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22章 出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出气(1 / 2)

作为一个从来不夸大其词的孩子,朱至岂不知道,没有做成的事不宜说。实验成功,用事实证明一切,才能真正让天下人不敢非议。

朱雄英激动得伸出手捉住朱至,“倘若舒笙做到了,他是功在千秋。”

“嘘,这事先不能对外说。就是对爹我也一直没说。齐家村的情况他们发现了,也只以为是秋收提前。至于后面到底能不能种出来,再收成,咱们得用事实说话。”朱至惊觉,好吧,确实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以至于她忘记应该要瞒着点,等事情果真做成再说。

朱雄英一听顿了半响,随后又反应过来了,“对,说得对,尚未成功的事不宜对外泄露,不能让有的人高兴太早,也不能让好些人不高兴太早。”

说实话,朱至看着朱雄英,突然觉得朱雄英现在挺蔫坏的,是个闷声发大财的主儿。

“你让人看着齐家村点。”朱雄英想来想去不放心,叮嘱一句。

“还用哥哥说,我早让伯父去安排了,否则整个应天现在不得传遍了。别人的稻谷还没长出来,齐家村都要收成了,这不是引人侧目?”朱至就算人没有回来,必须也早早把事情安排好。

对此,朱雄英默默的给朱至竖起大拇指。

在这点上,朱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朱至也有想法,“我就盼着这事能成,最好明年普及大半的田地,如此一来就能让百姓们多几分希望,不至于一辈子没指望。”

朱雄英重重点头道:“会的。”

“太孙,北元使臣再次求见。”这时候祝娘再次禀告,离上回北元使臣求见已然过去两天,北元使臣坐不住了!

“不见。”可惜有意晾着北元使臣的朱雄英再一次果断拒绝,这一回祝娘不再迟疑。

“哥哥拒绝了两回,接下来他们肯定不乐意再等着,该使出十八般武艺了。”朱至看着祝娘的身影如是道来。

朱雄英想了想道:“让人给二叔传句话,让二婶出气的时候到了。就问问二婶要不要出出心中积攒多年的恶气。”

对此,朱至不得不对朱雄英竖起大拇指,且附上一句话,“哥,你这招够损的?”

不料朱雄英冷笑道:“说什么呢,损的难道不是他们吗?要不是他们不像样,对他们忠心耿耿,愿意为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他们信不过,寒了人的心,岂有他们如此为难的时候。我虽不喜于二婶心心念念都是北元,却也敬二婶一片忠心,否则二婶早死了。”

一个不断往北元送消息的探子,早些年大明得容着忍着,到如今还有这个必要?

一再和北元交战占据上风,而且实力也在不断增强的大明,并不忌惮杀一个已经被弃的郡主。

不杀她,更多是因为大明人的心里都敬重真正的忠义之人,否则秦王妃早死了。

“难道你为二婶求情,留着二婶的命,不是因为你觉得二婶活着比死更有用?”别人相信朱雄英这番敬重忠义之士的话,但一直确保秦王妃能活着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她依然有利用价值。

“咳咳咳,差不多就行了。”朱雄英横了朱至一眼,提醒朱至就别再鸡蛋里挑石头。

“咱们就别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多么正人的君子,坐在咱们的位置上,就算再努力想当一个好人都不可能。好人,是治理不好偌大的天下,也不可能成为天下之主的。”不是朱至想要打击朱雄英的积极性,实在昰有些事大可不必。

人无十全十美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尽所能的做好份内的事,让天下相对安宁,让百姓们的日子相对过得更好一些,那就算对得起身居于这样的位子上。

想让天下称赞?算了吧,能被称赞的人太少,尤其能叫天下人称赞,就算是圣人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得到一众人的认可,他们兄妹得认清现实。

朱雄英笑得无奈,“我明白你说的这些道理,我又没有这个想法,你不用担心。”

这安慰的话,行吧,朱至且听着。

兄妹二人等着看北元的表现,秦王府上,听到朱雄英派人来送的消息,秦王脸色就不太好了。

“我说你们太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秦王实在没能忍住。

可惜今天来传话的人不是祝娘,而是另一个内侍,秦王问着,他也不是敢答的。

秦王吹胡子瞪眼睛,可惜没什么用,正主又不在眼前。

“行行行,你们就使劲闹吧,最好闹得天下大乱,我看你们怎么收场。出去外头折腾出多少乱子了,回来也不说要歇歇,有他们这样的人吗?他们不想歇,还不让别人歇,气人!”秦王继续抱怨,要不是没有办法,他一准已经冲到朱雄英和朱至的跟前,好好的跟他们两个说道说道,至少得让他们两个收敛点。

可惜,秦王骂半天愣是没个人敢接话,他就骂吧,别人长了耳朵只管听着。

秦王得不到回应,看了看眼前的内侍,最终道:“走吧走吧,回去跟你们的主子说,他的话我一定带到。”

纵然秦王气得咬牙切齿,架不住朱雄英让人来传的也算是正事,他不好不去办的啊!

