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节(1 / 1)

欣姐儿跟着谢愈进了谢家的正房。沈意听见动静,扣着家常小袄的扣子走了出来:“怎地又回来哩?落了甚么东西么?”沈意这副样子,欣姐儿再小也知道打扰到了她的休息,脸上瞬间涨得通红,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立时又变得煞白,惊慌地看着沈意,生怕她一生气便说出让她回家的话语。“不早了,你先去当值哩,家里有我。”沈意先是将谢愈打发了出门,然后才牵上欣姐儿的手:“欣姐儿吃朝食了么?”欣姐儿低着头不说话,沈意便心中有数了,自去厨房热了馒头,又用香油拌了几个凉菜,端出来招呼着欣姐儿填饱肚子。和京城里的馒头不同,沈意端出来的馒头小小的,很是精致,咬上去喧软可口,还有不知什么的甜香味道,欣姐儿两口便吃完一个,很快,一盘馒头就被两人吃完。这时,沈意才带着欣姐儿去了厢房。沈意到了京城后,也牢牢记着韩薇娘的教导,虽说现在家里的银子尚且够花,但她并没有坐吃山空,一早就置办好了纺纱机、织机,在教胡同里孩子们认字之余,也会织上些精致的布料卖给尚娘子,换取些银钱。现在谢家的厢房里,全是沈意置办的家当。她既然出手救了欣姐儿,就不是为了磋磨她,因此像韩薇娘一般,手把手地将屋子里的东西是何物,用途为何教了过去。欣姐儿亦知道,学份手艺对自己只有好,没有坏的,遂也专心致志地听着,很快欣姐儿便明了了各物件的用途。“欣姐儿,这纺纱的机子和织布的机子,我找木匠改了一番,和外面的有些不一样,用这机子,纺纱和织布不用那么大的力气,速度也能快上一些,你用着也不会费劲,你且看着。”是的,若说沈意这些年里还有哪些和上辈子有关的事情,对这个纺纱和织布机子的改进能算上一遭,上辈子海外有个国家一开始便是从纺织也开始腾飞,而纺织业的腾飞带来了轻工业的迅速增长,工厂中极度需要工人,促使女性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取报酬,某种意义上减轻了家庭对他们的束缚。按着记忆里的法子,沈意几经尝试,终于将织机改良,当然沈意也没有贸贸然便将这织机说了出去,这等东西对普通人家而言,是祸非福,若她现在还住在织染巷里,依然是那个市井中的意姐儿,她绝对不会将这机子拿出来见人。也就是现在,谢愈多多少少也是朝廷命官了,小打小闹的倒也护得住,再加上欣姐儿确实可怜,沈意这才敢将这机子展露出来。示意欣姐儿认真看着,沈意上手操作了一番。欣姐儿看得目不转睛,脸上神色很是跃跃欲试,沈意将纺锤递给欣姐儿,鼓励她上手一试。欣姐儿抿着唇,羞涩地露出了嘴角的酒窝。就这样,一个人愿意教,一个人乐意学,欣姐儿从一张白纸,慢慢地学到了各种织法。当然,现在的欣姐儿,织出的布尚有瑕疵之处,自家用尚且可以,若要卖给尚娘子,那还需练上些日子。欣姐儿也是个能吃苦的,她时时记着自己还欠了沈意一百两银子的救命钱,但凡有些功夫都钻在沈意家的厢房里,不断地练习着,每每都是沈意强拉着,才歇上一会儿。伴随着机杼声声,沈意和谢愈在陌生京城里的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作者有话说:更新啦,谢谢支持第91章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声声鞭炮中,沈意和谢愈对坐在贴满各色窗花的窗户下,共饮下温热的屠苏酒, 闲闲的敲着棋子, 谈着天守着岁。快到子时,两人终于放下手中的酒杯。沈意将满盘的黑白棋子挑出, 细细分好, 又将棋盘妥当放置, 这才掀开腿上盖着的被子,从炕上起身。先一步收拾好的谢愈止住沈意欲弯下的腰,自己弯腰拿起粉缎鱼戏莲花软底绣鞋,握住她穿着白绫袜的粉足, 伸进绣鞋之中。沈意俏脸微红,但也没有阻止谢愈的动作, 眼中含着盈盈水光。谢愈轻咳一声, 扭过头去,按捺住心头的念头, 换来沈意的轻笑。听着清脆的笑声, 谢愈的耳后悄悄蔓延起大片的潮红。