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星洲不满地瞪一眼老伙计,这家伙就是来抢他孙女的。臭不要脸的老头儿!“噢,吃饭了!”肖月灵丢下步昆一步窜到桌边坐好,不言语的小凯早乖乖坐在桌边,目不睱接地在每道菜上来回移动。成人礼的仪式还是要有的,两老爷子又送出他们亲手做的小礼物。药丸和匕首!两样都是两老爷子的强项,除此之外他们也拿不出别的东西来。“以前爷爷总想着,等你十八岁的时候再给你买套好看的首饰,眼下却没了机会。”“爷爷,真不用!你只要偶尔做一次佛跳墙,比什么首饰都管用!”“好,爷爷有空就给你做!”对于好吃的小孙女,肖星洲是有求必应,家里有一个天然的食材库,想吃点好吃的还是很容易的。四人的第一目标,当然是中间的大肚罐……一碗浓稠淡黄的汤汁,q弹的极品鲍,软糯的蹄筋,吸饱汤汁的虾肉……荤素都浸满鲜掉眉毛的汤汁,鲜到极致的味道刺激着每一处味蕾……摆满三张桌子的菜,第一次没被全部消灭,四人都很没形象地摊在沙发上。因着这一特殊日子,小黑小白也受到优待,吃得狗肚鼓鼓的两只放松地躺在地上。得,一家子都被这一顿美食给撑得动不了了。“起来动动,别再摊着了!”第一次吃到撑的肖星洲,撑着腰站起来在院子里来回的走动。一把年纪的人,吃饭都能撑成这样,这还是人生中的第一次。“爷爷,没事吧!”肖月灵有点担心两位老爷子,两人因为高兴吃得比平日多一倍。“没事,我去拿点消食丸出来吃。”吃过消食丸后,四人又在院内溜达了一会儿,两老头儿才哈欠连天的倒沙发上补眠。肖月灵则回屋关上门进空间,地里的收割正式开工。四个农业机器人同时开工,她只需跟在后面收袋装的稻谷就好。有先进的农业机器人收割,晾晒的环节都省了,所以说有先进的科技还是很省事儿的。收割到猫爪米时,肖月灵特意跟在牛二后面,大量的瘪壳被喷出,一亩猫爪米最终的收成不到三百斤。产量实在是太低,五亩地总共收获1200多斤,只有普通稻谷一亩的产量。幸好不是在外面种植,不然一家人非得饿死不可。以她家四口人,加上两条大狗的消耗量,一个月需要两百多斤大米,这还不算粗粮,以及肉食和蔬菜瓜果的量。更别说外面养的家禽,还有空间里几千张嘴,这些都是要用粮食来养的。空间中养的家禽,反倒是消耗粮食最少的,鲜嫩的牧草是家禽的主要食物来源。高二每隔两天会定期喂一次粗粮,空间内有足够的肉食储备,肖月灵并不急于用粮食催肥家禽。积累下来的鸡蛋、鸭蛋已有上万枚,肖月灵一时苦于没有借口拿出去卖,只能堆在空间石洞中。“唉,换了一般人还真养不起这么多张嘴!没食物愁,食物多也愁!”愁空间中鸡鸭成群的肖月灵,真希望恢复网上交易,那样还可以隐藏一二行踪。可惜,天不遂人愿,网上一切交易都停止了,她是有货不敢卖,别人是无地买货。小地方更是连黑市交易都没有,南山镇的人还是太穷了,要是能大面规模地养殖家禽,肯定会有外面的人主动上门交易。肖月灵虽然有此想法,但一时之间是不敢付诸行动的,她可不想成为所有人的目标。她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夜幕降临时,村民们开始新一天的忙碌。地里的庄稼已全部枯黄,大棚没了存在的必要,被村民们全部收拢回家。村民们守着枯黄的玉米杆和红薯藤愁眉不展,今年因为没有智能大棚,产量明显减少。挂包的玉米从外形上看着个头大,但撕开后只有半苞瘪玉米。刨开干成块的泥土,红薯的个头只有成年人双拳合抱大,比起去年的小了一倍。对于干掉苞的玉米,村民们是没办法只能先掰回家,而红薯却还留在地里。他们都想再养养,希望能再长大点,毕竟只是叶子枯黄,但梗子还有些水份。于合也跟大家一起蹲在地头,今年的收成明显减少,家里七口人的生计全落在这两亩地上。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拿到欠他的补贴,十个月的补贴怎么也能顶两个月。