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收到刘盈的信后,会心一笑,对鲁元公主再婚之事,甚是欣慰。
先前鲁元公主“休夫”之后,张家并不是没有都异议,而是被她压了下去。
张敖倒是不敢舞到她面前来,只是那位张老夫人抱着孙子哭个不休,闹着要替孙子找回亲娘。
吕雉就派了个宦官去,问她,想要孙子跟着亲娘也不是不行,但鲁元公主如今身为皇太女,既为储君,那么她的子女就得跟她姓,甚至连她要娶的夫郎,亦会参照皇室惯例,选三夫四侍,“嫁”入宫中。
意思很清楚,你要想给孙子找回亲娘,先把儿子送进宫去。
那宦官还颇为嫌弃地看了眼张敖,带着几分清高之色地说道:“以皇太女的身份,宣平候的年龄和样貌,都不足以匹配,恐怕难登后位,或许皇太女会念在子女的份上,恩赐贵侍之位……”
张老夫人一听这话,原本哭得快半死不活了,这一下就立刻精神起来,赶紧拉住儿子,说什么也不许他再回头去找鲁元公主。
当初娶公主时,是公主下嫁张家,不论如何,也是以张家为主,对于张家来说,那是增光添彩之事。
哪怕当初给两人订婚之时,刘邦尚未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张老夫人心下虽有些嫌弃刘邦泥腿子出身,可汉王与赵王也算门当户对,两家正是结盟之时,她也说不得什么。
到后来刘邦正式登基为帝,她就更无话可说。
偏偏刘邦自己打了败仗,居然要用已经嫁人生女的鲁元公主去和亲,张老夫人当时一听就差点呕血,偏生张敖连抗议反对都不敢,幸好吕后力挽狂澜,终于拦住了刘邦,留下了女儿,可这事被闹得朝野皆知,张老夫人就觉得自己儿子头顶绿云。
这还不算,刘邦没能把女儿送去和亲,还被吕后和朝臣阻止易储之事,拿别人没办法,就拿女婿撒气,故意刺激和激怒张敖下属,“逼”得他们意图行刺谋反,顺手就把刚给他送了美姬生了儿子的张敖赵王封号削了,一家老小被迫迁往长安,只留下个宣平候的空头爵位,毫无实权。
那时鲁元公主自觉“对不起”张家,对张老夫人故意拿乔也未反对,甚至默许了她送给张敖的姬妾生下庶子庶女若干,直到她抱走了她费尽千辛万苦生下的儿子,直到母后忽然召她进宫,问她可愿改姓……
她才恍然惊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己的想法,如同行尸走肉般生活在那个牢笼中,遵循他们所说的“礼法规矩”,任人摆布。
幸好吕雉给她带来了新的选择,那神奇的天幕直播up主让她看到了自己未来“结局”,她有了改变的机会,第一个要改变要斩断的,就是与张家的关系。
吕雉一直担心她会像刘盈一样,以后因为儿子张偃最终原谅张敖,让那些“有心人”再次攀附算计。
现在好了,鲁元公主打算娶的新人是窦漪房的兄长,一个既无出身亦无背景的普通平民。
窦漪房能靠自己的才学考上女官,吕雉选用她做自己贴身秘书时,自然也没少让人调查她的出身和家世,也曾看到过这窦长君的只言片语,却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自己的新女婿。
刘盈在信中对窦长君是一顿好夸,尤其是对他的君子风度和美姿容赞不绝口。
吕雉就同意了。
关于不希望儿子是个君子但希望女婿是个君子的心理,就不用多提了。
至于女儿看脸选人,她也不觉得有问题。
皇帝都可以后宫佳丽三千美人无数,诸侯王和勋贵们哪个不是看美色选人,嘴上喊着娶妻娶贤德,眼睛就只盯着美色,楚歌楚舞楚腰,夺魄。
那她的女儿,大汉的皇太女,未来的女帝,选夫郎时,先看脸再看德行又有什么不对?
男人都差不多那德行,既然都一样,选个赏心悦目让自己看着开心的有何不可。
大不了,这个不行的话,再多选几个。
张敖干脆“告病”还乡,带着一家人回老家去,免得连累了张家如今硕果仅存的计相张苍。
那是他的二叔,曾在荀子门下,和李斯韩非师出同门,算是他们的小师弟,曾在秦朝担任御史,后来跟着刘邦起义,如今被封为北平侯,在朝中为计相,主掌朝廷财政、律历和百工程式品类等,相当于后世户部和工部的内容,不仅是刘邦,连吕雉都十分重视他,才会一直保留张敖一家的性命。
否则按照刘邦那脾气,在铲除异姓王时,都已经算计到赵王头上,又岂会只是抄斩了张敖的门臣三族,将他降为侯爵就收手。
就是像张苍这样既懂天文算术,又懂百工的理科人才,着实少之又少。
尤其是现在吕雉从天幕直播和自己的点播视频中看到各种新工具给“生产力”带来的变化,加上从陈曦那换到的新农具和新弓弩乃至投石车等重型武器的图纸,就更需要张苍这样精于计算和百工的人。
张苍如今还兼着太学书院中“算学”和“工学”的博士,隔三差五地去太学讲课,和张良亦是莫逆之交。
吕雉看在他的面子上,不会动张家,但若是张老夫人再没事找事地影响到鲁元公主,她也不会因为一个张苍就投鼠忌器,留着他们来恶心鲁元公主。
可没想到,张苍得知这消息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大笑了一番后,带着几个张家的年轻子弟进宫求见女帝。
吕雉一看他带着的几个美少年,就有些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