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科幻悬疑>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 第357章 357 分手这点小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7章 357 分手这点小事(2 / 2)

看着笑容满面的阮文,郭安娜气得转过头去。

阮文也没办法,她想挣钱,打算去省城碰碰运气。

这次出公差无疑是最好的机会,所以对不住安娜小姐了。

……

陈主任来省城开会,主要是就二棉厂的产品去向和省里通气,阮文在一旁做会议记录,会开完没几分钟,她已经把会议记录整理了出来。

“字写得不错嘛。”商业厅的王秘书忍不住多看了阮文两眼,“这比之前那个小会计用功。”

不止字迹娟秀,两份会议记录,一份是原稿,另一份则是根据会议精神整理出的与会代表们的意见。主要就是罗列出各地想要的布、纱种类、数目,清晰可见,有心了。

陈主任笑了笑,“她是更细心用功些。”

下午没什么事,陈主任放了阮文假,“我去看望个老朋友,你自己去玩。”

阮文求之不得,“我知道,主任您放心。”

正好赶上周末,阮文订的是周天下午的返程车票。

时间还算宽绰,阮文当即去了省印刷厂。

“我找厂长。”

保卫科的人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眼,年轻的姑娘着装整洁落落大方,瞧着像是机关那边的人。

“你是……”

“我刚从商业厅过来。”她说的是实话,可不是刚从商业厅大院出来嘛。

保卫科的人肃然起敬,“你好同志,黄厂长他这会儿不在厂里。”

不等阮文问黄厂长的去处,保卫科的人就主动告知,“厂长最近经常去废品站,这会儿估计在那里捣腾东西呢。”

废品站?

阮文道谢,转身离去时脸上扬起了笑容,看来她运气还真不错——黄厂长也得到了内幕消息。

谢蓟生的消息来源阮文不清楚,不过恢复高考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完全瞒住消息。

黄厂长去废品站干什么?自然是淘书咯。

这几个月阮文来了省城几趟,新华书店都逛了好些次,书架上压根没有《数理化自学丛书》,阮文都只能买一些省城中小学生的教材。她那一套17册的丛书好不容易才凑齐。

如今恢复高考,这套昔日的高考宝典自然会被奉为圭臬。

新华书店没有,废品站就成了淘书的重要场所。

黄厂长在故纸堆里寻了半天,这才找到一本《平面解析几何》。

定价105元的书,在废品站八毛钱带走。

黄厂长正付钱,看到一年轻姑娘匆忙跑过来,因为跑得急被绊了下,怀里的书一下子散落到地上。

黄厂长帮忙捡书,一眼就看到了那遍寻不得的封面,他两眼放光,“小同志,这书是,咿……”黄厂长的目光很快被那散落的字迹工整的几页笔记所吸引。

他仔细翻看,以至于看到最后一页时都有些意犹未尽,“这是你的?”

年轻姑娘脸上有些慌张,“不是。”她捡起书和笔记,似乎忘了原本目的,连忙往外跑。

黄厂长追了出去,他强压住心头的兴奋,一脸的和蔼可亲,“小同志你别慌,我不是坏人。我就是想问问,你这些书是哪里来的,还有这笔记是谁的?”

他前两天得到消息,中央召开各地教育工作者开会,黄厂长政治嗅觉敏锐,他直觉要有大事发生,果然打电话过去,老友含糊不明说了句,“是想着改一改大学招生策略。”

要知道从66年停止高考,高考已经停了十一届。

只怕翻天覆地在今朝,黄厂长决定干一番大事业,要不他堂堂印刷厂的厂长,犯得着每天在废品站找旧书吗?

忙活了两天,旧书只找到了两本,但他似乎找到了比旧书还要有用的东西。

年轻的姑娘阮文紧紧抱住怀里的书,她十分警惕的看着眼前的人,“这是我的。”

“你的?”黄厂长不信,那笔记简单扼要直击重点,倒像是老教授做的总结,年轻姑娘哪有这能力。

“就是我的,茅教授说了,他的东西都归我。”阮文面色坚定,“你想要我的笔记吗?”

当然。

不然他追出来干什么?

“你的笔记还有多少?只有代数的吗,其他的有没有?”黄厂长并不着急,他慢慢谈条件。

“好多。”阮文比划着,“得有那么一厚摞,茅教授说了,我是个好孩子,他不白教我东西,我跟他好好学习,认真做笔记,这些能帮我过上好日子。”

黄厂长明白了,估计是哪个老教授被关进牛棚时,认识了这么个小姑娘,缘分使然把小同志当作自己的关门弟子,教了点东西。

“那这样好不好?你把笔记给我,我看看内容,要是觉得合适就给你五百块,你看中不?”

