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节(1 / 1)

“若不是闻人大人机敏,今日只怕就要进了大理寺了!”闻人清钟一步一步走在众世家子的末尾,脚下是大魏宫廷走过无数遍的石板。他听着周围议论声声,回望身后的乐修篁。“老师今日不发一语,我大约也猜得到。这些人为利益而来,如豺狗与腐肉同处一室,又岂有那个善心去分给外面饱受饥寒的蝼蚁。”“他们依托皇帝而生,帝王才是根源。”乐修篁虽然这么说着,眼中却已然有了迷惘。闻人清钟笑了笑,道:“师妹好和师弟打赌,学生也同老师打个赌。”“你要赌什么?”“就赌,老师今天会从洛荻那里找到答案吧。”乐修篁迷茫的双眼看向宫门。除了朝堂那里的抵抗外,今日的皇宫格外寂静,而刚才逃出大殿的几十个朝臣正在宫门前,冷冷地看着他们缩小了包围。森立的寒刃里,追出来的贺公一身的血,红着眼道——“夏洛荻!你残杀我儿,老夫要你死无葬身之地!”夏洛荻站在寒刃所向之地,身后朱红的宫门矗立在她身前,清冷的目光悄然扫过众世家。“我很好奇,大魏胜了这件事,你们到底是不信,还是不敢信?”“不可能!”贺公厉声道,“封琰只带五万大军,如何能退五倍之敌!燕主更是雄才伟略,岂能轻易吞败!”“好一番赤胆忠心,贺公可往燕国拜相矣。”贺公和众世家此刻比任何人都慌乱,这是人之常情,毕竟谁都不想死。万一是真的,封琰还活着,今日姑且杀了这些人,在将所有相关之人灭口,等到封琰班师回朝,一切都推给封逑。毕竟恶名昭彰嘛,世家能幡然悔悟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思及此,贺公凶相毕露:“岂不闻百年帝王,千年世家,无世家望族,大魏无以立足!今日便让尔等知晓,与我世家为敌便是与王朝为敌!”人群后面的乐修篁听到这句话,陡然抬起头。“老师。”闻人清钟道,“当年我问过,而今再问一次——你要灭除的真的是那一家一姓吗?”乐修篁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想起了封逑在位时,那几十年的哀鸿遍野,几十年的积贫积弱。他那双眼看过太多的饥民死在高门大户前。根源是什么呢?他看到封逑时,似乎有过答案……因为封逑就是那么恶得纯粹。但这个答案如今模糊了。眼前的这些人,每个人都似乎长着封逑的脸。就在闻人清钟打算开口阻止贺公开杀时,先前安静的宫门陡然开了一条缝。黄昏的光煌煌招来,一片炽烈的火烧云下,宽阔的炀陵大道上,满是犹带着北地风尘的铠甲。宫里世家大族们带来的那些兵力就宛如一捧沙之于大漠一般。更让他们恐惧的,是玄驹上的那个人,和他身侧的囚笼。“不可能……”看清楚那囚车上的人之后,贺公等人直接脱力地坐倒在地上。“江上雪化得晚了些,昨天就该到的。”还带一丝征尘的封琰低头同夏洛荻说了一句,又问道,“刚才不少人骂你,都有谁?”夏洛荻被他单手提到了马背后,虚指了几下,道:“全部。”“行。”封琰点了一下头,看向那些宫里的叛逆时,已然换了张森然的面孔。他用刀背敲了敲囚车,道:“朕怕你们不信,千里迢迢带了个新鲜的回来。”“看也看了,趁今天良辰吉日,就都上路吧。”第131章 道灭“封琰!汝这是自毁根基!”“陛下, 法不责众啊!望容情,听我等解释!”“古往今来岂有如此荒诞之主,无世家扶持, 帝王家何存?!”“汝今日杀我等, 他日贱民起义杀入宫中时,汝必后悔莫及!!”惨叫声从求饶到大怒, 在黄昏夕照下, 森立如鬼魅般笼罩在皇宫的人影一个个倒在了地上。宫门前见证了数个朝代尔虞我诈的青石方砖再一次浸满了鲜血。这地上所躺的,几乎是整个大魏朝全部的世家大族了。“今日起,但凡参与谋叛者,废一切爵位、恩荫、封地。子孙若愿为官者, 须从科举之路, 学究经纶有成者,方得堪用。”封琰踏过青石砖上的鲜血, 在一片寂静的死人中, 抬头看向唯二站着的人。“乐公以为,然否?”苍凉的夕照落在乐修篁脸上, 他的面容似乎苍老了许多。看着地上飞溅的血, 看着那些依稀带着狰狞之色的面孔, 最后看向下了宫门外的囚车。