内侍要的就是这句话,终于听到,赶紧跑。秦王的脾气知道的都知道,不跑是要等到秦王迁怒吗?

秦王吸气吐气,最终还是念在这几年虽然跟朱雄英和朱至是担惊受怕不少,但也算是收获颇丰,家底可比以前等亲爹给钱的时候好多了。

嗯,看在钱的份上,朱雄英别管要闹出什么样的乱子,他都应该第一时间配合。

想到这儿,秦王寻着秦王妃去。

秦王妃早年被北元误会成了叛徒,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松了,不过后来陈亘出面,无二话,让秦王妃陪着她一起搞女人的事。

女人怎么了,女人从不逊于男儿。就这一句话,成功让秦王妃有了斗志。

作为女人,没有女人会喜欢被男人牢牢的压制,处处被视为附属品,所有物。

想想秦王妃为北元做了多少事,却依然没能得到北元的肯定,甚至被视为叛徒,他们的理由不就是秦王妃已然嫁入大明多年,出嫁从夫,秦王妃或许早就是大明的人了。

秦王妃这辈子所有的算计都是为了北元,就连嫁入大明都是为了北元,结果现在他们竟然要因为她嫁入大明而怀疑她。这难道不是这个世上最荒诞的理由吗?

女人,女人若不是无从选择,难道会任由男人们摆布?

陈亘见了秦王妃后,只想与秦王妃一道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

对,国与国的事秦王妃已经不能再参与,后半辈子要是没事儿干,岂不是太无聊?

对此,陈亘邀请秦王妃一道,不为别人,就为了天下的女人们尽一份心,做出一番事业。

秦王妃最终是答应了,理由是什么,那其实不算太重要,重点是答应就成。

以至于秦王和秦王妃的关系,好像在没有了利益纠葛之下也变得好多了。

此时秦王来到秦王妃的院中,秦王妃也不再黑着一张脸,算是相对客气的问:“王爷有事?”

秦王一向不擅长绕弯子,点头道:“对,有事。北元的人求见雄英两回了,不过雄英一直没有见他们。”

提起北元,秦王妃脸色果然一变。

不过,秦王妃很快恢复,嗤笑一声问:“他们莫不是以为这里还是大元的地方?他们来了想见谁就能见谁?”

哎哟,这话听得怎么那么让人想拍手叫好呢?

“谁说不是呢。他们进了应天之后就不急着拜见我们大明皇帝,得知我父皇安排雄英招呼他们,他们自己也不说拜见,如今怎么就急了呢?”秦王必须是站在朱雄英那边的,北元人做事目中无人,真以为是大明求着他们来的?难道不是他们自己上赶着来的?

摆不正自己位置的人最是可恶!

秦王附和的声音挺大,秦王妃的脸色变得晦暗不明,一时让人看不出她是高兴或是不高兴。

“有什么事须得我出面?”要不说秦王妃是聪明人,一提北元人,再提朱雄英不见他们的事,她就立刻猜到了,肯定还有别的事。

行吧,也不乐意跟秦王绕弯子,事儿趁早说了,至于她是办或是不办,再考虑。

“不用你出面,雄英派人来说,他不见北元的人,北元的使臣一准得想到你,你只管拿他们撒气,怎么痛快怎么撒。什么时候让雄英见他们,你说了算。”秦王堆起笑脸如是说,落在秦王妃的眼里,秦王妃目不转睛的瞅着他,无端看得秦王头皮发麻。

看吧,看吧,他就知道。

朱雄英说得再好听,还不是想让狗咬狗。

呸!秦王妃要是狗,他是什么了?换个词。

啊,应该说是,他们自相残杀。

嗯,最后得利的正是他们大明。

秦王妃不傻,一定已经看出来。

那秦王妃能答应吗?看这眼神,恨不得把他给杀了!

“太孙真是为我着想。”不料秦王妃突然露出一个笑容。

别管真假,秦王必须附和的道:“那是当然,要我说我们家的人最大的好处就一点,护短。只要是进了我们家的门,那就是我们家的人,谁要是让我们家的人不痛快,我们必须得让对方一家子都不痛快。”

觉悟,别管秦王有没有,忽悠人的话得上,正好这些年秦王跟朱至学了不少,他是觉得,嗯,挺适用。

无论是真是假,至少秦王表现出的态度是把秦王妃当一回事的,难道不比秦王妃为之出生入死,最后却质疑秦王妃不忠的北元人好得多?

