月光正好,她眼睛亮的很,黑夜里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眼中。他本是隐匿在黑暗里的,却在此时忍不住想要去月光里面。他们自从上次之后,一直没有说过话。无数次,他隐匿在黑暗里看着她经过皇宫各处,她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却从来没有发现过阴影处的他。齐窗明心有叹息,他知道小凤欢喜他。但他是个暗卫,陛下死的时候,他许就要死了。他不能害了她。她也害怕这份情感牵连他的性命,所以再不纠缠。陛下问她为何不寻他比武了,她跪在地上道:“打又打不过,学又学不好,学的越久,便发现鞭子反而使得少了,荒废了臣的云州鞭法。”“臣女是不能上阵打仗了,皇宫里面的兄弟们又打不过臣,那就干脆不学了,只学到这些本事,再精益就请便好。”“再多的,臣就吃不透了。”陛下听了这话哈哈大笑,“你倒是聪慧,小小年岁就知道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于是答应。于是,他们再没说过话。陛下没有怀疑,她没有表达过爱慕之意,他当自己不知道这份情义。齐窗明叹息一声,等巡路的小凤过去了,他才继续往外走。殊不知,在他转身的一瞬间,小凤转了头。她看了一眼角落,然后低头。旁边的侍卫问,“秦老大,怎么了?”秦青凤:“没什么。”应该是个熟人。……长平二十一年又选了一批进士。作为长平十五年的状元郎,沈怀楠被请去各处吃酒。他如今的名声在世家算不得太好,但是在寒门之间还不错,他挺着一身傲骨做事,但凡有人反对他,他就开始提百姓。百姓确实很好。新赋税之法受益的人多,刚开始就算有人不理解,后面受益的人也明白了过来,这是确确实实对百姓好的。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对自己好的人,就要称颂。不然,他下回不对你好怎么办?这就相当于巴结。有一回,沈怀楠还收到过从左州那边来的百姓送礼,也没有什么别的东西,都是左州的特产,有人还给他专门赶了一头牛过来。这事京都都传遍了,沈怀楠的名声也越来越两极分化。所以,喜欢他的人就特别喜欢,恨他的人也特别恨。但是现在,因为陛下还护着他,所以恨他的人也不能怎么样。沈怀楠去参加琼林宴,探花郎还把自己头顶上的花专门给了他。沈怀楠一时间风头无两。折邵衣却越来越担忧。这份担忧不是来自于陛下,而是太子妃娘娘。太子妃那天对她说了一句话。她笑着道:“邵衣,人生之事是算不准的,都不能预料,若是我死在你的前头,别忘了将我们要做的事情千秋万代的传下去。”折邵衣就知道要出事了。但到底是什么事,太子妃没有直接说只是笑,“好久没有考过你了,这回我不说,你自己猜。”折邵衣当时心里就有些害怕。她猜测是太子可能不会继位。太子不能继位,那就是小朔继位。这种事前朝也是有的,这也算不得是什么新鲜事情。而且这事情,满朝文武百官皆知。但是,众人只看见了太子和未来的皇太孙如何,却没有想过太子妃如何。折邵衣在那一刻有些失力,直接坐在了地上。没错,若不是太子妃已经猜到了陛下的某些意图,她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的。而陛下的意图……折邵衣想起了一个典故。说是一千三百年前,夏国太后幕后执政,与摄政王一起掌控朝政,导致战火纷飞,最后夏国灭亡。而当时,就跟如今的情况很像。当年,夏康皇年岁已大,却把太子架空,只抚养皇太孙,教导他为皇的事情。结果最后,逼得太子直接造反,但是出师不利,皇帝早已知道太子的意图,抓住太子之后,让皇太孙亲自杀了太子。此时皇帝筋疲力尽,正要给皇太孙训话的时候,皇太孙的刀却直接砍向了他。皇太孙成了皇帝,教导他去杀父亲和祖父的人也浮现水面,便是他的嫡母。没错,太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于是庶子也成了皇太孙。因为不是太后亲生,即便他信任太后,却也没有得到她的忠诚,太后联合摄政王一起,把根基不稳的小皇帝架空了。后世之人评说,像太后这样的女人就该早早杀掉。后来,也有几任皇帝若是立了太子,便要去其母妃。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历史,是真实发生在几十年前几百年前的事情。折邵衣瘫坐在地上,一口冷气从背后绕上来。她想,她跟太子妃心意相通,应该是没有猜错的。而若是这样,让太子妃活下来,比让太子活下来更难。当今陛下也算是明君,算是慈父,但这两样,一个是向百姓,一个是向太子,却没有一个,是向着太子妃的。她不是百姓,也不是他的儿女。她是个有威胁的外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