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249、一粒种子,一封家书从表面短期来看,太史慈的一番话,毫无作用,毫无意义。对挽回他的名声,一点帮助都没有。还让孙策觉得被耍了,不该跟这种无耻之徒,枉费口舌。直接下令攻城。但从长期深远来看,他的这番话,就像一粒种子,埋在江东众人心里。直到某一天,某一刻,生根发芽,带来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一场大战。而他这番话,说给别人听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他随着这番话一说,心念通达,信念坚定,再也无一丝担心,积攒已经的名声已经不复存在。又何必为名而活?他有更伟大,更坚定的目标。而他的话,坚定自己同时,也引发了庐江士卒的共鸣。别人不知道,在太史慈说这些时,他们虽然不像太史慈知道很多机密,但自身的变化清晰可见。来到九江后,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这且不说,军营里出现了夫子,夫子教他们读书识字。不是特殊时期,例如孙策围城之类的。每一两个月,可以托人写一封家书和军饷,官府安排人捎带回家。第一封家书自己不会写,找夫子代劳。夫子人少,需要排队。而且陆续有一部同袍,收到了家里的回信,这在军中,引起轰动,强烈凡响。他们渴望自己写一封家书,随着夫子学习,读书识字更加有动力了。第二次,自己可以写了,字不多,但那是他们自己第一次亲笔写的啊。然而,可恶的孙策出现了,围住了皖城。他们的家书,堆在九江未能寄回家,还不得不提前写一份遗书,以防战死了。这年头在外打仗,掉脑袋的事情,往往大多时候,战死了,家里才能得到在外征战儿子的消息。家书虽小,承载着将士的心。一切就像太史慈说的,都在朝公子说的方向,一点点的前进着。公子之前说的一切,承诺的一切,正在一点点的,在他们面前实现。而不是空口白话。甚至选拔来九江前,公子召集三军即兴讲话:兄弟们,我们中,镇守九江,身在他乡异地。说句不吉利的话,出征在外,肯定有人会客死他乡。我不希望是你们中任何人,所以,我希望你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而不要等到。未来,有人不断征战,从士卒一步步晋升将军,乃至元帅,升官加爵,享受着最后的成果。而你掉了队,死在了半路上。但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总会有人牺牲,也许你,也许是我,这话题很沉重,但又不得不提。就连我也说不好,会在那场战役中去了,又能走到哪一步。谁都不想打仗,但我们不打,别人会打我们。就像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不是你,就是我如果非要选择一种死法,我希望我能死在冲锋的路上,而不是倒在病床上。当然了,我不希望牺牲的是我们,我希望杀更多的敌人,自身无损,安享晚年,尽享天伦之乐。虽然这太不现实,几乎做不到但,但,别的暂且不提,我刘汉兴在此发誓,一日袍泽,一生兄弟。若有一天,你不幸战死,我不幸战死。死在冲锋的路上!活着的兄弟们,不会让任何兄弟的牺牲,白白浪费。只要我刘汉兴,但有一口气,就绝不允许这样事情出现。待胜利到来待天下太平兄弟们,这一天,不会太远,我会用行动,证明,我们在一点点的实现,创造这一美好未来,崭新未来。那一番即兴演讲,充满了真诚,不做作。刘枫深知,开挂可以看到忠诚度不假,但若想将士上下一心,光靠挂是不行的。他当即灵机一动,召集三军,当着太史慈和陈武面,开始了即兴演讲。一一剖析了,未来面临的状况,各种情况。有美好的期许,也有期望早日和平,很多很多。也是在刘枫这一番,当着三军将士的一场演讲,将士们忠诚满值,争先恐后的前往九江这一幕,深深震撼着太史慈和陈武。也在他们心里埋下了这粒种子,种子种下了。随着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如家书,如模拟,等等。虽然远在九江,但并不远,很多东西,刘枫等人也是第一时间书信交流。一切就像春耕没多久,九江的土豆刚刚种下,尚在茁壮成长。但也让他们在外的将士知道,坚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刘枫说的这一天终会到来。而到了今天,太史慈在孙策面前,一番言语,彻底坚信自我。那粒,早已埋下的种子,终于在这一刻,随着太史慈了解越多,开始成长起来。士卒们,也在这话里,想起了刘枫的话,更加舍生忘死的战斗。随着,战争打响。他们来不及想更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活下去的人,就像一点点火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江东方面,无人知道,他们唤醒了什么?接下来的战斗,完全超乎了他们意料之外。就像攻打皖城一样,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在皖城,因为士兵多还不觉得庐江兵有多难打。他们若是知道,皖城兵,伤多,亡少,只是为了更好的救治,就更震惊了。而现在到了临湖,区区小县。兵马也不多,只有县兵三千不到,和太史慈的八千庐江兵。在他们看来,手到擒来。攻不下皖城,大城,还攻克不了小城。然而,接下来。临湖,将士们用行动告诉他们。临湖虽小,就像是一座雄关,牢牢的抵挡着他们的冲锋。每个士卒斗志昂扬,奋勇争先,毫不畏惧!就仿佛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五万雄兵一样。不知道,足足五倍多的敌人啊!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江东,就算是死,也要撕下他们一块肉。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所有的一切的改变,随着刘枫的到来,加入了他的理念,求同存异下,不断发酵。铁血的军魂,随着一次次的大战,不断铸就。而一次次捶打,一次次磨炼,铸就出来的军魂,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强大。战战战!拳拳到肉,刀刀刺骨。直到,孙策坐不住了,他可以容忍皖城败在新式武器下。却不能容忍区区临湖小县,八千人马,抵挡他的兵锋,于是,他带着贺齐等将,用命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