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成功了!”女娲悄然睁眼,总算有一件事情,顺了自己的心意。下一刻女娲却是皱眉,双目落向地府,“怎么回事?难道妲己把苏妲己的灵魂给吞噬了?为何我算不出来苏妲己的去向?”女娲眉头越皱越深,面色凝重的站起身,圣人之威轰然砸落!“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给我使绊子!”红绣球脱手而出,女娲双目灿若星辰,似有众生在内,天机之力而来,不断的推演着事情发展的事态!一声轻哼,一道剑光!女娲额前飘下一缕发丝,女娲面色一僵,忽而道韵散去。“好厉害的剑!世间竟有如此人物!蒙蔽了天机!”女娲站在原地沉思良久,妲己已经逐渐接近朝歌城。一切似乎都在如预演一般缓缓地发生着,但是女娲心中却是无比的明白,事情偏离了她的掌控!三十三天外,一处草庐,由三千大道编织而成。一个面容慈祥的老者盘坐在草庐之前,缓缓睁眼看着眼前出现的女娲,“你来了。”女娲微微一福,“见过老师。”“坐吧。”老者伸手撒出一片蒲团,女娲落座,还未开口。“我已经知晓你的来意,那个人来自其他的宇宙,是变数。”“变数?怎么可能有人能瞒过天道来到这个宇宙?”“混沌茫茫,宇宙无数,即便是天道圣人,在混沌之中,也不过是准圣巅峰的修为,时空的穿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些年,你不也是见过不少。”女娲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老师,但是此人已经插手了封神大劫,算是和这个宇宙有了因果,但他却依旧能够遮掩天机,莫非他的力量?”“很厉害,他已臻至剑道巅峰,是剑中之圣,仅此一道,便比你们绝大多数人都要强,但是跨越宇宙所需要的力量太过庞大,令我不解的是,他却依旧能够保持着自己巅峰的力量。唯一的可能便是,有十分恐怖的大能,特意将他送来这个宇宙。”“莫非是因为封神?”“封神是大道之劫,即便是我都无法更改,因为这是大势!没有人可以承受大道之劫的劫难,即便是号称不死不灭的圣人,在大劫之中都有陨落的可能。鸿蒙紫气造就了你们,依旧可以毁灭你们。要谨记。”女娲身子一震,低下了头颅。“莫非我们任由他搅乱封神大劫不成?”老者微微一笑,“天道自有定论,回去吧。”女娲起身,化流光而去。老者缓缓闭上眼睛,身如大道。……“我们被发现了。”李白靠在马车上,毫不为意的说道。“谁?”江流儿微微皱眉。“一个老家伙,没事,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不会对我们出手。”李白胸有成竹,安慰道。“希望你说的是真的吧。”江流儿依旧担忧。李白自顾自的喝着酒,眼睛望着云气飘渺的晴空,思绪不知发散到了何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圣母殿在一片火光之中付之一炬,女殿主锒铛入狱,想要辩驳,但是纣王根本没有给她那个机会。纣王大军班师回朝,与来时兴奋的气势不同,整个大军都是极度的压抑!比干默默的站在纣王身后,体内的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从未像现在一样,如此透彻。“比干我做的对吗?”纣王突然开口问道。“大王不可辱,商朝不可辱,比干会永远站在大王身后。”比干沉声说道。纣王忽然放声大笑,笑得有些癫狂,癫狂之中尽是些苦涩,“这些圣人啊,哈哈哈哈,这就是寡人一直推崇的圣人啊!”“大王你要保重身体,圣人这一次的确做得十分过分,但是人不与天斗,我们没有和圣人开战的实力。”纣王却是摇了摇头,面容无比坚定。“寡人乃是天命之子,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辱我!今后即便是搭上我整个商朝的国力,我也要讨回一个公道!”“大王,比干明白了。”比干心中叹息一声,纣王此刻心意已决,即便是他,也无法改变纣王的心意。朝歌城内李靖霍然站起,显然是已经收到了来自圣母殿的消息!“纣王被算计了!?”这是李靖的第一想法,但是下一刻心中的恐惧却是止不住的涌了上来,曾经作为一个修道之人的他来说,圣人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存在,他心中可是比着绝大多数的商朝大臣,清楚的更多!圣人,那可是能够重塑地火水风的存在,能够凭一己之力开辟一个世界!圣人之下,皆是蝼蚁,这是洪荒修道之人的一个铁律!圣人面皮不可落,这是洪荒修道之人都已经潜移默化的规则。但是此时此刻,纣王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万千人群面前,落了圣人的面皮,这种罪过,即便是用商朝数千万子民的生命都难以填补!这便是血淋淋的现实!李靖在城墙之上踱步,心中十分的焦躁不安,忽然一道金光从天外而来,李靖感觉手中一沉,一块金色的锦囊出现在李靖的手中,李靖面色一变,急忙打开锦囊,锦囊之上,赫然是4个大字!“速回陈塘!”“这是?太乙真人的笔迹?”李靖猛得一握,锦囊瞬间粉碎,面色更是阴沉如水!“这到底是怎么了?世间竟有这样的变故!?”李靖深深呼吸沉静了下来,不远处纣王的军队已经回转到了朝歌城之外!而在李靖眼中,却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姿态!穆守安静的悬浮虚空之内,这一刻他心中也有些迷茫,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因为自己的出手虽然救了纣王一人,但是却将整个商朝的子民推向了一个绝望的深渊!这是一种不等价的交换,视穆守不愿意看到的交换!但是少年庄周不惜花费大法力,也要跨越时空给自己传递一条信息,自然是有他的深意!“这便是圣人给众生的威慑吗?”妲己坐在马车之中,呆呆地望着天外,心中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反而是涌现出了更多的复杂之感。“圣人之命啊。”李白靠在马车上,江流儿早已经入定,仰头饮下一口酒,“是啊,这就是圣人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