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子嘞~戗菜刀嘞~~”苏强在院子里磨明天收割要用的器具,妞妞在一旁兴致勃勃的吆喝。“这调子听着怪里怪气的,但喊着还怪顺口的,要是妞妞以后吃不上饭了,还能出去赚吆喝!”苏爷爷和苏奶奶一起在搓明儿要用的草绳,听了妞妞的吆喝,笑得满脸褶子。“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咒自家孙女儿吃不上饭!”“我就是随便这么一说!咱们妞妞可是个有福气的娃!以后铁定要啥有啥,嫁个王孙贵族也不为过!”“爷爷!你又乱说!那些大户人家三妻四妾有什么好的!爷爷奶奶这样相濡以沫一辈子的才让人羡慕呢!”“我爹说的,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把日子过起来的!对吧?爹!”“是!我是这么说的!打小你爷爷就这么教我呢!”苏强红光满面的。“以后我就要找我爹这样式的人,不怎么爱说话,但是踏实肯干!干活肯出力!”捕捉到路过的自家娘亲,忍不住又多问了一句,“对吧?娘!”“嗯嗯!”周氏被这么一问,突然耳根子一红。妞妞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低下头掩饰自己的笑容。被娘发现了可不好,自己应该还是个纯情的小娃娃呢!“说起这个!青儿,前儿个,你孙大娘来了家里一趟”大伯母状似不经意的提起这个事,眼睛却一直往苏玉青的方向瞟十五六岁,可以慢慢寻摸寻摸了不着急的话,先定了亲也好,过两年再过门不然的话,好的姑娘,都要被别家给挑走了孙媒婆那天介绍的几个,自己瞅着还都挺不错的“孙大娘?”苏玉青一时没反应过来。“就是专门给人说亲的孙大娘啊!之前还做过接生这一行当!小时候抱过你的!”这两个职业做的,倒是无缝衔接了。当年接生过的娃,都是手上的资源!妞妞觉得这个孙大娘眼光很长远,有生意头脑!“这样啊孙大娘来家里干嘛呀?家里有谁要说亲吗?”“妞妞还小吧?不着急这么早找婆家吧!爷爷奶奶肯定也舍不得,想多留几年吧!”苏玉青在此时此刻,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屋内年龄最大的孩子。反而盯上了最小的妞妞。“不说爷爷奶奶,我都舍不得呢!”没人接他的话,苏玉青又傻乎乎的自己接上一句。“大哥,孙大娘找的是大伯母!”言外之意就是,跟自己没啥关系。“这样吗?那是是给我?”苏玉青不可置信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尖。妞妞在心里偷偷的翻了个白眼。至于这么惊讶吗?你怀疑我的时候都没这么惊讶!“嗯,孙大娘给我说了几个姑娘,听上去都挺不错的!各有各的好!”“村里跟你一般大的小子,有一部分都娶了媳妇了。”“那不是还有”苏玉青出于本能的抗拒。“剩下的也都定了亲事,说不准哪天就娶进门了!”“我”苏玉青一时语塞。怎么动作都这么快。还是第一次听娘亲说起这个事情,自己就已经落后了?“你娘也不是逼你现在成婚,就是给你提个醒,你这年纪,也不小了。可以试着相看相看了!”苏奶奶帮着儿媳妇补充两句,免得给大孙子太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孝顺随便找个孙媳妇可不妥当,要长长久久过日子的。还是要慢慢来,急不得。妞妞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没想到啊!大哥小小年纪的,就得遭遇催婚这事了!这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娃儿不是“可是我还在跟着叔学东西,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成。我在学院念书的时候,先生说过,成”苏玉青触了一下,知道说错话了,不在往下。“说的啥啊?你这孩子,说话还说半截呢!”读书人的看法在农家还是很受重视的。“成家立业,先成家,再立业!大哥,你之前教过我的!”妞妞不经意之间,接上话头。“我怎么不记得了?”“可能是你记性不好,不然我咋会知道的!我也没上过学堂!”妞妞理直气壮的,一点都磕绊。“那那可能吧!”“先生真是这么说的啊?”“娘,我不想这么早成亲。你看,我学成了之后,肯定要在外面东奔西走的!娶了媳妇也没啥用!”苏玉青的语气略微有些着急。“你急什么,没让你成亲呢!”大伯母觉得好笑。怎么就跟个明天自己就要给他变个媳妇出来一样,就算自己有这心,也没这能力啊!何况还没有这心!“就跟你奶说的一样!给你提个醒而已!把这事往心上放一放,要是有喜欢的姑娘啊!爹娘就帮你去提亲!”“嗯”苏玉青暂且把事情应下来,但并没有往心里放。“爷爷,今年咱们家是不是准备种两季水稻!这季收割了,马上种下一季!”“叔叫我回来也是让我多学着一些,要是成功了,到时候教田庄里的人种!据说能赚不少银钱呢!”大规模的种植跟村子里的小打小闹还是不一样。能比平常多一成的产量,就已经不知道能多卖多少银钱了。“对了,到时候应该会向咱们家买稻种!说一定会给一个合适的价格的!”苏玉青转移话题还算成功,大家很快就顺着这个事情往下聊了。“咱们也是第一年种,能不能成还不一定呢!禾苗倒是都培育好了!只管种下去!这么想,今年秋收还是项大工程呢!”苏爷爷看起来有些兴奋。一年种两季稻子,是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要是真成功了,那得是多大的造化啊!本来靠着妞妞的种植方法,青山村水稻的产量,已经比之前多出几成了!但最主要的,大家都觉得是苏家的禾苗。苏爷爷已经把所有的步骤都告诉村里人了,但他们种出来的,就是比不上苏家种的。从前期就能看出来。苏家的禾苗长得快,硬挺,绿油油的其他人种的就长得慢些,对比之下,更是一副没有精气神的样子但是如果拿苏家上一个年份收的稻子当种子,效果又要好上一些。没人能说出来个所以然。只当是苏爷爷的种田的手艺好,能把得住火候今年,隔壁村里正都过来学是怎么种地的了。农家人嘛!以土地为命根子!有了这么好的方法,可不得上赶着学嘛!有人学是好事!这让妞妞再也不用担心推广的问题了。好东西就是要同大家分享才是,所以每有人来问,里正都会大方的告诉他们。效果虽然比不上青山村,但比之前又好上了不少这让青山村在附近几个村落的名声大涨。有闺女的,都想嫁来青山村。有儿子的,自然都想娶青山村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