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被刘备抛弃后,曹操跪求我当军师> 第491章 三请三让群臣恭请曹丕称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1章 三请三让群臣恭请曹丕称帝(1 / 1)

当晚,刘闲就成了郗虑的妹夫。郗曦的小姑叫郗月,虽然年纪稍长几岁,但确实是比郗曦更加会疼人。更重要的是,刘闲以后就可以和自己的老丈人郗虑称兄道弟了。回头再带着郗虑和郗月一起斗个地主,美不胜收。这个冬天并不漫长,对于刘闲来说,仿佛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第二年春天。春暖花开时,曹丕命刘闲再安排春日酒宴,而且一定要安排的漂漂亮亮的。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刘闲自然知道曹丕的小心思。他这是坐不住了。先前两次禅让,他无动于衷。一眨眼,第二年了。邺城内外,半点动静没有。现在是皇上急了。洛阳皇宫修缮的差不多了,百姓已经重新进入洛阳城居住。泰山的封禅台也完工了。万事俱备,只欠称帝。但这种事,曹丕肯定是不可能直接说的。毕竟,他的态度是绝不称帝。全靠刘闲来意会。当晚,刘闲就在城中酒楼设宴,请魏国三公一同喝花酒。贾诩率先开口:“子鱼兄,我都这把年纪了,本不该来这里,但你开口了,我肯定不会拒绝!”“哈哈哈!”刘闲大笑起来:“文和就不要装了,前几日士元还和我说,你夜驭三女呢!”贾诩脸色一变,下意识的望向了庞统。庞统赶忙摆手:“我可没说过,别冤枉好人啊!”贾诩又望向了华歆,后者赶忙摆手:“别看我,我也没说过啊!”不等贾诩再说话,刘闲便开口道:“这个问题,不要再深究了,咱们研究点有用的事情!”贾诩摇摇头:“子鱼兄,主要是我没干过这种事啊!”“懂,我们都懂!”刘闲重重点头。“对对对!”华歆和庞统也跟着点头。贾诩无奈摇头,赶忙道:“子鱼兄,有何要事啊?”刘闲咧嘴一笑:“升官发财的好时候到了!”此言一出,这三位纷纷眼前一亮。苦等小半年,所有人都等着曹丕称帝,大家跟着一起加官进爵。可曹丕,半点动静没有。尤其是郗虑那事一出,几乎没人敢再劝进了。但这事,要是刘闲开口,众人肯定是一呼百应。三人纷纷拱手:“还请子鱼兄开口,我等一定全力而为!”刘闲招手示意,三人纷纷附耳过来。“魏王命我操办春日大宴,这件事士元来做!”“没问题!”庞统点头。刘闲又说道:“召集群臣赴宴,文和来做!”“老夫在行!”贾诩点头。刘闲说:“文和,该怎么说,该怎么做,不用兄弟我开口吧?”贾诩点头:“懂,都懂!”刘闲又说道:“子鱼兄,最重要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准备一把万民伞!”华歆笑了:“没问题,我一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刘闲道:“我会让人去请天子前来赴宴,到时宴会上见!”“好!”三人纷纷拱手。“散了!”刘闲起身就要走。贾诩赶忙开口:“子鱼兄弟,来都来了,不好好喝两杯吗?”“哈哈哈!”刘闲大笑起来,转身坐了回来:“必须喝好,还得多叫几个姑娘陪!”“这就对了!”贾诩笑着点头。刘闲给贾诩一个人点了三个姑娘,贾诩,华歆和他,人均两位姑娘。一直折腾到深夜,方才各自归家。隔日一早,刘闲就把自己的岳父郗虑请到了府上。“好妹夫,有话你就说,不用喊我作岳父!”“行!”刘闲点头:“我也不跟你见外了,你帮兄弟我一个忙!”郗虑拱手示意:“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哈哈!”刘闲笑了:“邺城春日大宴,劳烦兄弟你去请天子!”“没问题!”郗虑用力的拍打着自己的胸脯。刘闲又说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郗虑一本正经的道:“禅让一事,只字不提,只提酒宴!”刘闲摇摇头:“兄长,你还是不通透啊!”郗虑一脸不解:“子鱼兄,我这么做,不对吗?”刘闲还是摇头:“三请三让,如今水到渠成,你这么做合适吗?”“这?”郗虑愣住了。“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刘闲问。“明白了!”郗虑点头:“这次来真的了!”“没错!”刘闲点头:“这一次,我挑头,出事天子担着!”“明白了!”郗虑点头:“我这次,一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嗯!”刘闲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的几日里,整个邺城都忙碌起来了。春日大宴在紧锣密鼓当中筹备。大宴当日,邺城文武齐至铜雀台。天子更是摆驾而来,参加春日大宴。宴会上,曹丕高举酒杯:“诸位,这一杯敬我大汉,敬天下太平!”“敬天下太平!”文臣武将纷纷举杯。几杯酒水下肚,曹丕这才下令乐师演奏,美人起舞。一曲作罢,刘闲从从座位前走出,半跪在曹丕面前。曹丕道:“子鱼先生,何事下跪啊?”刘闲当众掏出了天子诏书:“天子下诏,请魏王荣登帝位!”曹丕脸色骤变:“刘子鱼,我念你是我师父,今日不杀你,速速退下!”.com刘闲道:“纵使今日魏王要杀我,刘闲也还是要劝进!”“哦?”曹丕脸色大变:“你不怕死?”刘闲高声道:“天下若不能得明主,不如一死!”此言一出,群臣纷纷上前跪地。“天下若不能得明主,不如一死!”数百名文臣武将,纷纷山呼,气势恢宏。一时间,曹丕也被这场面震住了。随后,刘闲拿着诏书,华歆拿着万民伞分别站在曹丕左右。华歆道:“万民血书于此伞,恭请魏王即地位!”刘闲当即宣读诏书。“朕在位数十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