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重生乡村文艺生活> 第121章 活动邀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活动邀请(1 / 1)

县化局家属区。吃完晚饭的县化馆馆长吴冠有正在楼下消食,春天的傍晚出来遛弯的人很多,都是化部门的职工或是家属,抬头不见低头见,脸熟的很,吴冠有遇见熟人就打招呼。正巧碰见买菜回来的县图书馆馆长信守诚,“老信,才买菜啊!”信守诚正低头摸钥匙,抬头一瞧是吴冠有,“老吴啊,今天馆里进书,忙的晚了点。”吴冠有感叹道:“还是你们图书馆好啊,年年更新,不像我们化馆,这报告都给上面打了多长时间了,也没个动静。”信守诚笑笑没说话,这个时候说话容易被人误会得了便宜卖乖。“嗳对了,看今天的营城日报没?”吴冠有问道。“没有,怎么了?”“你还不知道吧,写那个何平上日报了,专访。”信守诚有些惊讶,写写的都上日报专访了,他问道:“他是又发什么大作了吗?”吴冠有给信守诚科普道:“大作还真发了一部,叫什么蟋蟀流浪记,是部儿童学作品。不过他上日报可不仅是因为写书的事,还有人家何平热心教育事业、带领生产队养鸡的事。”“原来如此,这也是应该的,何平办的是好事。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前一阵我们图书馆要进书的时候,目录里是有一本作者是何平写的书,我之前还以为是同名同姓呢,看来还真是他。真是后生可畏啊!”信守诚赞叹道。“是啊。这么年轻有为的作家,居然没进协会,你说有没有意思。”吴冠有意有所指的说道。信守诚笑而不语,吴冠有和王长天的恩怨是运动中结的,从道义上来说他是支持吴冠有的,但现在王长田仍然在位,吴冠有就是再恨也是徒呼奈何。第二天上班,信守诚让人把馆里新进的何平的书找出来送到他的办公室。“蟋蟀流浪记?”信守诚看着精美的封面,这封面设计的倒是不错。以前光知道何平会写科幻,没想到他最先出版的作品居然是童话。信守诚翻开书,时间在书页的翻动中过去。翻到最后一页,信守诚的目光从书上收回,心中想到真是难得的全才啊,连童话故事写的也如此动人。到了中午信守诚去食堂吃饭,馆里的活动负责人跟信守诚说起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策划。“今年六一的活动主题是迎六一,读童话,我打算邀请一些县里化界人士为小朋友们朗读经典童话。”信守诚想起自己刚才看的,说道:我们馆里最近进了一本叫蟋蟀流浪记的童话,作者是我们平县的何平同志,可以邀请他参加我们今年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活动负责人问道:“那太好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请过来。”信守诚说道:“放心吧,何作家是个热心教育事业的人,说起来跟我们图书馆还有点缘分呢。你还记得上次我们图书馆更换桌椅的事吗?”“记得。”“上次我们淘汰下来的一部分桌椅就是何作家帮着给他们队办小学要去的。”“这样啊,那就好办了,那一会儿我就去邀请他。”韩屯养鸡场,孵化室内。何平在孵化室转了一圈心里有了底,今天是韩屯养鸡场自产鸡苗大规模孵化出来的日子。现在养鸡场的鸡苗孵化工作何平已经很少插手了,经过这半年多来的锻炼,养鸡场的每个员工对于孵化这项工作都是轻车熟路。今天的鸡苗出壳是个好消息,原本每天一百多只增速的鸡苗在今天之后就将以倍速增加,韩屯养鸡场的存栏量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达到饱和。乐呵呵的跟社员说了一会儿话,何平就出了孵化室。正巧瞧见韩兆坤进了养鸡场的门,何平招呼道:“兆坤二哥来了!”韩兆坤笑着道:“何平,忙不?”“不忙,有事啊?”“有点事。”韩兆坤看了看周围。何平见他的神色,便道:“咱们边走边说。”何平带着韩兆坤走出了养鸡场,往自家房子走去。“从我们这进鸡蛋?”何平有些诧异,难道韩兆坤是要自己做小买卖吗。“对,我打算从咱们养鸡场进点鸡蛋,我自己往出卖,自负盈亏。”以前何平就听说过韩兆坤脑子转的快,今天他算是见识到了,在队里人还想着帮养鸡场卖鸡蛋的时候,人家已经开始想着自己做买卖了。何平思量了几秒,“你跟老队长说没?”韩兆坤早就想到何平会这么问,真他娘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人是爷俩呢,办事都一个样。“这个你就放心吧,我爸那边我都说好了。”“我这没问题,不过有一样得说好,你在我们养鸡场进鸡蛋只能是按照零售价,顶多就是看在韩屯人的份上给你让个三分五分的。”韩兆坤痛快道:“没问题。”何平见韩兆坤这么胸有成竹,有些好奇的问道:“二哥,兄弟我好奇跟你打听一下,你这鸡蛋打算怎么卖?”韩兆坤犹豫了一下,又看了看周围,靠过来悄声道:“我跟你说了你可别跟别人说啊。”何平道:“二哥你就放心吧,我的嘴就是用撬棍撬也甭想撬开。你跟我说我帮你看看你想的这个主意行不行,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韩兆坤悄声道:“我上城里的时候看火车站现在有小贩卖吃的了。”何平这次是真对韩兆坤有些刮目相看了,别管队里人怎么说韩兆坤,但在何平看来韩兆坤这人绝对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这个年头能想到去车站做生意,你不进去谁进去,不是,你不发财谁发财。“二哥,这火车站怕是不好做生意吧?”何平提醒道,火车站这种地方鱼龙混杂,没有点关系想在那里做生意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况且现在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只有些私人小买卖。韩兆坤面露得色,“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二哥我心里有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