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91章 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 人选(1 / 2)

满腹疑问的人第一时间看向朱至,其实就是等着朱至说句话。

可是朱至完全没有感受到徐辉祖此时想法的冲人招呼道:“皮同知,升官了啊,恭喜恭喜。”

本来连眼睛都没有睁开的皮世听到朱至的声音打了一个激灵,难以置信的睁开了眼,在看见朱至的一刻赶紧走到朱至面前,与朱至躬身见礼道:“郡主。不知郡主在此,在下有失远迎。”

如此谄媚的态度,更让徐辉祖拧起了眉头,不解于这样的人怎么会让朱元璋委以重任。而观朱至的神色更是认为这样的一个人极是不错?

“休息好了,是不是该办正事了?”朱至并无问责之意,既然她有幸见识过皮世查案的本事,知晓这一位有真本事,案子交给他来查查,理所当然得由他全权负责,他要怎么查,朱至既然无心参与,也不想管得太多,就不该过问甚多。

“是,是!”皮世连连应着是,看着朱至是打从心里害怕和恭敬。

这让朱至有些纳闷了,上回他们见面的时候皮世可不是这个样子,如今这样的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朱至拿他怎么着了!

朱至一眼瞥过道:“咱们这算是第二回见面是不是?我应该没怎么着你,可你现在的态度让我觉得,我是不是对你动了什么手脚,才能让你这么怕我!”

皮世啊的一下子抬起头,与朱至四目相对,又惊觉自己失态连忙低下头,不敢再与朱至对视。

朱至盯着他,等着他的回答,也是好奇自己在皮世的眼中究竟变成一个怎么样可怕的存在,竟然让人听着她的声音都怕。

虽然皮世是不想回答的,但是站在朱至的立场,她问出这个问题就等着皮世一五一十的回答,她可不想听到什么敷衍的话。

“郡主和太孙出应天往北平来的时日不多,北平留下的北元探子也好,燕王的旧部也罢,甚至与北元私下贸易的人都被太孙和郡主合力揪了出来,郡主和太孙的心计了得,智谋超群,下官,下官不敢不服,也不敢不怕。”皮世为什么怕朱至,朱至果真就一点数都没有吗?

就朱至和朱雄英的大手笔,短短几天的日子把北平搅得天翻地覆,好些他们锦衣卫查了多年都没能查出来的人,朱至和朱雄英一搅和,全都一网打尽了,他怎么敢在朱至面前摆架子?

朱至听着笑了,身体往前微倾道:“原来是怕了啊!”

皮世坦然承认道:“但凡见识太孙和郡主本事的人,岂敢在太孙和郡主面前摆架子,装本事,下官不仅怕,更是心服口服。”

会说话的人就这样,说着最是动听的事实,至于是真是假,朱至就不追根究底了!

“三天。”可是,任皮世把话说得再好听,朱至却是不吃这一套的,她的时间不多,皮世竟然已经睡好,就该开始办事了。

皮世听着三天这两个字,立刻抬起头来,不难看出他眼中的震惊,显然已经明白朱至所说的三天是什么意思。

“三天之后,把这牢里每个人的供词送过来,是不是罪有应得的,哪些是该放的,都由你上交的供词来定。”朱至就给皮世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内,皮世肯定是要把事情处理好的。

“至于是不是还有其他遗漏的人,三天的时间还能补救一二,要是超过三天,你懂的。”朱至不介意提醒皮世,大家的时间都不多,皮世负责问案审讯,那么他就要用最快的速度配合。

皮世这回不再嘻皮笑脸,没个正形,只与朱至请道:“那就请郡主让所有锦衣卫听从我的调遣。”

查案问人不是问题,只要每个人都配合,他可以全心全意查查,必能查个水落石出。

“有何不可?”朱至和朱雄英能算计到那么多人,不就是多亏了朱元璋和太子暗中把他们早就安排好的探子全面配合,他们兄妹才能事半功倍?

自然,她要皮世迅速查清案子,也得要给他权利,让他可以高配所有人。

皮世一拍掌道:“我就知道郡主是爽快人。”

言语间都是对朱至的认可!

朱至半眯起眼睛瞅着他道:“容我提醒你一句,也是你之前一直奉行的原则。不捉错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皮世眼睛瞬间亮了,他没有想到朱至就算算计了不少人,竟然还能记着初心,并无意借此机会清除对她不利之人。

哎哟,比起他们陛下来,还是跟着朱至混好啊!