地里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缺水严重,他很庆幸去年租肖家的五亩地。若是没那点粮食支撑,又没补贴可拿,他还真养不起一家七口。今年的收成会上缴一部分粮食,这事于合一早就知道了,但现在驻地并没有公布这一项规定。一旦公布,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于合一想到这就头痛。他连家里人都没敢透露,就是怕提前走漏消息,到时候驻军不好收场。大家把粮食看得有多重,他很清楚,在这土地国有制传承了上千年的国度,按理说缴纳一定的粮食是应该的。但全国人都知道,拥有土地的人是不用缴纳粮食,每年还有补贴领的。现在猛地要征收粮食,不闹起来才怪,现在的人可没一个是善良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公粮 想到要面临的困境,于合再一次萌生了不干村长的打算。有得当这劳什子的村长,还不如去给肖家打工,轻松不说收入还稳定,收获的时候还有原生粮拿。于合虽有此打算,但他不会马上就辞去村长一职,再怎么样也得找好工作后再辞。今年,村民们都没有请农业机器人干活,他们都想省下那一笔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蹲在各家地头的村民都愁眉不展,玉米杆都干了,而玉米穗只有半苞,今年的减产太明显。再留下去根本没啥用处,人人都想到去年收获时的那场黑雨,心中不由得紧迫起来。待不住的村民,都在自家地头动起来……各种灯照在地头,各家都开始掰玉米,消息很快被巡逻队传回驻地、镇政府。【南山镇的村民们,缴纳公粮人人有责!】【眼下是困难时期,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度难关,而缴纳公粮就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若有不同意者,立即收回所分得的土地。】……驻地的喇叭、镇上组织的宣传车同时发声,全镇都能听到宣传缴纳公粮的声音。十架无人机,盘旋在上空将地里的收获全程录下……听到这一规定的里外村民都一愣,什么时候出的新规,怎么他们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一时之间群情激奋,谁也不愿意白给出自己辛苦得来的粮食。特别是后来溶入南山镇的村民们,他们被分为四小队和五小队。他们分得的地只有一亩,即使是套种了两种农作物,一部分人家因为粮食接不上。玉米刚能吃的时候,就有人家掰嫩玉米棒子磨细吃下肚。到收获的时候,其产量可想而知,又来一个缴纳公粮,谁会愿意。这一新规就跟剜他们的肉一样痛,没一个愿意缴纳公粮的。【凭什么要我们缴纳粮食,我们都一穷二白了,还想压榨不成!】【不交,坚决抵制霸王条款!】【让我们交公粮可以,只要能拿肉来换,我肯定交!】……听到这一声音的人,都像看白痴一样地看向说话之人。真能拿出大量的肉来,他们还会缺粮食吗?关于征收公粮的详细规则,很快出现在交易市场的大屏幕上。镇上的宣传车,由护卫队跟着满镇子的宣传,往大棚走的肖月灵也听了个真切。征收公粮,她也是第一次听说,每亩400斤玉米,还在她的接受范围之内。但对于别的村民来说,估计没人愿意拿出来。和平时期都没有征公粮一说,更何况是困难时期,上千年来国人的意识里就没这一说法。习惯了领补贴的人,让他们交公粮,这是何其的难。不愿意归不愿意,但被镇政府和驻地扼住命脉的他们,只能发发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