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节(1 / 1)

秦遇和王同知连夜批阅答卷,次日巳时,衙门就贴出了新的告示。郭秀才一边心惊衙门的效率之高,一边忍不住忐忑和激动的去查看。“哎,别挤别挤啊……”告示前人挨着人,远远看去,只看得到一群黑黑的脑袋顶。“师爷:浔阳府,新县秀才老爷任弼。”“任秀才,不是,任师爷在哪里?”主簿:浔阳府……仓大使……以及六部书吏。郭秀才心都提起来了,挨个看下来都没有他的名字,他都快绝望了。忽然旁边的友人激动起来,“郭兄,你是税课大使,恭喜你啊。”郭秀才都傻了,忙道:“哪里哪里?”他怎么没看到。“中间位置,这里,你看。”友人伸手指给他看。郭秀才望过去,仔细对比籍贯,确认无误后才兴奋道:“是我是我,我是税课大使。”他当官了,当官了!朝廷规定,税课大使是从九品官员。真正的芝麻小官。可是再小,那也是官啊,有品级的。友人笑着恭喜他,郭秀才回过神来,才发现友人没有被选上,他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友人倒是豁达,鼓励郭秀才好好干。郭秀才了解了一些相关,得知明日就要来当值,他跟友人告别后,带着这个好消息匆匆回家了。郭秀才的家在浔阳府下面一个乡村,所以还能回家一趟,远一些的,只能托人给家里递信。郭家祖上三代都是农户,郭秀才的爷奶都病逝了,父母也年迈,上面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嫁了人。其实郭家以前在农户里还算富裕的,不然也不能供他读书,只是人祸难避,哎,不提了……村里的路都是泥巴路,晴天还好,下雨的时候深一脚浅一脚,恼火得很。他刚走到村口,就有人跟他打招呼,是一位老妇人,衣服破破烂烂的,看到他就要向郭秀才行礼,被郭秀才扶起来了。村里的房子都是泥巴房,有些还是茅草屋,他们浔阳府这地儿不好,庄稼产的少,但勤快些,总不会饿肚子。可是……郭秀才不愿回想过往,他最后在一家农家小院门前停下,敲响了门,里面的人小心询问:“谁啊。”“娘,是我。”院门立刻打开,郭秀才走进去,没一会儿院里就传来激动的欢笑声。整个府衙重新注入了新的血液,来来往往的人进出,好几十人,一下子热闹起来。办事的人有了,秦遇把府衙暂时交给王同知,他带着人下乡巡查了。当官的,不下乡可不行啊。也不知是不是巧合,秦遇第一个下的乡村,就是郭秀才所在的村子。今天天明,泥巴路还算干整,然而道路两旁杂草丛生,还见到了一坨牛粪。不过相信很快就有人把牛粪捡走了。秦遇体质好,进村的时候,额头上也只出了一层薄汗。他们一伙人刚到村口,村子里就有人大声惊喊:“官差来了,官差来了……”那声音里的惊恐,透过空气悉数传入秦遇耳中。没多久,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就齐齐走了出来,他们身后还跟着不少瘦削的青壮。双方有种无形的拉持,而老人率先打破这种氛围,俯身行礼:“草民恭迎大人。”第139章 官场处事秦遇和一众衙役被请到了村长家里,比起其他人,村长家也只是没那么破而已。他们在村长堂屋里坐下,村长媳妇儿奉上劣质的茶水,秦遇有些渴了,喝了一口,顿了顿,随后面色如常的喝下去。村长一双雾浊的眼睛闪了闪,乡下人家没什么好东西,劣质茶叶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了,茶叶放得久了,有些霉味,不想新知府竟然喝下去了。村长颔首,声音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慢调子:“不知大人前来,是有何事?”秦遇扫了一眼周围的人,都是青壮,虎视眈眈的盯着他。衙役自然不满,手按在刀柄上,凶狠回瞪。秦遇头疼,只留了两个人,令其他衙役出去。“大人不可,您……”秦遇沉声:“出去。”“……是。”这一举动让屋里的火药味降了些。秦遇这才转向村长,声音温和:“不瞒村长,我此次来是为了了解一下你们的近况。”他没有自称“本官”,而是说“我”。村长感受到了秦遇的善意,但是这点善意太少了。村长垂下眼,恭敬道:“回大人话,自从去岁交过税目,好多人家都捱不住了。”又何止是去岁,上一任知府任命多久,他们就遭了多久的罪。朝廷是派人把上一任知府抓了,砍了。可是他们呢,谁管他们了。这几年饿死的人还少吗。秦遇抿了抿唇,“不知有哪些税目。”秦遇了解过一些,但是他还是想听村长说。村长面色不变,其他人就没那么好的忍耐力了,一人愤愤道:“那可多了。”“粮税就不说了,我们也愿意交,但是我们卖个自家编的竹篓,还收竹篓钱,是不是太过分了。”“何止是竹篓钱。”另一人接茬,“还有车脚钱,水脚钱,我都不知道他们哪那儿想出那么多名头。”“一天天吃饱了就琢磨这黑心烂肝的事。”最后一句,对方说的很小声,但是屋子就这么大,又安静,秦遇听不到才怪。秦遇身后两个衙役有点尴尬,喝道:“大人面前,不得放肆。”秦遇抬手阻止:“再插话,你俩也出去。”“大人……”秦遇脸一沉,两个衙役不敢开口了。村长这才道:“大人,村里小子不懂事,您别介意。”秦遇知道,这是对方故意让他听的。不过听听也好,总比闭着嘴巴不吭声好。秦遇想了想道:“以后只收粮税,其他税目都废了。粮税这方面,我会给朝廷上折子,看今年能不能少交一些。”其他人意动,但看着秦遇身上那身深绯色官服,又迟疑了。“大人说的可当真?莫不是哄我们罢。”一名青壮道。秦遇看过去,发现这小伙子就是刚才吐槽官府巧立名目的。秦遇莞尔:“你叫什么名字?”那青壮愣住:“干什么?”村长不悦:“大人问你话。”“我叫阿牛。”秦遇又问:“多大了?”阿牛撇嘴:“十八。”秦遇打趣:“大小伙了。可娶亲了。”阿牛嗤了一声:“屋里都揭不开锅了,娶个屁的亲。”村长面颊抽动,喝道:“阿牛,怎么跟大人说话。不会说话就出去。”阿牛憋屈,只好给秦遇认错。秦遇摆摆手,表示不介意。他叹道:“阿牛这孩子看着挺机灵的,是个好的。”他跟村长一通闲话,然后又扯到了收成上,村长警惕,直说今年地里不出庄稼。再过几月就是秋收,秋收同样也关系官员的政绩,由不得村长不警惕。其他人也如临大敌。秦遇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随后话锋一转,提出去外面转转。村长虽然不知道秦遇打什么士意,但是也没拒绝,反正不管秦遇出什么招,他接着就是了。一群人走在乡村泥巴路上,秦遇让村长跟他并排行走:“村里的人平时都只照弄庄稼吗?”村长:“偶尔也会去打短工。不过府里人压价压的厉害。有时也会卖些青菜,竹篓之类的。”秦遇:“可还有其他营生。”村长摇头。他们走着走着,前面忽然出现一棵树,金色的果子挂在树尖。下面的都被人摘的差不多了。秦遇笑道:“说起来,现在正是吃枇杷的时候。”村长当即叫了两个小子爬树上,把枇杷摘下来。秦遇劝道:“别,太危险了。”那厢,小伙子已经爬上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