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卷春空> 第15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节(1 / 1)

她就该一直站在云端里。他会匍匐在地,远远地仰望她。可现在,失去了国公府的倚仗,她被那些人欺进了尘埃里。被捆、被缚……甚至还被下了那等肮脏的媚药……掩在袖下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即便她不想跟着他,他也绝不会让她离开。“你被下了药……我去找大夫来。”推开门,兰泽回过头,看着床上的人,再重复了一遍。“我不会放你回去。”俞青姣抬眼看他。体内热意升腾,丝丝缕缕,片刻不停地侵袭着她的意识。门缝被打开细细的一条,筛进来一缕微薄的日光。兰泽背着光,身体大半隐在沉默的阴影中。俞青姣突然就想起了,很久很久之前,素珠殷勤地献上来的那个安神香囊。她有失眠的毛病。打在不小心窥到扈氏害人秘密的第一天始,便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国公府里的人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失眠。她也不敢轻易和别人说起那一日她看到了什么……她甚至还在心里为扈氏开脱……扈氏身为国公府的主母,后院里的争斗理应如此……直至今日,她方觉当初的自己竟是那么可笑……众人对她的失眠逐渐习以为常。所有人都觉得这不过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唯独兰泽还记着她。甚至还千方百计地从俞青梨身上讨了那几颗安神香丸来给她……他为什么要管她呢?真是个怪人。过往种种在眼前如走马观花般被记起。心里像是有什么在突然间轰然倒塌。心内霎时空寂。又很快被填满。“不用去找大夫。”她迎上兰泽错愕的目光。“你来替我解。”变故发生在短暂的一瞬。来去匆匆的脚步将地上喜庆的红绸踩成凌乱堆叠的一团。围观的众人呆愣在原地,还弄不明白这新娘子究竟是如何被抢走的。青梨坐在马车上,透过车帷的缝隙,倒是将事情的经过看得一清二楚。“兰泽他……”“他主动选择了来抢亲,一切后果当由他自己来承担。”俞安行将趴在窗口看热闹的人提到怀中。“之前在京都时,他护驾有功,得了李归楼的赏识。此次他会来姑苏,也是李归楼的命令,扈府的人,奈何不了他。”“真的?”青梨有些不敢相信。兰泽之前不过是国公府里一个再起眼不过的小厮,哪里能在短短几月内便碰上这么好的机遇?青梨正疑惑。余光瞥见面前的俞安行,思绪一通,唇角翘起一抹甜笑。同李归楼有交情的,她身边就只他一个……难怪兰泽刚刚会出现,大抵是想着要来感谢的。双手勾住俞安行脖子,青梨凑过去,将温柔的吻落在他唇角。“呐,多谢夫君出手相助。”呼吸相碰。女郎轻柔的气息如羽毛,吹拂在俞安行面上。他并没什么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当初不过是随手把兰泽给扔到了天机阁中。他也没想到,短短几月,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单薄小厮竟真能在里面杀出一条血路来。指尖抬起,轻贴了贴被她气息沾染的唇角。唔,偶尔多管一下闲事……好像,也挺不错的……淡淡的蔷薇甜香一圈一圈在心底漾开。俞安行嘴角微微牵起。只她实在是太过小气,简简单单碰了碰唇角,他尚且还来不及回味,她就已经离开了他。船舱里的记忆缓缓出匣……俞安行抱着怀里的人调整了一下位置,让青梨跨坐在他膝上,正对着自己……低下头,埋入其间。皑皑的柔软包裹,掩住了他疏朗的眉目……——景氏一族,眼下是姑苏最有名的望族。景老太爷年轻时在京城任太子太傅,中途致仕才回了家乡姑苏。如今又教导出了一位品行高洁的状元郎外孙,是赫赫有名的当代大儒,许多学子慕名前往姑苏,无一不是为了能够一睹他老人家的风采。到了景府时,下了半日的小雨终于止歇。日光从云层的罅隙后逐渐弥漫开来,色泽是恍若碎金般的曜目。甫一踏进景府,青梨便感受到了各处透出来的深深底蕴。高翘的飞檐遥遥相望,残留在黛瓦上的雨滴沿着翼角滴落,惊动上头挂着的斑驳铜铃,发出一声古朴悠远的沉吟。下了马车,随行的嬷嬷一路将人引至正厅。站在垂花门前的两个小丫鬟瞧见了,忙着跑回去通风报信。年轻的丫头性子急,还没走到门口呢,站在大开的窗扇下就迫不及待地大声往里通传。“少公子、少夫人到了!”堂前竹帘卷起一束,半遮半掩住屋内的景。青梨提着裙裾站在门前,有些紧张。身畔俞安行低头看她,牵上她手,似安慰般,轻捏了捏她柔软的指尖。“进去吧。”门口婢女同二人见了礼,卷起竹帘,将二人迎进屋内。还未来及行礼见过主座上的人,屋内嬷嬷先送了两杯热茶过来。青梨望了俞安行一眼,随即反应过来,接过茶盏,依次奉到两位老人跟前。“见过外祖父、外祖母。”两人成亲时未能及时敬的茶,今日总算是补上了。景老夫人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头上梳了利索的发髻。岁月虽在她面上留下了点点堆叠的皱纹,但从眉眼间不难窥出她年轻时的昳丽风采。从青梨手中接过茶,景老太太轻抿了几口。再搁下茶盏时,却是忍不住了,偏过头,用帕子掖了掖眼角的泪,又握上青梨的手,将人拉至身前,细细端详。“好孩子,这许多天,一路从京都赶回来,倒是难为你了。”老太太话这么一说,堂中人的目光大半便都落在了青梨身上。大多是带着好奇的打量。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少夫人。青梨手心不由生了一层薄薄的汗。但面上不显,一举一动进退有度。“不辛苦,坐在船上看着山和水,还挺有趣的。”“到底是年轻人,身子骨硬朗,不比我们这老人家,平日里走上个一两步便累了。”景老太太自知失态,擦了泪,又回身从一旁近身伺候的嬷嬷手中接过事先备好的玉镯,戴到青梨腕上。“这镯子,早在安行出世时,我便备下了。只没想到婚事他准备得匆匆忙忙的,到了今日,这镯子才到了你手上。”老太太备这镯子费了不少功夫,用了一整块价值连城的和田碧玉细细琢磨而成,玉质通透洁净,流动着水一般的剔透色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