他一个月工资也才一百出头,这一下子就给了将近半年的工资。五百块,都能买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了呢。

“五百块?这也太多了吧!”

他见义勇为学雷锋,怎么就成了耍流氓?

“哪个王八蛋说的?”周建明登时站起身来,那四条小短腿儿的小木凳子被他带的四仰八翻,在地上打了个滚。

眼瞅着人要出去干架,阮文连忙拉住表哥的胳膊,“你急什么?村长不就是过来问问嘛,解释清楚就行了。这么着急上火的打了人,回头被治安大队抓进去蹲局子,家里连个男人都没有,我跟姑可咋过?”

就算是一个人,阮文也能过活。

但想要劝住周建明,还是得打蛇七寸。

周姑父去世后,周建明成了家里顶梁柱,是两个女人的遮阴大树。

他一直以保护母亲和妹妹为最大的责任,这会儿被提醒了,愤愤不平地收回了脚,看向王大壮时,还带着怒气,“村长,你听谁说的我耍流氓了?”

王大壮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把周建明给惹毛了,这还真就被他给问住了。

自然是不能说谁说的,这要是私底下去打架怎么办?

闹出去,是他们王家沟颜面尽失,年底就别想争什么先进村组织了。

正当村长纠结着怎么说时,阮文开口了。

“村长,我哥这人脾气急,您别跟他一般见识,刚才的事别往心里去,他也是脑子一冲动,就什么都不顾了。可是这件事咱们也得说清楚,我哥见义勇为学雷锋,大冷天的下河救人连知青大院的一口热汤都没喝没给他们添麻烦,怎么就成了对祝知青耍流氓了?任谁好人变成坏人,都不免着急上火,您说是吧?”

王大壮不由得看向了说话的人,阮文是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姑娘,哪怕是进了二棉厂和那些一起工作的城里人比也不差,是二棉厂的一枝花,最好看的女娇娃。

他只知道阮文漂亮,没想到还这么会说,尤其是这话有理有据,救他于水火之中宛如天籁。

村长也抓住了重点,“原来是建明下河救了人啊。怪我怪我,我这是着急过来问情况,也没顾得先去知青大院那边打听到底怎么一回事。”

阮文听到这话心里头无语,这还没调查清楚呢就来一句“对知青耍流氓”,也村长也忒虎了些吧?

不过人家也承认了错误,阮文没再追究,“也不知道是谁胡说八道乱传谣言,事情是这样的……”阮文细细说了来龙去脉,漂亮的脸蛋上带着几分忧虑,“村长你也知道的,那棉袄多吸水啊,当时我哥事急从权,怕救人不成再把自己淹死,就把衣服脱了,有点考虑不周全,可那也是一片好心啊!”

王大壮一直皱着眉头,听到后面倒是松了口气,“我就说,建明啥样的人品我还不知道?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说清楚就好。今天这事,多亏了你们兄妹俩祝知青从河里捞出来,等人好了让祝知青做东去县城的国营饭店请你们搓一顿。”

阮文听到这话笑了起来,“那我先记下了,到时候可得让祝知青破费。”

两个人打哈哈,阮文把事情说的仔细明白,就是为了给周建明上保险。

村里人多嘴杂,爱说闲话。这不傍晚刚学习雷锋好榜样下河救了人,他哥就成了赤膊壮青年强搂强抱女知青的流氓分子。

祝福福是女主有她的人生道路要走,倒不至于赖上她哥。

但人言可畏!

阮文可得跟村长说清楚,她一点不想跟祝福福有牵扯,流言蜚语也不要的那种。

阮秀芝挽留村长,“要不村长随便吃点?”说着就是要去拿碗筷。

“不用不用。”这年头现在谁家都不宽绰,王大壮再馋这点猪头肉,也不至于真在周家吃饭。

出门的时候,王大壮低声跟周建明说,“你这是好人好事,可祝知青到底是姑娘家,也不方便给你申报什么,心里有数就行了。”

周建明点了点头,他本来也没打算要什么,就顺手救了个人而已。

瞧着把事情说明白,王大壮往知青大院那边去。

一家三口送走了村长,阮秀芝戳了下侄女的脑门,“就你机灵。”

阮秀芝其实有些心情复杂,祝知青是城里来的文化人,又特别有福气的那种。他们村子里的人经常上山打猪草也没挖到过狗头金,结果祝知青就能挖到。

而且人说话做事在王家沟的知青里面也算利落的,挺招人喜欢的。

但城里来的姑娘眼界高,怕是也看不上他们家建明。

看着闷头吃饭的儿子,也不像对人家姑娘有意的样,这样说死了也挺好。

省得耽误人祝知青的前途。

想通了这事情,阮秀芝吃饭觉得倍香!