拉着沈意的手走到另一间厢房,这厢房里摆着的是谢大郎和林娘子的牌位, 往年在金陵的时候, 这个时候尚且需要和族里去祠堂祭祀先祖, 到了这遥远的京城,反而可以和意姐儿共同度过。从寺庙请来的高香早已准备好,谢愈点燃火折子, 将香烛点燃, 恭敬地插在父母灵前。随即退后一步, 和沈意并肩跪在蒲团上,拜了下去。沈意心里将这一年的事情念叨了个遍,最后想着:“干娘,我和愈哥儿挺好的,您放心,唯愿这样的日子能长长久久。”拜祭过先祖,这守岁也就差不多了,沈意带着被酒意熏红的脸颊,和谢愈交颈而眠。不知是不是林娘子在天上保佑着这小俩口,沈意和谢愈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确实很顺。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但京城毕竟是陌生地界,沈意跟着谢愈给座师拜年,又去了同在翰林院的赵澈家后,两人便没有了去处,成日的待在家里。然而和想象中的冷清不同,这个正月里,来谢家小院里拜年的人就没停过。先是丁婶子,看着这小夫妻家里也每个大人,自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使着丁小哥跑腿送上一些,什么油炸丸子,什么酱爆肉丝,当然还有广受京城人欢迎的麻豆腐、豆汁,就这样,沈意也算是体会到了一番地道的京城风味,虽然对于他们这南边的口味而言,豆汁属实有点不能接受,但丁婶子的好意,沈意还是牢牢记在心里。然后胡同里的其他人家,好像只要和沈意搭得上话的,都来沈意家走上那么一遭。不拘什么东西,可能是几颗糖果,也可能是一袋瓜子,或者是一包糕点,总没有空手而开的。很快,沈意家里又多了各种各样的吃食。一开始,沈意还和谢愈感叹过,京城里人们的热情,就这么刚认识的邻居,也会如此亲热的上门拜访。但随着上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来了不止一次,沈意心里隐隐觉得,这里面大概还有着她不知道的事情。这将兵胡同里住着的人祖祖辈辈都是兵卒,一个个都是坦率人,连带着家里的女人心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和沈意走动几次后,终于有人憋不住,向她说出来意。“你们是说,想要家里孩子向我学织布?”沈意错愕地问道。“谢娘子,欣姐儿才在你这儿多久,织出的布就有模有样的,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手艺,日后孩子嫁了人,也是做苦力的命,求您发发善心,给孩子们一个糊口的本事。”说话的是一个看着便很是爽利的妇人。这妇人也是个疼孩子的,在刚知道欣姐儿在和沈意学手艺的时候,心里便琢磨起来,这光景能有个人愿意教份手艺,属实不是件容易事,若这谢家娘子真心教导欣姐儿,那必定是个大方的,也得想个法子将自家的姐儿也送过去。因此自从欣姐儿去了沈意家,她比张娘子还要关心她的状况,冷眼观察着,确认欣姐儿并没有受到打骂,并且真的学到了织布的手艺,听话里露出来的意思,以后还能再多多学其他的织法,心里便火热的盘算起来。赶着正月,咬牙备上礼,和沈意走动起来,没想到和她打着同样算盘的不止一人,这个正月里,来来往往的见到的人就没少过。这妇人也是果决,当机立断便和沈意提了拜师的要求。沈意记得这家的女儿,这家里也有着好几个女儿,但对女儿并没有苛待,虽然衣服略显陈旧,但这几个姐儿永远干干净净,乐呵呵的,看着便没有受到苛待。对于她的要求,沈意也不想拒绝,和其他人敝扫自珍不一样,对于这份织布的手艺,沈意是巴不得越多人学到越好。这时代的女子太苦了,能给她们增上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她的造化。