远远地,乐修篁隐约感到了朱明阴鸷的目光。这是朱明第二次这般耻辱地来到这魏宫。而他在这里, 就证明北燕已在实质上亡国了。“陛下如何能退北燕五倍之敌?”乐修篁问道, “且不论朱明的朔州大军, 还有啸云军精锐, 何况秦不语也在朱明手中, 她——”言及此, 乐修篁才恍然惊觉……他想起了秦不语是如何到北燕的。她是通过三江会投诚被献上的。如果燕军真的吞败, 那只能说明……三江会,小秦姝,都是钓燕国上钩的饵。从小秦姝被三江会掳走开始,他们就开始顺势铺了一场大局——从先前的种种来看,燕国一定会把目标放在炀陵,索性便跳出这个圈,命大军一而再再而三地败给三江会。在外人看来,有好几万魏军吃了败仗沉尸帝江,实际上这些魏军并没有死,直接就加入进了三江会。“几万大军,长达数个月潜伏在一贼寨中,北燕竟无人知晓?”封琰淡淡道:“他们有所风闻,但不在意。毕竟贼寨用俘虏打头阵也不是前所未有之事,朱明世家出身,只有霞州常氏这等大族才在他的眼界内,至于旁边的三江会匪寨,于他而言至多是癣疥之患。”在朱明看来,那不过是一群朝代更迭时偶然形成的乌合之众,连这等水匪都能将魏军击而败之,何况燕国曾有辉煌战绩的铁骑。朱氏兄妹在高傲上多少有些相似之处,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天命在他们那边,结果就是,到了战场上时,三江会里魏军的人马直接谋叛,燕国军阵直接冲散,硬生生将本地作战的燕国大军磨到和魏军相当的情势,击而败之。败了,败得彻底。谁都没有乐修篁了解燕国只是一头张牙舞爪的雪狮子,主心骨一旦倒下,整个燕国都将分崩离析。他当年也正是看中了朱明性情偏激,不是长生之命,这才决意推动天下统一。“原来如此。”乐修篁道,“原以为桐州一战十拿九稳,便着力夺取炀陵,却没想到反倒让陛下借此铲除了所有世家大族。”他说着,回头看了一眼闻人清钟。“清钟,这些人,是你游说来的。”闻人清钟道:“今日这四十九家大姓,如霞州常氏一般,占着魏国三分之一的耕土、黎民,世道苦其久矣。”“历朝列代以来,乃有诸侯奉王驾以立朝,倘若同他们决断,陛下可要想好。”乐修篁道。封琰道:“倘若天子无诸侯不得立国,那古时诸侯王而今安在?再者,能逼得天下人反叛的君主,这国,亡就亡了,不值得救。”“即便是陛下的子孙后代?”封琰摇了摇头,道:“且不说四代以后于我如陌路,便是亲生的,胆敢祸国害民者,有一个算一个,铡了也不足惜。”乐修篁陡然明白了什么。他这么多年以来,通篇大论地向夏洛荻阐释圣人之道,终究未能彻底说服她的缘由。因为她心里有一道光。她已有了自己所认同的圣人。“不言。”乐修篁叫了夏洛荻的本名,一开口,却非为辩驳或求情,而是求道。“为师呕心沥血这一生,想的都是终结这一家一姓之王朝,以贤能者传代,不让百姓为昏君所苦。”“为此,身名俱弃,也为此,血染河山……但眼前这是过程,不是结果。”“为师请教你,错在何处?”夏洛荻看着这因一己执念走上歧途,最终毁她家国之人,眸光凛冽道:“老师,这是我最后称你一声师,你治学无人能出其右,但……你以为你是谁?掌一国相印,你随口一言,便有土木如洪流,便有黎民历甘苦。苍天之下,多少人为一箪食一瓢饮挣扎求生,倘若你掌权后当真启用的是殿中这些豺狼虎豹……你可知要死多少人?”乐修篁停顿了一下,道:“我所为者,乃千秋万代之长存,为后世人不受这般战乱之苦……”“没有今人,何来后人!”夏洛荻道,“你这辈子一直在逃,说什么圣人大道断绝七情六欲,说什么往后千秋知你苦心,实则善恶不分!”乐修篁哑然,良久,他如初入童蒙般问道:“……何谓善恶?”“何谓善恶?善恶,就是虎狼之徒侵掠百姓为一己之私,仁义之师收服河山为天下人战!”“……”乐修篁阖目望向天穹。此时四野俱暗,一如他看罢道旁累累白骨、百姓易子而食后,躲进书房里熬了三天三夜求道的那一日。“那年,太多人、太多人跪在我门前,找我要救世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