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军营寨和秦军营寨之间的北边,这里是茂密的山林。自从楚军第一次出战后,每次秦军前去楚营叫阵,每次都有四万秦军潜伏在这里,一旦楚军大股部队出营,这些秦军便会出来,向楚营发起进攻。今天,公孙耳率领四万士兵埋伏在这里,赵佗给他的命令是,夺取楚军营寨。“禀将军,楚军大部分都出营了!”公孙耳接到报告后大喜,等楚军靠近秦军营寨时,便是他们出击的时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士兵来报,出战的楚军离秦军营寨不远了。在公孙耳命令下,八名都尉和四万士兵山林中出来,向楚营而去。当秦军出现在楚营外时,留守的楚兵们大吃一惊。秦军发动攻击,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夺取了楚营。秦军大营前,项庄亲率五万士兵追击着秦军。由雷舟率领的两万秦军边打边撤,回到了大营外时,却没有进入营寨,全部士兵转身,摆出防御的阵型。很快,秦军营寨其他士兵也出来了,看上去是倾巢而出,似乎不下于十万人。项庄注意观察着秦军,那为首的主将,看上去五十余岁,身穿的盔甲不同于其他武将,他旁边的旗帜上是“赵”字。项庄确认了这是赵佗。赵佗亲自率军出战了,项庄乐于看到。出营的秦军,迅速摆出防御的大阵型。很快,楚军后面的兵马也赶到了,项冠、季心、吴臣、无诸都来了。吴臣仔细观察情况,秦军军容鼎盛,阵型严密不乱,士兵没有丝毫慌乱不安之色,反而充满了杀气。跟前几日前来营寨前叫阵的秦军相比,现在的秦军完全是两个样。又再想到数天来的出战,虽然打得秦军逃走,但实际杀敌数量并不多,他觉得,很有可能是秦军故意这么做,通过这种方法引诱出战。吴臣策马来到项庄旁边,说道:“将军,末将认为,前几日秦军来叫阵,有可能是诈败。阵前决战,切莫大意!”这话项庄很不爱听,冷冷地回应道:“哼!秦贼有何惧哉!今日定把赵佗斩了!”项冠道:“今日决战,定让秦军全军覆灭。”随即,项庄发出进攻的命令。首先是一个五千人阵型出战。秦军同样是五千人出战。项庄原本还以为,会像前几天那样打败秦军。没想到的是,从双方交战开始,秦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远强于前几天时期,从一开始就处于上风。怎么会这样?项庄和项冠都惊愕了。许多部将看出来了,前几天跟秦军的作战,秦军是佯装败退。最后,这五千人的进攻队伍,只有数百人逃回来。而秦军损失的人数,远少于楚军。项庄岂会甘心失败,再派出一个万人队发起进攻。厮杀了好一阵子,这支队伍败退回来,伤亡过半。大家都看出来了,正面作战,楚军根本不是秦军对手。连续两次获胜,秦军官兵们士气高昂。此时的赵佗,意气风发,即将可以获得大胜利了,很快可以有不差于以往韩信、王元的大战功。秦军居然有如此强的战力?我方的军队居然不敌?项庄和项冠的脸色都非常难看,他们非常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吴臣道:“将军,出战对我军不利啊!还是撤兵吧!末将愿率军殿后,掩护将军和主力撤回大营。只要我们坚守大营,就不惧秦军。”这时的项庄,还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又再派出一个万人队出战,结果还是一样,伤亡过半后退回来。三次出战皆是不敌,项庄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由吴臣率两万军队,摆出防御阵型,其余部队有序撤退。