“多吃点肉补补,等后天镇上有集,咱们去割两斤肉,做红烧肉吃。”

阮秀芝家有两个工人,阮文和周建明每人每月有一斤肉票半斤油,比村里其他人家宽绰得多。

但也不敢敞开了吃,毕竟节俭惯了。

这会儿阮秀芝发话,家里两个年轻人都睁大了眼。

“妈,这刚过完年,又过年啊?”

“姑姑万岁。”

阮秀芝瞪了侄女一眼,“胡说。”

阮文张口就来,“主席他老人家说了,人民群众万岁,姑姑你不是人民群众吗?”别看主席老人家去世了,搬出他的话来照样好使。

“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阮秀芝往侄女嘴里塞了块猪头肉,房间里顿时扬起笑声。

对比周建明家的其乐融融,知青大院那边就有点不太好了。

祝福福落了水倒下了,那么谁来做晚饭呢!

文化分子不善庖厨,住在知青大院里的几个知青虽说下乡待了好一段时间,但厨艺水平并没有长足的进步。

得到众人一致认可的当属祝福福。

祝福福会做饭,都是被后妈磋磨出来的。

就连下乡这件事都是被她后妈设计的,听说祝父当时都给安排了工作,就差去上班了……

好在祝福福这人一向有着乐观的革命斗志,来到王家沟后也很快适应下来。

再加上小福星运势加持,下乡的日子倒是过得不错。

其他知青考虑到祝福福要负责做饭,主动把她的活计给分担了一部分去。

谁能想到平日里感冒发烧都远离她的祝福福,今个儿落了水,这会儿躺在床上冻得直哆嗦。

一群知青们傻了眼,这大冷天的不吃晚饭没火力,晚上怎么睡觉啊?

“要不两位女同胞辛苦了,去帮忙熬个粥怎么样?”

赵胜男瞥了一眼,“不就是熬粥吗?你们不会?”

“主席不是说了吗?妇女撑起半边天。”

赵胜男冷哼了一声,“那看样子另外半边天塌了,要不我给你去请女娲来补天?”

村长过来的时候,就听到知青大院里面在吵架,他有些头疼。

比起周家那个温馨的小院儿,知青大院简直是盘丝洞,这些个知青一个个都是难缠的妖精。

一直沉默的魏向前开口,“别说了,小祝需要休息,我去做晚饭吧。”

“都忘了老魏是老知青,做饭也有一手,那就辛苦向前同志了。”

赵胜男见状嘀咕了一句,“不早说。”就他会做人。

和祝福福一个德行。

段美娟挨着赵胜男,听到这话看了眼魏向前,他好像没听见。

她松了口气,撞了下赵胜男的肩膀,“少说句。”说着站起身来,“魏向前我帮你,我……村长,你怎么来了?”

段美娟说完就知道怎么一回事。

南屋的女知青宿舍里,祝福福还在那里躺着呢。

事关知青无小事,村长这是过来看望祝福福的吧。

便是知青们再看不上这些乡下泥腿子,这会儿人在屋檐下也得低头说话。

男知青朱向荣是几个人的队长,当仁不让做出解释,“……这就是场误会,还劳累村长你跑一趟,实在是不应该。”

村长在周家听了原委,不过在知青大院又问了一遍,做到兼听则明,省得冤枉了人。

几个知青们七嘴八舌,看样子也没统一口径。

男知青们避重就轻,解释的时候段知青和赵知青俩女同志都转过头去。

村长又不傻,心里明镜似的,看样子阮文丫头没说慌,这纯粹就是祝知青自己折腾出来的。

“那行,我也不方便去屋里看望祝知青,给我带个好,你们离开家乡来我们这穷乡僻壤也不容易,相互照看着点,要什么事的话就去喊我,能搭一把手的,我肯定帮忙。”

这话说的极为敞亮。

然而下乡多年,知青们也不傻,知道这就是场面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谁也没把这话往心里去。

村长离开知青大院的时候,就看到大门旁小厨房里正在忙着烧火的魏向前。

知青大院里住着八个人,四男四女分布极为均衡。

女知青里祝知青是招人待见,人长得清秀办事利落,不怎么偷奸耍滑。这男知青里头,就数魏知青上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