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63章 收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收集(1 / 2)

满巷子几乎挤爆的人,随凉国公一声怒吼下,瞬间跑得没影。

如此情况叫朱至和朱雄英看在眼里,兄妹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重视。

凉国公在淮西武将中的份量已经摆在眼前,怪不得朱元璋总想收拾凉国公。凉国公要是再折腾下去,谁都保不住他。

人跑光了,凉国公立马道:“走了,人都走了,松松脚,松松脚,你们是真要废了我啊!”

可怜的凉国公怎么都想不明白,受伤的为什么总是他。东宫成大狱了,他来一回伤一回?

想到这里,凉国公火气上来了,偏朱至又一用力,凉国公

火气不超三秒,立消是吧!

凉国公能不消吗?

脚在朱至脚下啊,这就要断了。

“舅公火气很大?”明知故问的朱至挑眉相询,凉国公想哭。

“我,我就是一时控制不住,没有别的意思,没有别的意思。”凉国公赶紧解释,最后忍不住质问:“再踩下去我这双脚得废了。我废了你们两个养我一辈子!”

不料朱至赞许点头道:“舅公的主意不错,就按舅公说的办?”

朱雄英点头附和道:“行。”

凉国公被噎得半死,他想出的自救法子不行啊,不行怎么办?

“我错了,我错了。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凉国公无奈,哪怕他未必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也不妨碍他一遍一遍说着自己错了。

“舅公认错的态度就跟您犯错的态度一样,快而繁。”朱雄英无奈长叹,毫不掩饰他的失望。

凉国公!!!

“罢了,以后舅公的事我们少管。”朱雄英失望之色跃然于脸上,同时也收回踩着凉国公的脚,中心思想就一个,往后凉国公的事他们再也不会管了。

朱至同意,因而同时收回踩在凉国公脚上的脚。

凉国公终于是劫后余生,却没有大松一口气,反而着急忙慌的拦住转身要走的朱至和朱雄英,手忙脚乱的问:“不是,有话好说,有话好说,我也没说不让你们管我。”

开玩笑,太子那头凉国公是不担心,可谁会嫌自己的靠山多?

朱雄英是谁?太子的长子,将来也是要当太子的人。

朱至,朱至脑子好使,尤其会赚钱,这就是他的财神爷。

一个护他前程,一个护他财路,傻子才会不希望他们管他。

“管不了。舅公您这屡教不改的态度,神仙也管不着。”朱至继续直白相告,不是他们不想管,实在管不了啊!

凉国公自己什么模样自己心里没数?

有数的凉国公有些慌了,赶紧道:“我们不就是觉得陛下让太子主办烈士陵园的事,代表陛下心里有我们这些武将,心里高兴,就想跟太子分享分享。我又怎么错了?”

死也不承认错误的人啊,就是凉国公眼下的样子。

朱雄英眯起眼睛昂头问:“只为分享喜悦?舅公心里难道觉得,从前皇爷爷心里没有天下武将?”

“有我们还天天吓唬我们?还杀了那么多人。”凉国公小声嘀咕,朱雄英立时上前,往凉国公脚下又是用力一踩,凉国公!!

朱雄英踩得是没有朱至用力不假,也不代表他一个常年练武的人连弄痛人的本事都没有。凉国公痛得倒抽一口冷气,哀求道:“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别踩了啊。”

偏头看了凉国公,朱雄英不得不问:“舅公活了那么多年,就不知道什么叫祸从口出的吗?”

凉国公!!!哪怕之前不一定明白,如今已然明白了。

“我,我错了,我这张嘴错了。雄英,松松脚吧,真要废了。”凉国公就没有想过他一个在战场上谁都不怕,面对千军万马临危不乱的人,最后竟然被两个孩子吃得死死的。

此时此刻的凉国公只盼着朱雄英松开脚。

朱雄英就是故意的,但也并不是真想废了凉国公的脚,故而抬开了。凉国公额头都是冷汗,差点要抱着脚狠狠吹上几口气,缓解缓解痛楚。

好在想起在外头,他已经够丢脸了,绝不能再继续丢脸下去。

朱雄英冲凉国公道:“舅公还不明白吗?朝廷下达的诏令,不管是跟你有关也好,无关也罢,出面蹦跶最厉害的人永远都是最喜欢出风头的人。而往往喜欢出风头的人,都不招人喜欢。”

此话落下,凉国公听得打了一个寒颤。

“皇爷爷对您的告诫还少吗?或者,胡惟庸的案子给您的教训依然不够?知道胡惟庸的罪名里都有什么?其中结党营私一条,舅公依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朱雄英一声声质问,等的是凉国公的回答。

凉国公连连摆手道:“不不不,我明白,我明白。”

朱雄英转头昂首与凉国公对视,再问:“舅公领着一群淮西武将到东宫门前,处处冲在前头,何意?”

