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意读书考科举的,毕竟只是少数,听说还能教这些,更多人涌向青云书院,这是好歹还有年龄限制,否则恐怕早就人满为患,余家开再多的书院那也不够。因为此事,余家自是收了好一波赞扬。这天钱宸进宫,笑道:“你家皇帝陛下当真是好能耐!如今都在念着你家的好呢,以前去砸过你家铺子的,也都在你家门口排队等道歉!我方才进宫时,亲眼所见!”“……”余心乐讪笑。其实书院的事他真的忘记了……他太忙,这应该算是赵酀故意给他博好名声吧,否则赵酀身为皇帝,本也要办一所这样的书院,赵酀不满国子监已久。钱宸畅说一通,最后道:“这下我就放心了!”才心满意足离开。钱宸走后不久,赵酀从崇政殿回来,余心乐起身想帮他换朝服,他摆摆手,自己换,叫余心乐坐着,见余心乐面色不错,笑道:“说什么了,这么高兴。”“宸哥儿把书院的事情告诉我啦,书院其实是你弄的把?”他嘟囔,“我当时兴致冲冲,有了小福宝之后,我就把什么都给忘了,唉。”赵酀将朝服递给宫女,随手套了件长衫,走到他身边坐下。余心乐递给他茶,他接过喝了半盏,说道:“除了派些翰林馆的人,我并未做什么,这些都是岳父大人做的。”“啊?”“你当你怀孩子那时候,你爹都在忙什么?”“我以为我爹忙生意呢……”赵酀搂住他肩膀,笑道:“岳父大人再通透不过,银子是赚不尽的,我看岳父大人有心让出‘首富’的名头,如今江南吴家势头颇大。”“本来就是呀,我都这样了,我们家不能出更多风头。”赵酀叹道:“你们都是为了我。”余心乐大笑:“是为了小福宝吧,我爹说,要给小福宝积德呢!再说了,我爹都已是国丈,回头你还要给我们家爵位,还想要怎么风光呢?”赵酀捏捏他的鼻子。其实余家就是为了他,不想因为首富的名头被人置喙,不过余心乐这样说,他也没有多言,心里有数就成。赵酀温声道:“你怀孩子那阵,岳父便说要为你们父子积德,全程包揽青云书院一事,我想帮忙都插不进去手。”余心乐将手一拍:“真好,我爹往后一定会更忙的!我爹其实于读书上头很有天赋,只是早年我祖父、祖母去得太早,他不得不回家继承家业,如今能忙书院的事,他也会很开心的!”赵酀侧脸吻了吻他的额头。“对了,那时候我也没顾得上问,凉国那位太子,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是提前商量好的吧?”余心乐狐疑看他。赵酀笑:“果然瞒不过囡囡。”“哼哼,老实招来!!”“自你有孕后,并决定生下孩子,我便预想有这一日,你是我挚爱,我自是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我们的事,我们天生就该并肩站在一起,为此我想了许多法子,派人四海搜找,还真找到同样的几例男子生子。”“啊?那些都是你们事先就找到的?”赵酀轻笑出声:“否则谁又有胆子公开?至于凉国太子,他运气很好,恰好有这样一位男妃,我便答应助他登上王位,他愿意继续臣服于我朝,仅此而已。”余心乐很失望:“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他真的很爱他的男妃呢。”“傻囡囡,天底下又有多少真情在?”余心乐仰头看他,忽地弯起眼睛:“我才不管其他人呢,我只管爱你呀!”赵酀欢喜笑出声。他的小祖宗总是这样,毫不避讳地宣扬对他的爱意。是,他们才不管别人,他们只管彼此。他们这样的感情,就该昭告天地,人尽皆知。作者有话要说:第104章 风起风波就这般渐渐平息。于寻常老百姓而言, 最要紧的还是吃饱穿暖,皇帝老爷的热闹,他们听过就罢, 生活中琐事繁多,哪来的空天天操这些闲心?赵酀是明君,登基后各地税收皆有调整,贪污腐败的大小官吏更是抓了不少, 百姓们日子俨然在日益变好,很快就没人再议论这些太过遥远的事情。说白了, 他们就是想管,那也管不着啊!!至于朝中官员。赵酀登基至今已有一年多, 上上下下, 大官小官,他大多都已换上自己的人手, 或是真正能干之人。但凡是真想为百姓做事,为国家出力的官员, 更不会去在意这些皇帝自家的私事。也有少部分保守派的官员, 他们是当真觉得这件事简直是天理不容。然而, 陛下听也不听, 也没有其他官员敢与他们一起上诉, 久而久之,这件事也只好就这么算了。再有青云书院果然越开越多, 都是余家人在其中出力, 切实解决了不少穷苦孩子的上学问题, 就连那些最自负的年轻学子们也无话可说, 就是想说嘴, 都不好意思再开口。进了五月, 基本上已经没人再议论这件事。律法中自来有后宫不可干政这项,保守派官员们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件事,余心乐是男子,家中财力丰厚,那他这到底还算不算是后宫中人?他若是干政,又该如何是好?外头为余心乐闹得天翻地覆,余心乐本人却很是低调,除了上回公开时见过部分官员,他再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出现过,便是上次,大多数人光顾着震惊,其实也没有看清楚余心乐的相貌。不过他“男狐狸精”的印象已是深入人心。哪料到,眼看大婚将近,余·男狐狸精·心乐竟还是那样低调,更是从来没来过大庆殿,再观陛下凌厉如常的行事风格,似乎那位男皇后还真没干政。