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北朝求生实录> 第493章 苦无良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3章 苦无良策(1 / 1)

这天夜里,宇邕又做了个噩梦。在梦里,独孤信和宇宪率领的南阳大军,被段韶打得丢盔弃甲,全军覆没!南阳丢了,甚至连宜阳都丢了。潼关南面门户大开潼关地形本书有资料章节介绍,实际上南面是有一条两面都是河沟的山道可以抵达的。然后北齐几路大军狂攻北周,一路走汉中,一路走潼关,一路走蒲坂城,周军兵力不足,捉襟见肘,丢城失地。而新编练的府兵不堪一击,素质远不如老府兵,被齐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段韶带着齐军打入关中,兵临城下,最后围城长安!梦到这里,他就突然醒了过来,全身都是冷汗。做个皇帝压力好大啊!周国任何人都可以投降,唯独自己不可以。周国任何人都可以逃走,也唯独是自己不可以。“陛下,有什么吩咐?”皇帝身边行走的宦官看到宇邕居然自己穿衣服起床了平时都是有人帮忙的,而现在天还麻麻亮,不由得有些好奇。“传杨坚进宫,现在就去,让他来宫中,越快越好。对了,去把贺兰祥也叫来。我在书房等他们。”说完宇邕就出了寝宫。贺兰祥住的近,府邸就在长安西城,很快就到了。一见这位人到中年的“表兄”贺兰祥是宇泰的外甥,宇邕就将其拉到桌案前,压低声音问道:“南阳前方战况如何?”“齐王宇宪已经入主宛城,和苏椿原南阳守将合兵一处。蜀地而去的独孤信,目前似乎在汉江上顺流而下,不知道具体在哪里。”贺兰祥也是觉得奇怪,这支两万人的军队应该已经到了荆襄才对啊!这可是走水路,行军速度绝不能按走陆路的来算。而且水路不需要扎营,白天可走晚上也能继续走!他们为什么还没到?“罢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随它去吧。齐军有什么动向?”宇邕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段韶已经攻陷淮州,锁住了南阳的口袋。齐王殿下虽然不能南下,但从东北方的叶县南阳北方门户退回宜阳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至于北义阳郡,窦毅已经全面收缩防线,死守申州!”“知道,我妹妹襄阳公主都已经收到了这家伙的绝笔信,说什么要为国尽忠。现在襄阳公主在家整天以泪洗面,窦毅这个不让朕省心的家伙。齐军十几万人马在那一带,还不谈王琳和侯瑱这两个墙头草,独孤信到底是在干什么吃的!”宇邕的牛脾气又上来了。围点打援啊!这就是围点打援啊!这都看不出来么?齐国就是放着申州城不打,故意勾引你的援军,然后在要害地段搞你!他这个不带兵的都看出来了!宇邕在长安简直是要急死了,现在真是想砍死独孤信!“陛下,稍安勿躁,独孤柱国久经战阵,再说他身边有高伯逸,对荆襄地理极为熟悉,又有人脉,情况怎么样还真不能看表面。荆襄之地一直不喜欢北人,权景宣失利未尝没有此因。听说王琳和侯瑱在当地都颇有人望,这是北人做不到的。段韶远道而来,又是鲜卑小儿,荆襄之民岂能服他?齐军远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贺兰祥果然是有几把刷子的,一番分析下来,宇邕心中大定。“那我们还需要怎么做?”宇邕虚心求教道。杨坚长于政务,军务的水平一般,通常没什么好建议。宇邕被于谨坑了一回,再也不想被对方坑第二次,所以不会找其出谋划策,贺兰祥一直都是宇泰的助手,当年跟随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而且此人足智多谋,做事知道进退,知兵带兵都有一手,乃是询问军务的不二人选。“练兵,屯粮,种地,打造军械。决定胜负的终究还是这些东西,而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贺兰祥不想打击雄心勃勃的宇邕,但他必须说实话。对于一个一直都盯着北齐动向的人,贺兰祥也一直都知道,高洋废掉东魏皇帝,建立了北齐以后,就一直暗中积蓄力量。特别是这两年,大刀阔斧的进行内政改革。虽然军务方面还未得到实践检验,不知道齐军战斗力是不是增强了,但是北齐的财力和粮食,那是有大幅度增加的,这点毫无疑问!北齐建国以后,高洋就逐步开始废奴,将国人分为九户九种户籍,本着“贫者出力,富者出资”的原则,合理的安排徭役。近年来又出台政策抑制汉人世家的土地兼并,使得今年齐国的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都到达历史巅峰!一句话,高洋现在腰包是鼓鼓的,他敢玩,他也不怕输。但北周去年丢了荆襄,损失了江汉平原这个大粮仓。而且受此影响,蜀地也变得不安稳,需要军队弹压。关中残破又没有河北有钱,这次又不得不出兵守住粮食和人口都不算少数的南阳,局面真是有点不好收拾。“朕知道了,你退下吧。”宇邕无力的揉了揉额头。太惨了,虽然不敢相信,但他知道贺兰祥说的都是真的。“杨坚来了吗?让杨坚进来吧!”宇邕让在门口等候多时的杨坚进来。没想到自己这位亲密的辅臣,左右手,经常为自己建言献策的大能人,脖子上居然有淤青,嘴角都是乌的。红色的吻痕宇邕经常见到,但是一个大臣脖子淤青,还真不多见。“你是怎么了?”宇邕关切问道。“微臣无恙,请问陛下召见微臣,为了什么事情呢?”哪怕杨坚脾气再好,如果皇帝无事就将他凌晨四五点就叫进皇宫,他也会发飙的!当然,只能在心里飙一下。“国与国之战,终究是靠国力定胜负。朕深感周国国力孱弱,远不如齐国,夜不能寐。不知道爱卿有没有办法可以助朕一臂之力呢?”杨坚听完松了口气,恭敬对宇邕说道:“微臣早已准备好了强兵富国之策,先强兵,再富国!外与突厥和亲,内则重掌府兵军权,此乃第一步。改革军制,打造军械,守我家园,此乃第二步。与民休息,废奴为民,鼓励农耕,重铸货币,此乃第三步。再后面,陛下自然可以萧规曹随,高枕无忧了。”“需要多久?”“十年!”听到杨坚的回答,宇邕的心凉了半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