见楚军撤退,陈赟向赵佗道:“将军,末将愿领兵猛攻楚军!”赵佗做出否定的手势,说道:“不,全军跟上去即可。若现在出战,我们是能战胜楚军,但伤亡也不小。等楚军士气崩溃时再出击,才是上上之选。”他下达命令,全军跟上,但却不发动进攻。项庄和楚军主力有序撤退,吴臣和殿后的楚军也徐徐撤退,防御阵型始终不乱。赵佗能看出来,这支楚军平常在操练上下过苦功夫,训练有素,战斗力不俗。不过,焉能跟秦军相比。半天时间已经过去,午后的眼光照耀着武陵山西侧的大地。五月份的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秦楚双方数以十计的大军由西往东移动,每人皆汗流浃背。楚军在前,秦军跟在后面。这是一种特殊的状况,一方既非追击,另外一方亦非溃逃。秦军和楚军营寨之间,间隔有四十里。当项庄所率领的楚军差不多回到大营时,发现了不对劲。前面营寨的旗帜好像变了,营寨前也有战斗过的痕迹。项庄下令,全军停下,派骑兵上前查看情况。很快,骑兵回来了,一副惊恐之色。“不好啦!大营里是秦军!”这下,楚军官兵们尽皆大惊失色。这时,营寨内欢呼声响起,无数的秦军旗帜在挥动着。赵佗这边的秦兵们大声喊道:“庸将项庄,你中赵佗将军之计也!”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庸将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楚军营寨被端,士兵士气很快就崩溃了。“全歼楚军,活捉项庄!”“全歼楚军,活捉项庄!”“全歼楚军,活捉项庄!”…………秦兵们在高喊着。楚兵们陷入了恐慌,士气呈现崩溃。此时的赵佗,内心狂热起来,面向旁边的诸将大声道:“诸位,全歼楚军,就在今天,全军出击!”战鼓声响起,秦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楚军发出雷霆一击。这里的楚军超过十万,在秦兵们眼里,他们就是军功。此时,楚军军心大乱,被气势汹汹的秦军吓破了胆,有楚兵带头逃跑,其他人跟着逃跑,武将们根本无法约束。楚军各自逃命,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阵型,秦兵们如猛虎入羊群,收割着楚兵性命。秦军步卒们,对溃逃的楚兵进行追杀。项庄、项冠看着这局面,陷入了绝望,唯一的念头就是逃跑。在楚军当中,有一支精锐部队,那就是项家的江东子弟兵。这支部队原本只有八千人,后来扩充至三万人,这是由项羽亲自训练而成。项羽喜欢带兵,即使做了皇帝,仍然亲自训练这支最精锐部队。项庄这次来武陵山,项羽给了他三千江东子弟兵。十余万楚军四散溃逃,这三千人却没有逃跑,保护着项庄、项冠向南撤退。秦军在全面出击的同时,赵佗下达生擒项庄的命令。赵佗军团的骑兵只有三千人,交给杜真指挥,骑兵们的目标是项庄,不能让项庄逃了。杜真率领着骑兵们,向项庄、项冠方向冲杀过去。三千江东子弟兵以步卒为主,不久被骑兵冲近。这些楚兵并没有恐惧、混乱,组织防御阵型,由长矛兵阻挡着骑兵前进。骑兵们张弓搭箭射击敌军。楚军有一批盾牌手,组成盾牌阵阻挡箭支,盾牌与盾牌之间几乎没有缝隙。“噹噹噹”绝大多数箭支射在盾牌上。只有极个别箭支透过细小的缝隙射伤盾牌后面的楚兵。杜真见骑射效果不理想,下令改为近战。楚军立即改变阵型,原本在盾牌后面的长矛兵改为在最前面。这些江东子弟兵们,组成一个圆形,项庄、项冠就在圆形的中间,长矛兵在最外围。恐慌中的项庄、项冠,观察着四周作战情况。已方部队全面溃逃,就算这三千兵暂时挡住秦军,始终坚持不了多久,留在这里就是坐以待毙。项冠对项庄道:“二哥,留在这里必死无疑,如若我们两个撇开亲兵逃走,说不定还能逃出去。”