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314、虞十一郎,沮授渡江刘枫本着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赶的原则,答应了。此时,立下约定的刘枫和虞翻二人,做梦也想不到。这一约定,意味着什么?眼下虞翻家里,尚只有二子。而历史上,他可是生了,一个足球队多的儿子。不多不少,共十一子,虞十一郎。其中最有名的,当为四子虞汜、五子虞忠、六子虞耸、八子虞昺,也跟虞翻一样青史留名。只不过,历史上,虞家这十一郎,出生的时间跨度,大到超出刘枫想象。刘枫虽对原时空,对历史熟悉不假,但像很多生卒年限,他还真不记得。当然了,谁也说不准,这一世,虞翻的生活轨迹,已经有了变化,还会不会这样?一切暂时都尚属未知。不过,对眼下的刘枫来说,虞翻有这个请求,是一件好事儿。虞翻儿子拜他为师了。哪怕虞翻保持原则,不加入庐江,一旦庐江遇到危险。他还能袖手旁观?不献策献力吗?不可能,人心都是肉长的,真心永远能换来真心。只不过,若是跟孙权敌对,虞翻有可能会犹豫不决。话分两头。皖城。沮授一路舟车劳顿,穿越层层封锁,来到了庐江皖城。他到了皖城,通报来意后,得到了太守杨弘的,热情款待。太守杨弘亲自,带他参观了,皖城大大小小的地方,可以说热情的过分,让沮授都有些不适应。沮授可不知道,袁绍麾下换做任何人,都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甚至,换一个人做庐江太守,都不会对他这么好!该因,早先刘枫请杨弘、阎象出仕时,还有后来,刘枫起兵助曹操的时候。杨弘都有参与,刘枫当时对袁绍麾下臣武将,都一一给出点评,最看重的,最可惜的就是沮授。或许,连当时的刘枫,都没有注意到,他随口说的话,竟被杨弘全部都记在心里。这也是,杨弘在袁术麾下,一直都是备受重视的原因。就连刘晔跟他处事一点时间,也愿意举荐他,来当庐江太守。又何尝没有,这方面原因?本来,杨弘以为,这些东西,也许,一直用不到。哪曾想,世间事,就是这样难料,也是这么奇妙。袁绍也太善解人意了,他派来负责联系的使者,竟然是刘枫,一直心心相念,大威惋惜的沮授。这可教杨弘乐坏了,把这个好消息,派人传信给刘枫,便无比热情招待沮授。希望,能给沮授留下一个好印象,看看公子,能不能有望把他留下来!沮授在皖城,说实话,整体打破了,他对一座城池的认知。繁华,热闹,还是其次。整洁,干净,尤为突出。甚至,邺城在清洁卫生方面,跟皖城一比,都显得拿不出手。他一路扮演各种角色,穿过曹操腹地,跨过大汉半个疆域,什么没见过?就是,没见过,皖城这样的城池。在这时代,就像独立于世的世外桃源!入目的高低一致的路标,和指示牌,哪怕没有来过皖城的人,也能找到各个地方。不识字,可以请教,抄写信件的读书人。他跟着杨弘,一路上,听得,看的,都很仔细,甚至还抱着学习的态度,向杨弘请教了一些问题。而杨弘对他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告诉他,这里设立了公共茅房。官衙差役则不断的宣传,不在进过客,小商小贩走夫等等。如果有人,不在公共茅房方便,随地大小便者。一次警告,二次违者,但凡被抓到者,需要罚款,鞭十。而,公共茅房里的粪便,都有专门官府招募的挑夫,来处理,灌溉官田。并且,沿路都有木桶,以往随意丢弃的垃圾,就手扔到垃圾桶里,有专人处理。乱丢垃圾者,跟随地大小便,相同方式处理。愣是连打代罚,让人记下了这些规矩,也多了一些就业岗位。眼下,试点两个地方,石城和皖城。待这两个试点,执行完毕,逐渐的所有治下都会推广。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才不易生病,染上瘟疫。这还没完,杨弘指着一个个路标,指示牌,还有不远处的,被木头拦住的站牌道:“那些地方,预计规划,是短途驿站,主公说这是公共马车。就是在皖城内,花上一两个小钱,就能坐上公共马车,坐数站路。站牌前,每到一站,马车上就有人报,此站,和下一站目的地”杨弘指着类似于公交车,自豪的介绍。在垃圾桶推广,公共茅房应用,遇到了无数问题,都解决了。刘枫的规划,都在一点点推进,而每推进一项民生工程,到最后,全程百姓获益。“有遇到什么困难吗?”看着周围的一切,听着杨弘的畅想,沮授无比诧异的问道。他虽然有些奇怪杨弘为何把这些告诉他。但没有多想,以为是杨弘想要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政绩功德。他此刻只想要看看能不能取经,学习,回去能不能跟袁绍商量,把邺城,也打造成这样的。杨弘当即,笑了笑,把未来的一些可以说的规划,跟沮授畅谈道:“沮使者,困难嘛,这是肯定遇到的比如不过,虽然现在初期实行起来,遇到种种的问题和困难,面临严峻的考验。但一切,也差不多,都在预料之中,可控范围内用吾主的话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通过我们一点点努力,解决克服困难,皖城越来越好。皖城百姓也越来越喜欢,生活在这种干净舒适的环境,出去,也都以皖城人为傲”“沮某佩服,杨太守,此乃功德无量之举,造福一方百姓呐!”沮授经过杨弘一番介绍,各种困难,一桩桩件件的解决。而,身处在这样的城池之中,他越来越向往,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他要把这里的美好一切,都带回去!当然了,当务之急,他是要完成袁绍指派他的任务。可惜,刘枫不在皖城,短期不回来,他需要去石城面见,不能在皖城多住一段时间,颇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