其实,秦王妃是希望秦王他们对自己不好的,至少怎么样也应该比北元对她差。

如此,不管让秦王妃如何算计大明,如何为北元而谋,秦王妃也就无须有所愧疚。

但是,秦王妃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否认一点,大明这些年有无数的办法可以让她死在北元的手里,让她死不瞑目,终是让她活到现在。并且给了秦王妃尊荣,富贵,无一人敢折辱于她。

秦王妃有时候也在想,像她这样的人不是早就该处死的吗?为何却还要留着她活到如今?

她死了,大明也就不用提防了,也不必再害怕她会帮着北元再做出不利于大明的事不是吗?

“王妃?”秦王等了半响,没有等到秦王妃的回答,见她在沉思,一时有些拿不准这个事秦王妃到底是乐意做或者不乐意。

朱雄英想做的事,秦王发自内心是要帮忙的,那是他亲侄子,相当能干又聪明的侄子。

更别说朱雄英做的更是利于大明的事,他要是不帮,这是脑子被驴踢了吧!

“太孙的意思我明白了,放心,北元使臣但凡求见,我会趁机找回我的场子,难道他们以为,我是他们挥之则来,喝之则去的人?未免也太欺负人了是吧。”秦王妃必须也是一个有要求的人,她可不是傻子,北元是她的家,是她为之宁可嫁入大明的家不假,却不代表他们能肆无忌惮的伤害她。

“对了,就是这样的意思,管他们有什么大事,王妃要是不痛快,就让他们全都不痛快。王妃放心,你的背后靠着大明,想怎么教训他们只管放手干,谁也不敢对你指手画脚。”秦王再一次肯定的告诉秦王妃,别怕,放手干事去,她的背后可是靠着大明,有什么事朱雄英顶上去。

秦王妃望着秦王得意自傲的脸,其实在想的是,大明既然有秦王这样的蠢人,为何却要给大明如此精明干练的太子,以及年少老成的太孙。

但凡他们两个稍差一些,多像着秦王点,她也不会,也不会如此寸步难行。

想到这里,秦王妃越想越不痛快,越是不愿意多看秦王一眼。

秦王目的达到,难道以为他就是愿意久留在此的人。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先走一步。王妃莫急。”秦王立刻跟秦王妃告辞,办完事就走,不带半点犹豫的态度,秦王妃看在眼里,嘴角动了动,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

“王妃,趁着年轻,还是应该生下秦王的王嗣。”秦王妃没有要留人的意思,一旁伺候的人终是没能忍住与之轻语一句,也是希望秦王妃能放下架子,至少要给自己一个依靠。

“你以为我想生,他们就会让我生?观大明皇帝封藩是为了对付大明的功臣们,可是,等这一代的功臣被解决了,接下来该解决的就是大明的这些藩王们。我,北元女子,大明没有谁乐意让我的血脉承继大明的王位。”秦王妃如是接过话,她自嫁入大明后,就不曾想过子嗣一事,也是不想有个孩子拖累。

秦王妃没有犹豫的冲一旁的侍女道:“同样的话别再重复说,我心里有数。大明朝,每个人何尝不是心里有数。”

这话让侍女就算有千言万语也不知该如何接,不得不乖乖的闭上嘴,再不敢多言。

不过,这时候的皇宫内,也有人提及此事,却是跟朱至提的。

“秦王妃和秦王的事,看来你也知道不少。”朱至被陈亘迎面碰上,陈亘也不绕弯子,当即提起秦王夫妻的事。

“在西安这些年,妾与秦王妃相处融洽,一些秦王妃不愿意让旁人知道的事,妾能看出端倪。孩子,会是女人的软肋,而且,秦王子嗣颇丰。”陈亘相信有些话她只需要点到即止,朱至会懂的。

“你不知我大明一向讲究嫡长?”陈亘后面那一句让朱至不得不提醒,大明朝是有规矩的地方,不是谁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那就要看在大明的心里,一个秦王妃重要,或是一个爵位重要。况且,是不是把人当自己人,难道不是看有些位置给了谁?做的总比说的要有用得多。”陈亘提醒朱至,朱至昂起头双手交按,显然在考虑陈亘话中的可行性。

不过,子嗣的事要是她也管,确定不会被常氏再追着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