项庄也不想坐以待毙,两人一拍即合。“快,让开!”原本的圆形阵型,在项庄的命令下让出一条通道。项庄、项冠和三十骑,快速从通道出来,向南边疾驰而去。南边不远处有山林,只要进入山林,就更加容易躲藏。杜真见状,亲自率领一千骑兵追击项庄,剩余骑兵交给都尉指挥。此时的战场,极为混乱,楚军四散溃逃,秦军步卒只能追杀。追杀效果最好的莫过于弓弩兵,在一定距离内射杀楚兵。那边步卒只能追上楚兵才能斩杀。本身巴郡就多山,这里只是武陵山西麓的一处小平地,有些逃得快的楚兵,顺利地逃入了山岭。对军功十分重视的秦军,有一部分人进入山岭继续追杀着楚兵。“项庄休走!”杜真大喝着。他看到了项庄、项冠两人,只是还有些距离。不过,距离正逐渐拉近。这涉及到战马速度问题。楚国地区无法牧养出优良战马,而秦马比楚军战马耐力更好、速度更快。项庄、项冠两人,见秦军越来越近,心如急焚。前面山岭林木茂盛,只要能进入山岭,逃脱的希望很大。但是,秦军不会让他如愿。“嗖嗖嗖…”秦骑兵已追近一箭之内,骑兵射箭,敌兵纷纷中箭倒下。“除了项庄,其余一律射杀!”杜真和冲在最前面的骑兵们,不断地射箭。很快,三十骑全部倒下,只剩下项庄、项冠两兄弟。这时候的项家兄弟,惊恐万分。幸好,两人已经来到山脚下,立即翻身下马,冲入那茂密的树林。“快,一定要活捉项庄!”杜真带着数十名骑兵同样翻身下马,冲入树林。这是无人进入的原始森林,项家兄弟走过的痕迹十分明显。没多久,士兵追上了。两人挥剑抵挡,秦军在付出六人的代价后,最终把这两人生擒。战场上,赵佗在观察着战况。这片平地战斗已结束,有数以万计的楚军尸体。在三千江东子弟兵,原本士气高昂,见主将逃跑后,也开始士气低落,最终被秦军全歼。剩余未死的楚军,都已逃入了山林。现在已是申时,还能在山林中追杀一段时间,一旦太阳下山,进入山林追杀的士卒们只能回来了。杜真率军去追击项庄,也不知结果怎么样?又再过了两刻钟,只见杜真率军回来了。在其中两匹马的马背上,分别是绑着的两个人。面带欢喜的杜真来到赵佗前,兴奋道:“赵将军,末将幸不辱命,项庄、项冠皆被生擒。”赵佗很高兴,大笑道:“好,做得很好!”被绑得严严实实的项家兄弟,被扛了下来,站在骑着马的赵佗面前。这时候的两人,垂头丧气。赵佗道:“你们大败,被我军生擒,服还是不服?”半天前还誓言旦旦要大破秦军,如今却被俘虏,两兄弟都有一种耻辱感。项庄道:“我只服一半!”赵佗问道:“为何只服一半?”项庄道:“若不用诡计而胜我,我心服口服。可兵不厌诈,我败了就是败了。所以,我只服一半。”项冠态度却不一样,他怒吼道:“我死也不服,要杀要剐随你。”他虽然不希望死,但也不怕死,落到秦军手中,不想屈辱求饶。赵佗严肃道:“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是胜利了。我会把你们押送到咸阳,由陛下决定你们的生死。”他命人把两人押下去。随后,赵佗进入楚营,这里还有大量粮草物资,都成为了秦军战利品。在大营的后方,是贯穿武陵山东西两边的通道,是秦军从这里进入黔中郡的路线。这条楚军临时开拓的道路不算宽,仅供一辆马车通过,有许多车马、人行的痕迹。赵佗派出一批士兵进入通道,沿着通道两侧进行侦察。到了傍晚,进入山林追杀楚兵的士卒们陆续回来。第二天,赵佗派出部分士兵进山搜索,清理在方圆一定范围内的楚兵。另外一批秦兵,统计伤亡和杀敌人数,核实军功。到了下午,部下向赵佗报告,累计斩杀楚军132684人,其中有一万人是公孙耳攻营寨时斩杀。另外,有三千余楚军被俘。此外,楚将中的庾胜被斩杀。根据俘虏交代,楚军有十八万军队。照这样看来,逃入山岭中的楚军有四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