这下凉国公额头的冷汗便再也控制不住了。

“魏国公徐达论功不逊于您,论德更是远在您之上。然而怎么没有人推着魏国公领他们出头?推您出来的人,看重的是您的军功,您的威望,也是您背后的人。我娘,我们兄妹。有人是在借您试探皇爷爷。一但引起我皇爷爷的不满,您猜第一个承受我皇爷爷怒火的人将是谁?”朱雄英要不是念着凉国公是自家亲舅公,懒得管他的死活。

可是,一想到大明需要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边境未宁啊!

若非凉国公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该纠正得纠正,该教得教。

“我,我。”凉国公连连顺着朱雄英的话而答,随后狠狠在脸上抽了两记耳光,告罪道:“我错了,我错了。我知道错了。这个事我就不该来,尤其不该领着那么多人。我走,我马上回去。”

凉国公能不怕事?

他才好不容易因为平定云贵的功劳得了俸禄,要是再闹腾惹得朱元璋不高兴,朱元璋未必不会再罚他一回。

钱,凉国公也不想为钱发愁。可家里的田产几乎全被充了公,朱至那儿,赚来的钱尚未见着,倒是先欠上了!

凉国公更怕朱至趁机再扣他一笔。

“再扣二百两。”结果怕什么来什么,朱至的声音从后传来,凉国公

猛地转头,凉国公指着朱至,朱至瞪大眼睛和他对视道:“舅公要是再说多一个字,我加钱。”

简直是戳中凉国公死穴,饶是凉国公气得火冒三丈,愣是没敢说多一个字。

最终,凉国公半个字都没敢说,麻利走人。

东宫门口这回除了侍卫,再没有别人,看起来怎么就那么让人觉得畅快呢?

朱雄英招呼打量四周的朱至道:“至儿,走吧。”

不二话,第一时间兄妹两人寻太子去。

太子正纳闷两人怎么回来得那么早,结果听说马皇后要领他们往魏国公府上去时,正好碰见燕王夫妻回魏国公府,立刻决定不进门了。

朱雄英和朱至同时不错眼地盯着太子,显然生怕错过太子脸上的表情。

“姚广孝又回来了,而且找了你四叔几回。”太子没有错过两个孩子的眼神,同时解答道:“有人在你皇奶奶面前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和姚广孝有关系。不过是个和尚罢了,我没有放在心上,你们皇奶奶却记下了。”

“什么话?”朱至想知道的不就是这一句?

太子转头同朱至对视半响,并没有接话,朱至不依不饶追问:“爹爹,什么话?”

马皇后当时没有要说的意思,朱至不好来硬的,如今碰着亲爹提起,朱至不趁机追问清楚怎么行。

“不过是些道听途说的话,不值得当真。”太子马上回了一句,本意是要终止话题。

“爹爹,连皇奶奶都重视的话,是当不当真的问题?”朱至才不会叫太子忽悠过去,现在的问题已然不是当不当真,而是什么内容能让马皇后都放在心上。

“至儿。”太子唤一声,朱至抿唇,目光坚定透着一股非弄清楚不可的架式。

太子头有些疼,朱雄英道:“爷爷也曾当过和尚,怪力乱神之说,有时候我也闹不明白爷爷信是不信。”

显然朱雄英猜到可能了。

和尚和道士,都能和怪力乱神之说扯上关系。

朱至瞅着太子,为得一句准话罢了。

太子很是无奈,道:“只是闲话几句罢了,何至于为此事耿耿于怀。生生死死自有定数,怕不怕都会来。”

“爹爹,您要是不说我也照样打听得到,了不起我去庆寿寺寻了姚广孝,肯定能问清楚。”朱至瞪圆了眼,哪有这样的啊,有什么话不能告诉她的?怎么着,她是经不起风浪的孩子吗?

