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大火被霹雳炸成了灰,里面的佛像也同样灰飞烟灭,被劈成焦炭的薛怀义被押走,可大多数逃生的百姓和围观群众,此时此刻都被那天幕上展现的画面所震慑,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仰望,哪怕脖子都酸涩僵直,也不敢离开,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这天降神迹。
从洛阳到长安,大唐,哦不,此时此刻大周上至武皇君臣,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在关注这神奇的一幕。
就连刚刚被天幕中提到的“李隆基”也一样。
只不过,现在才刚刚十岁的他,如今和兄弟们被幽禁在冷宫一角,还在为今天的夕食太少而勒紧裤腰带,忍着腹中饥肠辘辘声努力想让自己睡着,却被这惊天霹雳吓了一跳不说,在看到那天幕上的画面里,竟然会出现一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老皇帝……
他只呆了一下,就在众兄弟们古怪的眼神集中注视下,霍然醒悟。
天幕中展示的是大唐天宝年间,里面那个皇帝李隆基……不是与他同名同姓的老头,而是……未来的他!
刹那间他的汗流浃背,凉飕飕地让他从天灵盖冷到了脚底板。
寻常十来岁的孩童或许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可从出生时伯父刚被废除帝位,亲爹当了傀儡皇帝没两年,也被废除帝位不说,还“主动”改名换姓,从李旦改成了武轮。
而他三岁就被封为楚王,六岁又被降为临淄王,从懂事开始,就亲眼看着诸李子孙被构陷诛杀,就连他的生母也因为被宫女诬陷怨望武皇而被杀,连葬身何处都无人知晓。
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他的父兄都失去了胆气,在酷吏的威胁下艰难求生,就连个乐工安金藏都敢剖腹以证太子绝无反心,让年幼的李三郎见识到了皇家争权夺位的残酷和血腥。
自古天家无父子,亦无祖孙兄弟,从李唐皇室第一代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逼宫夺位开始,李唐皇室就一直陷于骨肉相残的夺位宫变之中,几乎没有一届太子能安然继位,平安归老的。
他的亲爹现在都不知道能不能从“皇嗣”熬成皇帝,他一个被武皇过继出去,非长非嫡的孙子,又有什么资格能登上帝位?
这冷宫中,跟他一样身份的,不知熬死了多少个,就现在他这小身板,被人这么一“预言”,不论是真是假,只怕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御林军奉命来送他“上路”。
可他在害怕之余,还是忍不住两股战战的……有些隐秘的兴奋。
这可不是一般的预言啊,这是在天雷之下,出现在半空中神迹一般的天幕所展示的“未来”,而今武皇最信神佛,这等天降神谕,她是信还是不信?
“三郎,这天象,说得可是你?”他的嫡长兄,十六岁的李成器,忧心忡忡地看着他,“这天象如此显眼,若是被人告知陛下,该如何是好?”
他们兄弟此时此刻都是冷宫的囚徒,根本谈不上争权夺位的时候,李成器更担心的是,如今的女皇,他们的亲祖母,会不会因此降罪到他们头上,父王那般谨小慎微,都被酷吏逼上门来严刑拷问属臣,这天象一出,怕不是要逼死父王和弟弟啊!
李隆基一脸无辜的表情,“怎么会是我呢?天象异常,陛下自有圣断,大不了……”
他咬咬牙,小脸上露出坚毅之色:“我也向祖母剖心自白!我才不怕呢!”