免费教胡同里的孩子读书,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她总是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尽量多些能力,未来的日子能够轻松一些。但,沈意想法很好,现实却又有着问题。“婶子,我懂您的心,我也愿意教您家姐儿织布。”虽然是应承的话,但沈意说得很是为难。这妇人察言观色,拍着胸脯道:“谢家娘子,我们虽是粗人,但也是懂得规矩的,几个姐儿的束脩我都准备好哩,不会让您白辛苦一场。”“谢娘子您就放心,我们不会让您吃亏。”其余的妇人也纷纷附和。却原来,这些妇人们以为沈意犹豫的原因是束脩。“你们都误会哩。”沈意连连摇手,以示不是这个原因,然后苦笑着道:“婶子,若要我说,你们信我,将家里孩子送过来,我心里是很高兴的,但是,我这家里也就那么一台织机,欣姐儿还在用着,莫说我这也没必要再添上一台,就算我想添,也没地方放哩。”沈意家这院子是丁婶子家隔出来的一半,本就比其他人家里少,现在家里坐着这么几个人,就已经满满当当转不开身了。谢娘子提出的,确实是个问题。妇人心里立即便算计了起来,男人从战场上回来也带回来些银子,咬咬牙也是能买上织机,自己家里好几个姐儿,若都能学到这份手艺,买个织机也不亏。盘算清楚,妇人便笑意盈盈地说道:“这确实是我疏忽,我这便去买上织机放在家里,劳烦娘子有空的时候去我家指点几番行么?”这倒也是个办法,沈意沉吟片刻,正待答应,原本其乐融融的其他妇人们倒不干了。“王娘子,你这事就做的不地道了,这织机我家也准备买,你这一嗓子就将谢娘子请去家里,这让我们这些人家怎么办。”“不然你说怎么办?”王娘子干脆地坐了下来,喝口茶水润喉。妇人们犹豫地看着沈意,沈意微笑不语,对她而言,她是巴不得能多叫上些人的,且等着她们能商量出一个什么结果。“有了。”年岁最长的老妇人突然说道。这老妇人许是有些威望,她的话一出口,原本七嘴八舌吵嚷的声音瞬间停了下来。“我记着,安婶子家的院子挺大的?”老妇人沉吟半天,说出在心底里盘旋的话。老妇人这话一出,好半天没有人接话。这胡同里的人都是兵卒,说句难听点的,就是将脑袋别在腰上讨生活,老妇人说的那户人家以前家里人丁昌盛,房子加大了好几次才住开,奈何这家人运气属实不好,家里好几代的男丁都丧命在了战场上,现在家里就剩下一个老婆子带着儿媳妇守着偌大的空房子生活。“您是说?”一直没说话的王娘子,这时候终于从喉咙里挤出这句话。“安婶子家日子也不容易,你们每家里凑些钱,租着安婶子家的房子,家里有织机的都搬过去,谢娘子去那儿教导,反正都是些年轻的小娘子,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谢娘子您看行么?”“若可以,这样自然再好不过哩。”一直在一旁听着他们讨论的沈意,笑着说道。见沈意认可了,便立时有着风风火火的妇人,说着“这个办法好,我去和安婶子商量。”便跑得没影。很快,沈意便得到了反馈,安婶子对租院子的事情没有异议,这些人家便商量了起来,要如何买上些织机,家里有些财力的,或者姐儿多的,自是一家买一台,而家里人少的,便互相拼着共买上一台,说好了几个姐儿共用。沈意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商量,也不多说什么。很快,这些过惯了苦日子的精明妇人们,便三三两两的达成了满意的共识,纷纷告辞离去,约着去找人买织机,这么些人过去,说不准还能有些便宜。等到谢愈下值归来,沈意连饭都等不及吃,便迫不及待地和他说个不停。谢愈发出低沉动听的笑声:“可了不得,以后家里便有了一位沈夫子。”又弯下腰来,拱手行礼,戏谑地笑着:“沈夫子,还请受我一拜。”换来沈意嗔怒地瞪视。作者有话说:更新啦,谢谢支持第92章过了正月, 浓浓的年味逐渐退去,将兵胡同里的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为了生活奔波。木匠却早就忙活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