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节(1 / 1)

邓氏激动的脸色通红,大声道:“这样的辛苦钱我愿意挣。只要能挣到钱,就算比妹妹辛苦十倍,我也愿意!”李大林恨不得给邓氏一拳。李青青通过这些天跟邓氏相处,也了解邓氏的性格,心眼不坏,只是说话难听,这样的人可比面慈心黑的人强多了,并且邓氏特别勤快,眼里有活,对李大林很好。李青青微笑道:“大哥、大嫂,你们好好养身体,等我把包子作坊开起来,你们可以从作坊进包子,去和县周边的地方卖,若是嫌累嫌麻烦,也可以在作坊里做事。”包子作坊需要人手。李大林、邓氏人品好,都能信得过。李青青可以安排他们夫妻在作坊里干活。当然,李大林、邓氏要是想做包子小商贩,李青青卖给他们的包子批发价会比卖给别人便宜。这就看李大林、邓氏怎么选择。邓氏一听李青青竟是松口给了承诺,顿时高兴不得了,很是激动的道:“妹妹,你对我们可真好!我这人不会说话,我心里可感激你。你一定会长命百岁,活的很长很长,比山里的黄大仙活的都长。”一番话把马清、风氏逗的直乐。李青青也是自嘲笑道:“黄大仙,黄鼠狼?哈哈,我大嫂没说我是千年王八万年龟就不错了。”李大林欢喜的一个劲的道谢。至于在包子作坊干活还是当包子小商贩,他没有主意,想听李青青的建议。李青青让他们夫妻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李青青去厨房做米粉,邓氏抢着去帮忙,压根没想到米粉是李青青的独家手艺,还是李大林追过来把一头雾水的邓氏带走。邓氏出了厨房忍不住跟李大林道:“你拉我干什么?”“妹妹要把米粉的方子送给马家。你不能去学。”“哎哟,我只是在旁边帮忙,没想着偷学。”这时,邓氏看见王月进了厨房,问道:“你看王月都能去厨房,王月要嫁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她要是学会做米粉,她婆家人就会。她能进,我也能进。我还是青青的大嫂呢。”第227章 山珍肉臊子米粉邓氏的嗓门很大,不止大厅的人,厨房里的李青青、王月都听到了。李青青跟面色尴尬的王月道:“我大嫂就是这个直性子。你别生气。”王月的亲事还没有定,这不是因为王浩提为军官,王家的门槛提高,近来上门求娶王月的几名男子条件比以前的都好,这让王月挑花了眼,还没有决定嫁给谁。邓氏这么一说,王月想到日后要嫁出去,又要当别人家的媳妇,上面又有婆婆压着,心里对亲事有些畏缩。王月忍不住道:“青青,要是我是个男的不用外嫁就好了。”“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你不要对亲事失去信心。天底下的好男人多着呢,你肯定能找到。”李青青柔声安慰王月。做米粉的粉前几日就磨出来了。这个粉用的食材是去年早稻米及薏米。做米粉要用去年的早稻米。南方有一年两季稻、三季稻。早稻米就是春季种的稻子成熟产出来的米。这种米又称籼米,口感远不如晚稻米好吃,但是胜在蒸煮之后出米饭的量大。这种米的价格也比晚稻米略贵。王村的人为了让田地产收高,都是一年只种早稻米,余下的时间种菜,不种晚稻米。王家吃的米就是早稻米,这种米在镇里零售价一斤三个铜钱。要是晚稻米,零售价三斤十个铜钱。李青青要做的是前世的湖南米粉,形状又扁又薄,不是圆型的云南米线。湖南米粉是湿粉,需用早稻米制成。李青青为了米粉的口感好,特意往里面放了一点点薏米。薏米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抗癌、抗氧化、除湿气、降血糖等。(摘自网络)青鱼镇的薏米的零售价是一斤八个铜钱。她用的早稻米与薏米的比例是二十比一。她把早稻米与薏米的干粉用井水调成浆,然后取出六个木头蒸盘,在蒸盘上面涂上油,把浆倒进蒸盘,再用蒸笼蒸,水煮开只需蒸1-2分钟,米粉皮就成型了,然后把米粉皮从蒸盘里取出,待凉后煎成尾指宽的米粉条。接下来是调汤。湖南米粉的汤很重要。汤好不好喝,决定米粉好不好吃。因为米粉是没有味道的,需要借汤的味道。今天家里人多,李青青为了节省时间,没有熬鸡汤、骨头汤,直接做的是剁椒木耳蘑菇肉臊子汤。泡发的木耳、香菇切成丝,与肉臊子、姜沫一起用油炒出香味,放入剁椒,最后放入水煮开就是汤。她让王月把小香葱切碎。米粉在大铁锅里的滚水里滚了几下,她就用笊篱把米粉捞出放进碗里,然后浇汤,最后撒上小香葱。