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北朝求生实录> 第321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1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1 / 1)

“大都督,长安密报”西魏前线玉璧城里,一脸正色的韦孝宽,盯着眼前的密谍,心一直往下沉。 :a“念”“长安城内,谣言愈演愈烈,元氏族人经常串联密谋,还有”“我知道了,将情报毁掉,不要再追查下去了。”韦孝宽无力的摆摆手,那名报信的密谍离开后,他才无力的靠在胡凳上。玉璧坚城,谁都奈何不得他,就算高演十万人马大军压境,他也不怕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来自长安的谣言,才是让这位将军坐如针毡。宇文护将会废掉拓跋廓宇文觉将会上位称帝,魏国会不复存在,新的周国将诞生在长安。宇文泰死后的连锁反应来了。这些消息极有可能是真的,而且不久以后就会发生。但它们爆出来的时间很不对,宇文护就算要动刀,那起码也是击败了北齐的禁军主力以后再说。所以很明显,这就是北齐弄出来的“谣言”,嗯,不算是谣言的“谣言”。如果说这些还有些可信度的话,那么周国建立后会杀光元氏族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包藏祸心了。非常恶毒,但在目前夹杂的消息里,反而非常符合一般人的逻辑。关键是这事非常敏感,八柱国里面的元欣,就是元氏族人,但他又是八柱国里的吉祥物。要实力是没有的,要影响力是很大的。得知了这个谣言,元欣会怎么想,长安的元氏族人会怎么想?这事韦孝宽还不好插手,这也是比较棘手的一件事。“高伯逸啊,你真是够厉害的。看来我谋划的河阳三城,已经拿不到了。”韦孝宽轻叹一声,遇到了和自己旗鼓相当,甚至还稍稍优秀一点的对手,是人生幸事,也是人生的大不幸。除了那个高伯逸之外,韦孝宽想不出北齐还有哪位会想出如此毒辣的点子,偏偏你还奈何不得。这很符合高伯逸一贯的做事风格,他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攻陷襄阳的。现在对方把王琳顶在襄阳,让西魏无比的难受。重镇北义阳郡处于北齐和王琳的三面合围之中,但这块地方也无比的重要,根本不能放弃。因此牵制了西魏很大一部分兵力,导致无法对洛阳进行合围,不得不启用河阳三城的棋子。一想到高伯逸给西魏造成的损害,韦孝宽就有种“此贼不除,国将不国”的感慨。“报,大都督,长安军令”一个传令兵心急家绝无取而代之的心思。虽然这是令人作呕的假戏,但宇文护也不得不演一出给别人看看。特别是元氏的人。而且韦孝宽敢打赌,高伯逸的手腕绝不会只有现在这么一点,对方的杀招,一定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出来。至于是什么时候呢,一定是你感觉最难受的时候。“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邺南城的太极殿内,高洋打着哈欠,一副酒色过度的模样。三台中的金凤台原铜雀台已经修缮完毕,高洋借着李祖娥失宠的关节,干脆就搬到金凤台里居住。对自己的结发妻子眼不见心不烦。金凤台内置北齐国内搜集而来的财宝无数,各地搜罗的美女数百。本来,后赵石虎在曹魏铜雀台原有十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就已经是规模宏大了。窗户都用铜笼罩装饰,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顶,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高洋没有加高台基,但是在祖珽的主持下,将上层建筑都修缮一新,可以说比邺南城皇宫还要气派。至于高洋会在这里过什么样的生活,不问可知。也难怪高洋要急急忙忙的退朝了。跟小学生眼巴巴的盼着放学一样。“陛下,微臣有本上奏”出去打了大半年的仗,已经让人忘记有“上奏”功能的高伯逸站了出来。“说吧,说完了明日你大婚,朕去你那边吃喜酒去。”高洋不以为意的说道。“此番荆湘战役与江南战役,都有宿卫军参与,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微臣麾下的宿卫军虽只有五百,但人人皆可以一当百,每战都是战必克,攻必取,锐不可当。然而平原王麾下的兔头军,更是宿卫军中的精锐,此番却无功而返,还出现厍狄伏连那样的人,害得整场战役功败垂成。究其根本,并非是平原王不会带兵,亦不是百保鲜卑不堪使用。而是宿卫军的编制,勇士军的编制,已然不合时宜需要改革。微臣恳请陛下,改组禁军集中枢之才智,选天下之勇锐,再造虎狼之师”卧了个槽这位新晋的襄阳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杀招啊群臣倒吸一口凉气,高伯逸这份疏奏从头到尾滴水不漏、严丝合缝,一点破绽都不给你首先,摆事实讲道理,说白了就是败军之将何以言勇我打赢了我有发言权,你们这些打输了的闭嘴。其次,说同样是百保鲜卑,我用得好,你们用不好,说明你们不会用,所以你们要听我是怎么用的。再次,给段韶将军,如果你站出来反对,那就是你不会打仗。如果你不站出来,那就是默认了我的说法。最后,有饭大家一起吃,一起出主意,我绝不吃独食。你看看,就这水平,谁敢站出来反对?果不其然,很快就出现一堆墙头草,附议高伯逸提出的建议。就连段韶,也在一旁阴沉着脸不说话。现在百保鲜卑们对他意见很大,说不定还真有很多人去支持高伯逸的“改革”。“事关重大,都回去想想吧,退朝”北朝求生实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