“郡主放心。”皮世心下的嘀咕自不用说,面上更是爽快的应下,请朱至放心,他并未忘记初衷。

“对了,这是魏国公世子。对于锦衣卫的行事多有耳闻,这几天就让他跟着你好好的看看,锦衣卫是不是如同传闻一般。”朱至一个凡事喜欢大大方方的人,徐辉祖不是心存疑惑吗?好说,跟着她走这一趟明显是不够的,既如此不如让他跟着皮世看着点,也好由此而始洗洗锦衣卫的名声。

皮世打量徐辉祖一眼,随后朝徐辉祖作一揖道:“世子。”

徐辉祖没有想到朱至到现在还记着这事,面上一僵,可就是他提的要过来一趟的啊,他总不能把这事儿忘了?

朱至大方的让他跟着锦衣卫查案审讯的人好好看看,是不是他们冤枉了人,他要是不乐意,以后有什么问题他还好意思提?

“皮同知。”徐辉祖要跟着皮世看看锦衣卫如何行事,他既然不好拒绝,待人不管有什么偏见,眼下也是要客气相对。

“行了,我该回去了。”朱至事情算是办完了,既然知道眼前的皮世和徐辉祖都达成共识,好说,该撤她就得撤了。

皮世和徐辉祖都赶紧送人,朱至走出大牢,看着外面明亮的天空,傅让一个不作声的人不由多瞅了朱至一眼,正好被朱至看见,“有什么问题只管问我。我们用不着藏着掖着。”

“郡主让徐世子跟着皮同知,果真只是为了见证锦衣卫行事?”傅让问出心中疑惑,跟在朱至身边,不管他听说了什么,他都当作自己什么都没有听见。

锦衣卫如何查案这事,那更不是他该管的。

而且,比起朱至来,徐辉祖显得事事都要操心,恨不得把全天下的事都揽到身上,是不是有点过了?

“这也是徐世子所求,我何必吝啬?”朱至摊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倒是没有想到,徐世子以前看起来挺好的一个人,相处起来竟然显得有些天真。”

天真二字听在傅让的耳朵里,傅让其实更想问问朱至,莫不是说错了?

朱至却轻轻笑了道:“天真啊,天真得太过,就像是假的。不过,他既然想看想听,又不曾做出不利朝廷之事,我何至于吝啬。再说了,问案审讯一事自有皮世负责,皮世心里有数,且让他们斗智斗勇去吧。各显本事不是?”

傅让打了一个寒颤,果然,他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徐辉祖之所以想了解锦衣卫的事,朱至会让徐辉祖如愿以偿的留下,都各有各的盘算,不外乎因曾经的燕王朱棣。

不对,如今的燕王朱高炽也是徐辉祖的外甥,当舅舅的人要说不为自己的外甥考虑考虑,谋划谋划,那也说不过去。

万一要是锦衣卫做出什么有意牵连人的事来,到时候受苦受难的可不只是一个燕王一家,还有他们徐家。

傅让甩开脑子闪过的乱七八糟的事,决定不再继续问下去了。

朱至回头正好看到他甩头的动作,笑道:“傅小将军是真正的聪明人,不问那许多,也不参与许多。徐世子啊,也是叫我们家给坑了的。要不是他们家的女儿嫁给我四叔,我四叔又做下那样的事,他是不用操心这个的。”

一语道破徐辉祖是有多么无奈,上了船之后有多少无奈,其实都明白。

傅让更不想回话了,皇家的事是他们这些外臣可以议论的?

“行了,你也忙一天了,回去歇着吧。我也得回去睡一觉,不管了。”朱至实在是困得不行了,不回去歇着感觉她脑子都转不起来了。

“送郡主。”傅让别管困不困,朱至要回去歇着,他赶紧相送。

朱至麻利的走人。傅让送完了人,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大牢,徐辉祖啊,因为一个燕王朱棣明显是要受到猜忌的,怕是从一开始让徐辉祖负责朱雄英和朱至的安全,这就是一个试探。

朱雄英和朱至做到眼下这一步,朱元璋和太子不可能之前全然无知。那么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反应都在朱元璋和太子控制之内。

徐辉祖得亏了没有犯傻,没有想着为了朱棣这个已经被朱元璋所弃的皇子,做出不利于朱雄英和朱至的事,否则这徐氏的满门怕是要一个都不能留了。

傅让吸了一口气,他是要回去歇会儿,完了要第一时间把这些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他爹,好让他爹知道到底北平都发生了什么事,而他,接下来到底该如何行事。