跑来帮忙的王亮在厨房高声道:“米粉好了!”很快,马清一家三口品尝到大唐国第一份米粉。红色的剁椒、黑色的木耳香菇、粉白色的肉臊子、黄色的姜沫、绿色的小香葱、黄白色的米粉,色泽鲜亮。米粉细腻软滑,肉汤辣咸香鲜可口,美味之极。马云容吃了两口便道:“好吃!”马清激动的道:“这米粉的味道比国都第一酒楼的长寿面好!”风氏吃了粉又喝了汤,闭目回味,夸赞道:“真是想不过,大米还能做出米粉。妹妹,你做的米粉真好吃,汤也好喝。我得吃两碗。”马清跟李青青道:“你姐姐在家里最多吃半碗米,今天到你家,这么大的碗,你姐姐竟是要吃两碗。”李青青道:“今天我没有做菜,只是做了米粉。”风氏道:“有米粉就足矣。”邓氏好吃的差点吞下自己的舌头。她都顾不上夸赞。她的四个儿女大口吃,旁边是王志的三个女儿,也是吃的不亦乐乎。王老头几口就把米粉吃完了,咕嘟咕嘟又把汤喝光,将空碗递给王月,再来一碗。要知道大人吃的都是海碗,不是小碗,王老头一下子就吃光了,刘氏怕他年纪大吃太多吃太快对肠胃不好,道:“老头子,你别吃的那么快。这米粉是青青做的,你以后想吃,青青随时可以给你做。”王老头接过王月递来的海碗,笑容非常的满足,道:“好吃。这不是太好吃了吗。我忍不住。”李青青见众人吃的欢喜,心里也高兴。马清又道:“我得多吃些,看看米粉抗不抗饿。”李青青道:“姐夫,你放心。这米粉是用米做的,对于南方人来说,吃米粉肯定比吃面条抗饿。”马清两碗米粉下肚后,开始琢磨米粉的买卖。他与风氏、马云容什么美食都吃过,特别是他,走南闯北,各地的特色美食都品尝过。湘城是鱼米之乡,产米的大城,用米制成的美食不少,米花糖、米酒等。如今李青青做的米粉,主食材是大米,这个米粉有汤有粉,跟北方的汤面条相似。汤面条在北方是童叟皆吃皆爱吃的美食,可想而知,米粉也会成为南方童叟皆吃皆爱吃的美食。那么就不止是湘城,而是整个南方!米粉买卖的市场会非常的巨大!米粉会比剁椒、咸蛋、泡椒赚钱的多!他越想越激动,心里也越感激李青青。在他吃完第四碗米粉,撑的只能站着说话时,问道:“妹妹,你说马家食坊卖米粉就是这个米粉?”李青青缓缓道:“对。不过,这是剁椒山珍肉臊子汤米粉,你还可以熬鸡骨、猪骨,卖猪骨汤米粉、鸡肉汤米粉、鸡蛋汤米粉等等。根据不同的食客弄出至少五种以上的汤米粉,形成汤米粉系列,再加上十几道家常菜加米饭,凑成十八种,菜谱上就是十八种,可供食客选择。日后要是有新的吃食,你再往菜谱里添加。我觉得只要你安排的厨子厨艺差不多,马家食坊肯定生意兴隆。”马清在大厅里踱步,他吃的太多还不敢走快,“好。我依你所言。我明日就建马家食坊。最多一个月就能建好。”李青青摇头道:“一个月太久。你不用建的太豪华。这是面向湘城的普通老百姓,建筑风格简朴明亮就行。”第228章 计算成本风氏道:“妹妹说的对。夫君,你要是把马家食坊建的跟马家酒楼一样,富贵人家心里肯定不舒服,不会去马家酒楼。”马清若有所思。李青青又道:“姐夫可以把食坊的大门面朝西边。”原来的胡家酒楼的大门面朝南开,正好对着马家酒楼的大门。胡家酒楼的西边是街道,若是在那里建成马家食坊,把大门朝西面的街道开,就不会正对马家酒楼,这样坐在马家酒楼有钱有权的富贵食客不会看到进出马家食坊无钱无权的老百姓食客。风氏眼睛一亮,道:“妙!这样就可以眼不见为尽。妹妹的主意真多。”马清眉开眼笑,“妹妹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多谢,真是多谢!”快步走至风氏身旁,想要俯身跟她低声商量,哪知吃的太多,竟是弯不了腰,便左手放于她的肩上,道:“夫人陪我去院子走走。”风氏白了马清一眼,起身站起来,而后跟李青青笑道:“你姐夫事真多。”李青青笑而不语。王亮好奇的问道:“三嫂,米粉太好吃了,要是你来定价钱,你会定多少钱一碗?”李青青道:“那得看用的什么汤。如果是我们今天吃的剁椒山珍肉臊子汤,放入六两粉,一碗三十个铜钱。”邓氏双眼圆瞪,惊呼道:“三十个铜钱?”马云容笑道:“不贵。汤里有山珍、肉还有剁椒呢。”刘氏问道:“马小姐也知道这些?”马云容笑容温和,举止文静,轻声答道:“我从前年起就跟着我娘管几个铺子的账本,其中一个铺子卖山货,里面就有山珍,我知道木耳、干蘑的价钱,我们府里有小灶,谁想吃好的,就出银子给小灶的厨子做,所以我还知道猪肉、剁椒的价钱。”马云容的性格有些随风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