太子笑了笑道:“原先你皇奶奶没动,人你自然找得到,可是你皇奶奶既然急着回来,你是见不着了。”

所以,太子就不可能告诉朱至到底什么事了。

朱至

“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太子犹嫌不够,补上一句,指着朱至让她记着自己是个孩子。

朱至吹胡子瞪眼睛,却也拿太子没办法啊!

和朱至急于追根究底不同,朱雄英就算同样听说某些事,也对一些事好奇,却并没有要追问到底的意思。

朱至愤愤不平的出了太子的书房,朱雄英反而显得很是镇定,丝毫不在意太子有事瞒着他。

“哥,你不好奇?”朱至发觉朱雄英相当沉得住气,忍不住问。

“好奇啊!”朱雄英如实而答,朱至转身追问:“那你不帮我问爹。”

摇摇头,朱雄英道:“爹已经说了,那是大人的事,该让我们知道的,爹会让我们知道,爹觉得不应该让我们知道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何必非要追根究底。”

换句话来说,朱雄英再好奇,既然太子说了不需要他知道,他就不会继续问下去。

朱至撇撇嘴,显得不怎么乐意。

“你非要问到,知道了又怎么样?”朱雄英在对很多事情的态度上,从来不是追根究底。对朱至的执着,心里其实也有些闹不明白,怎么就非要问清楚不可?

“话听了一半,剩一半听不见,难受。”朱至如实相告,朱雄英笑道:“你啊,急性子。实在忍不住,去打打拳,让脑子空一空,你就不会再瞅着事情不放了。”

总而言之,朱雄英不建议朱至继续追问下去,太子既然说了不会告诉他们,肯定不管怎么样都不会说。马皇后也一样。

朱至吐一口气道:“行,我不惦记还不行吗?”

惦记不来的事,再惦记有什么用。朱至果断放弃。

“我这两年收集了不少好东西,今天有空,我们看看?”朱雄英终于算碰着朱至得闲了,立刻把这些年的准备告诉朱至,且问问朱至有没有兴致。

“好啊好啊!”朱至也不管朱雄英指的好东西到底是什么,第一时间要去看看。

朱雄英领着朱至进房,然后命人将他这两年收集的东西全搬出来,竟然是一份一份的战报。

“这是皇爷爷自起兵以来,各大小战役的战报,里面有所有国公爷打过的仗。我都分好了,魏国公,曹国公,信国公等等,咱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得魏国公亲自指点,把他们的打法重新演练出来,也能学着点。”朱雄英将一样样的战报给朱至递过去,在朱至诧异的目光中,朱雄英道:“我都看完了,你可以慢慢看。”

朱至给朱雄英竖起大拇指,看吧,没上战场的朱雄英难道就不能做事了?厚厚的几捆战报啊,好些都破了,饶是这样都能让朱雄英找出来,可见朱雄英费了多少心思。

赶紧翻开离她最近的战报,看归看,朱至问:“沙盘呢?”

“那儿,不过比较小。而且摆的是颍川侯南下平定云贵的路线。你跟着去的,补充补充?”朱雄英早有准备,不能亲自上战场,身临其境是可惜,并不代表朱雄英为此须得一蹶不振。

反正不管是朱元璋或是太子,都不介意他多学些本事。打仗的事,他想了解就让他了解,云贵的进军路线,朱元璋是手把手教的朱雄英,连用意都生怕朱雄英不一定清楚的解释到底。

朱雄英自是受益匪浅,不过,太子也不避讳指出,云贵这一仗,大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必胜的仗。不管是谁来打,只要不是自掘坟墓的人都能赢。

嗯,也就是说,朱元璋的布局算不上高明。毕竟朱元璋民为了此战的物资供应与驿站通达,直接建立贵州都指挥使司,设置了普安卫、尾随洒卫、普定卫、乌撒卫、水西卫等14个卫所。

这些卫所都分布在湖广进军云南的交通要道上。

都说三军未动,粮食先行。大军的后勤有了保障,兵至自无往而不利。

换句话来说,大仗未起,朱元璋就已经在为平定云贵准备。

最后收获一场胜利,不过是意料之中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