再保守的官员这下也没了由头再上奏,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婚期越来越近。更是只能无奈接受,他们国家确实即将拥有一位男皇后的事实。余心乐本就是无心于仕途的人,他志不在此,如今他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书院的事也接手不少,每天还要陪伴小福宝,不比赵酀这个皇帝轻松,哪来的闲工夫去“干政”?当然了,作为本朝,甚至是史上第一个男皇后。赵酀为此付出那样多的心力。余心乐也在心底发誓要带个好头,不给赵酀丢人,也想诚心为百姓们做些好事。想来想去,亦有许多想法,最后还是决定从手边的青云书院做起。他若是能让越来越多的人读到书,学到知识,那也算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百姓。进了五月,余心乐正为下个月的大婚做准备,忽闻江浙一带已连续暴雨数日,江浙临海多湖,雨水本就多,这一点余心乐再清楚不过,但这次的雨显然下得太久了些,甚至海上还刮起狂风暴雨,已经卷走不少小渔村、小村落,如今伤亡众多。此事八百里加急送进宫来,赵酀便立即与众官商议此事,甚至已将方博派去江浙。余心乐人在长乐殿,也很担心。这是他的家乡,他又如何愿意看到那么多的伤亡?他跟爹娘商量着如何为此事出点力,他爹娘也派了家里信任的管事回江南,也就两三天的功夫,据说江浙大雨始终没停,海边的风还越刮越玄乎,于是什么说法就都出来了。有说是海里有恶鬼在作祟,还有说是人间有妖怪作孽天上在哭,后来又有人说是水晶宫里的龙王生怒,才会风雨不停。龙王为何会怒?那是因为有人触犯天条,天地不容啊!!于是这件事到最后,硬是跟余心乐扯上关系,说正是因为陛下强行修改律法,还要违反天地规则,娶一名男子为皇后,那男子还能生子,显然就是地狱里钻出来的恶鬼!即便如此,陛下竟还冥顽不顾,全然不知悔改。龙王才会大怒,特地选在余心乐的家乡,及时在大婚之前降罚于世人!龙王这是在警示陛下,早日迷途知返!当人身在苦难中,看不到希望时,往往很爱相信鬼神之说。更别提本朝的百姓大多信奉佛教。此番言论一出,迅速在各地流传,几乎也就是半天的功夫,好像哪里都在说这事儿,源源不断的信件急急送往京城,说到后来,众人已经坚信,这事就是余心乐这个男狐狸精害的!!余心乐颇为无言以对。赵酀匆匆从崇政殿回来,见到余心乐如以往那般,身边是熟睡的小福宝,他则是托着腮懒懒地在看书。听到他着急的脚步声,余心乐抬头看去,朝他嫣然一笑。赵酀松了口气,走来坐下,轻声道:“是不是已经听说了?”余心乐鄙夷道:“这也太刻意了些,哪能这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明显便是冲着我跟你来的。”他放下书,看向赵酀,“不过,又有谁愿意花费这样的精力干这事儿?”赵酀见他眼中有担忧,嘴角微翘:“你不是已经有了答案?”余心乐再笑:“是那些前朝余孽吧?也只有他们愿意耗费精力干这事儿,真没想到啊,到得这时候,他们还没死心。”赵酀与余心乐之间没有秘密。关于前朝余孽的事,但凡有进展,赵酀都会与余心乐说一说。却说自从林昶“死”后,那些余孽很是低调了一阵子,赵酀早就知道他们的身份,甚至在林昶“死”前,他便已得到很多线索,这一年,赵酀得到一点有用的线索,都会去与林昶谈一谈,倒是确定了几个老巢地点。赵酀本就想找个合适的机会一网打尽,如今这些人恐怕是见风头已过,再也无法忍耐,毕竟那位魏太监已经越来越老,他再不孤注一掷,他做了一辈子的万人之上的梦,便再无可能成真。也多亏这位魏太监彻底忍不住,赵酀也才能确定,他们的老巢一定是在平江府!赵酀本人深谙灯下黑的法则,不是没有怀疑过前朝余孽的老巢就在平江府,但也有很多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尚未完全确认时,他也不好突兀行事。那魏太监活不了太久,就怕他狗急了跳墙,要拿江南百姓开刀子,赵酀这一年也只在暗中观察,力求想到最完美的法子,更是偷偷在江浙一带储存了不少的兵力——在他夺得皇位之前,他出海也好,做生意也罢,赚了很多的钱,这些钱全部用在养兵。登基后,他并未将这些人全部带回京城,而是散落在几个重要州府,留作自己的底牌,如今恰好派上用场。这些余心乐当然也知道,他不禁叹气:“他们多年经营,想必人手也不少,这次于他们而言,也算是背水一战,真怕他们要将我们平江府的百姓用作筏子,你看他们如今散布的那些言论,已将百姓利用到极致。”赵酀揉揉他的脑袋,温声道:“据闻那魏太监身体越来越差,他这次确实会用尽一切办法,我刚接到消息,若无这次的风雨,他们甚至打算给整个平江府下毒。”余心乐吓得连吸冷气,仰头去看他。“怕吓到你,我就没说,他们一直盯着魏太监,见他们的人屡次去太湖四周晃悠,因为附近巡逻的官兵众多,才没找着机会下手,再不久,风雨便来了,他们才换了法子。”余心乐急道:“可这风雨终有停的时候,我怕他们发疯,真要给百姓们下毒!他们人那么多,哪怕不是在太湖投毒,便是随便找个井投,也能害死不少人!恶毒!太恶毒了!”他们俩低声说话,说到这里,余心乐压不住激动的声音,小福宝被惊得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