正好,天幕上的画面播放着到一处山隘峡谷,数十里的山道中,唐军挤成一片,两侧的山崖上,叛军不断投下滚石檑木,山谷两侧被燃烧的草车堵住,浓烟滚滚挡住了唐军的视线,让他们分不清方向,在敌人的攻击下乱作一团,浓烟中的攻击甚至落在自己人身上,加上互相拥挤踩踏,死伤无数。
所有人被这惨烈的一幕震撼,武则天皱着眉,看着那画面中被火焚烧的“唐”字大旗,目露怒色。
【这是一场典型的伏击战,向来在兵法上占据优势的唐军,这一次,却因为昏君佞臣,导致一场惨败。】
【大唐王朝在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女皇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后,数十年积累,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国力达到顶峰,国富民强,万邦来朝,就让李隆基自以为盛世之治,足以名垂青史,就开始摆烂……】
【历史上的确有很多明君晚节不保,年轻时励精图治,英明神武,年纪一大就开始追求长生,穷奢极侈,结果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败坏了朝纲,断送了江山,可最苦的,依然莫过于百姓。】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其中堕落速度最快,败家效率最高的皇帝,从一个英明有为的明君,到腐朽堕落的昏君,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就将从太宗李世民到女皇武则天近百年努力攒下的家底败得精光。】
【李隆基任勇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以胡人勇猛善战为由,大力提拔胡人将领,所设的十大军镇之中,竟有三镇节度使由安禄山一人兼领,兵力远超长安防守军。而他宠幸杨贵妃后又重用杨国忠为相,纵情声色,枉顾杨国忠骄奢淫逸,擅权弄法,只看到他给自己带来的奢靡享受,全然无视杨国忠因此搜刮民财,给百姓带来的剥削和压力。】
【甚至在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谋反后,李隆基一度不敢相信,甚至还以为自己拥有强大的兵力,甚至认为有人编造假话欺骗他,那个曾经自认为杨贵妃义子的安胖子怎么可能谋反?】
【由于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的叛军很快攻下了洛阳,而这时候李隆基命封常清和高仙芝在长安洛阳募兵抗敌,承平多年的大唐国都已没有多少善战之卒,临时募集的市井子弟缺乏训练,根本不足以对抗安禄山的胡兵铁骑。】
【当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挡住安禄山进攻长安的脚步时,唐军史上最荒谬的一幕出现。】
【唐玄宗李隆基先是听信宦官之言,认为封常清和高仙芝固守不出,有失大唐军威,甚至怀疑他们通敌,便以“失律丧师”的罪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斩首,临时任命已经瘫痪的哥舒翰为帅镇守潼关。】
【到这时候,李隆基还以为唐军是原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雄狮,可没想过,真正能打的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而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募兵也好,哥舒翰刚刚收拢的各地联军也好,战斗力根本不足与叛军对抗。】
【哥舒翰原本也想死守潼关,待叛军耗尽粮草再行反击,就像当初李世民坚壁清野死守城池,最后在宋金刚退兵时追击打败突厥精兵一样。可惜李隆基空有天可汗的血脉,却无李世民的军事天赋,不但看不清敌我势力强弱,还连续派宦官督军逼迫哥舒翰出兵平叛。】
【哥舒翰被迫出关,率领二十万大军在灵宝与崔乾佑部相遇。】
【大唐皇帝在关键一役中遥控指挥,任用的是胡人将领,而混血胡人安禄山手下的崔乾佑则出自博陵崔氏,河北的老牌世家。】
【一个被迫出击的半瘫老将,率领着二十万安西北庭军、洛阳和关中的募兵、河西和陇西的援兵,这些军队大多是从前线被安史叛军击败后退回关内,连将领都刚刚被李隆基斩首,军心惶惶,毫无战力。】
【一个是偏师轻骑,仅有数万人马,诈败诱敌,狭路设伏,迂回包抄,最终以少胜多,将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打得仅剩八千余人逃回潼关,连哥舒翰也被部下绑了送去安禄山军中投降。】
【潼关一失,长安再无可守之地,李隆基也没想着守,打着御驾亲征的名号,调头就带着贵妃和皇子皇孙们逃之夭夭。】
【李隆基前脚走,后脚留守京师的京兆尹崔光远向安禄山献城投降,逃跑的李隆基一行人到马嵬坡时,六军将士因为杨国忠到这会儿还作威作福,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逼迫李隆基杀了杨国忠,缢杀杨贵妃,才继续保护他南逃到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