只能说,北平发生这么大的事,北元兵马都出动了,不错,北元不曾进犯北平,却也是有心要捉住他们的太孙,既然锦衣卫都已经接手北平事宜,应天也在最快的速度得知了北平事宜。

朱雄英和朱至也是在第一时间把北平发生的事写成奏本,八百里加急送回应天。

得知北平的官员竟然有大半官员与奸商勾结,贩卖铜铁之物,更有朱棣的旧部欲趁乱谋反夺权,还有藏于北平的北元探子有心趁机杀太孙,夺北平,好几桩的事全都凑一起了,好在北平如今还在他们大明的手里,好些人都暗松了一口气。

不过,也得赶紧凑一起商量商量,接下来的事到底该怎么办。

朱元璋和太子可比他们还早,朱雄英和朱至的一番操作,饶是朱元璋也不得不说:“两个小儿实在是胆大包天。”

太子何尝不是心有余悸,却无奈的道:“以前父皇总觉得胆大包天挺好。”

被儿子噎了一记的朱元璋道:“若是胆小如鼠,咱们天下能交给他们?就得有敢为事的胆子,才能将暗中的人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得,骂归骂,朱元璋一向不喜欢胆小的人,绝不会愿意自己的儿孙缩着脖子做人。

“如此父皇就莫要再责备他们了。北平经此大乱,须得有人镇守才是。”太子提醒朱元璋,北平闹成这样,不管最后查实有多少的人参与这一桩桩的事,肯定是要大换血的。

一但北平内的官员换上一波,就必须要考虑有人前往北平,镇守于北平。

太子知道儿女是不可能久留北平的,否则留个一年半载,其他地方,朱雄英和朱至还要去吗?

太子是有私心的。至少他是希望朱雄英和朱至都能出去看看,了解外面的世界,现在他们不去,将来他们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想让儿女都能吃吃苦头,更能看到这世间百姓的诸多不易,将来才能真正将百姓放在心上。

“你是不想让雄英他们留一留?”朱元璋思来想去是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第一时间考虑的都是朱雄英和朱至。

“父皇不也是?”太子如是反问,他们父子相知,无须多言。

不管是朱雄英或是朱至,朱元璋都是想让他们靠督建烈士陵园一事收拢人心,尤其是军中将士之心,让他们任何一个人留守北平,都有违朱元璋的初衷。朱元璋如此,太子也是如此。

“北平一乱,依你所见,何人适合前往接手北平?”朱元璋突然又有此一问。

太子半响没有说话,显然是在思虑此事,或许更应该说,太子就是因为拿不准这件事才没有说出口。

“你汤伯父又跟我旧事重提,还是说他家的孙子辈好些个跟我们至儿的年龄相仿,他是真喜欢我们家至儿,就想让至儿从他那些孙子里挑一个。”朱元璋没头没尾的说出这话,太子立刻明白了朱元璋之意,大眼瞪小眼了半响,朱元璋道:“这事你要是拿不准,你问问至儿去?”

不管是朱元璋或是太子都明白一个道理,朱至的婚事最后成不成得是朱至点头。

“父皇果真觉得妥当?”太子懂得朱元璋的意思,不过还是要再问上朱元璋一句,当真要如此?

“你先问问。”朱元璋要是能早下决定,就不会等到现在了。他如今不就是因为拿不准,因而才会一直没有拍板?

太子就不得不代朱至问上一问了,“要是至儿不愿意?”

朱元璋连想都不想的道:“不愿意就不愿意,她又不是不识大体的人。她这辈子是注定为我们老朱家活的了,若是连婚事都不遂她愿,该多让她伤心。”

取舍之道,朱元璋不至于连这点都不明白,因而连想都不用想,朱至一心为大明谋划,他都看在眼里,又怎么会再愿意她在自己的婚事上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

“再者,要不是她愿意,我怕不是结亲,更是结仇。你那女儿是什么德性你不知道?”朱元璋转头又说起朱至的性子,想着都觉得脑子阵阵抽痛。

“不都是父皇给宠的。”不是太子想往朱元璋心上扎刀,而是早些年太子是费尽心思想管好朱至,改一改她的性子,却是朱元璋如何也不愿意,反而觉得朱至的性子极不错,不用改。

如今朱元璋知道他纵出个无法无天的人是怎么样的下场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