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前夕(1 / 2)

下山时,他们俯瞰着半座云州城,目之所及,似曾相识。余洛又想到了九重浮屠塔顶二人俯瞰金陵城时的景象。

天高云阔,山峦绵延。

“好高啊。”

余洛拿手挡着日头,“你说,是这里高,还是九重浮屠塔高。等我们回了金陵城,再去一次九重浮屠塔吧。那个漂亮的铜铃铛,我想要摘一对,就挂在宣平侯府门前……”

林寂却眼神悠远,似乎想到很久之前的景象。

烈火熊熊,毁天灭地。

“阿洛。”

林寂牵住他的手,停下步子,“我不喜欢那座塔。”

“为什么,那座塔可好看了,登上最高楼——”

“那是我母后自尽的地方。”

余洛欢快的话戛然而止。

脸上的笑容也一点点淡去,他回头看到林寂站在绿野之间,嘴角似乎还有一点笑意,可是眼神看上去那么孤单。

形单影只,茕茕孑立。

好像这世上只剩下他一个人。

“魏恭恂攻入金陵城那一夜,火烧了九重浮屠塔,摧毁半座宫城。杀死我父皇,逼死我母后——你所看到的金陵城繁花似锦,曾经,都是颓垣断壁。”

林寂从没跟他说过这些。

余洛忽然间有些慌了。

他两只手齐齐握住那双冷冰冰的手,“对不起,我不知道……”

原来九重浮屠塔,是前朝皇后自尽的地方。可是魏皇帝是林哥哥的舅舅,那他的母后,不就是魏皇帝的亲妹妹吗。

“再也不去了,我们再也不去那里了。”

他都做了些什么啊。

当初刚订婚的时候,为什么要拉着林哥哥进那座塔,当时他是什么心情啊。

为自己摘下铜铃的时候,一定很痛苦吧。

那可是他母亲死掉的地方。

他刚刚说什么,竟然还说那种地方浪漫!

连安慰人都不会,净往人伤处上撒盐。这世上还有比自己更傻的人吗。

余洛慌慌张张地拽着林寂下山,路上再没说一句话。

当年魏恭恂谋反,也像是文中结局所写的林哥哥那样,杀掉了很多人吗——那林哥哥,应该很恨那些人。

余洛想到大结局时金陵城满目疮痍,宫城内遍地尸骸的描写。

这个故事里。

林寂是反派。

他满手血腥,屠戮四野,最后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

在大结局的篇章里。

踩着尸山血海将刚刚登上皇位的正道之光主角斩杀于殿前,重临帝位。

“林哥哥。”

“你还是——很想拿回自己的皇位是吗。”

林寂并没有否认,黑色的靴子踩着陈旧的青石板路,却几乎没有发出什么声响,“阿洛,你也不用担心你爹爹杀我。”

“我已经和你阿爹说好了,日后若我当上皇帝,你腹中的孩子,会是新的太子。他答应了,所以,不会杀我……”

脚步停下。

余洛满眼错愕地回首。

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云州之战活下来的阿爹和阿姐,为什么会反而站在反派这边。

如果余家倒戈向林哥哥,那裴家呢。本来就看不懂的书,因为剧情走向被改变,他更捉摸不透了。

按理来说,这天下本来就应该是林哥哥的。但是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怨恨,是个会杀掉很多人的反派。而沈棹雪才是现在皇帝真正的太子,只要他回到金陵城,二人势必会争夺皇位。现在余家帮林哥哥的话,是不是说明大概率林哥哥最后就是能当上皇帝。

他如果坐上皇位,那不就和原书走向一致?

那最后沈棹雪还是会被林哥哥杀掉吗。

余洛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如果最后的赢家是沈棹雪,他还能企望那个菩萨心肠的主角最后能放林哥哥一条生路。

可如果是林哥哥登上皇位,金陵城再一次尸骸遍野。

沈棹雪最后又死了。

没有孩子延续气运,故事就be了。

怎么回事。

他救下了云州——

怎么好像不仅没有抑制林哥哥的势力,让正反两派的气运保持平衡。反而加速了主角的死亡进度,加大了这个世界be的概率。

余洛快要崩溃了。

他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再这样下去,既没有办法改变林哥哥的命运轨迹,也没办法让这本书达到he结局。

“阿洛,你在想什么。”林寂看着他发怔的眼神,抬手将他几缕被风吹乱的鬓发别过耳后。

“我……”

余洛心事重重,“我在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回……金陵城。”

“快了。”

林寂放弃了更为直接快速的方法登上皇位,贺家的兵马始终都驻扎在金陵城外三十里地外,并没有直接越过燕州,攻入金陵。

只要再把荀家拉下内阁首辅的位置,金陵城外有贺家的兵马驻守,想要兵不血刃地弑君登基也就是一夜的事情——前提是,足够快。

快过北境,魏恭恂几位手握兵权的弟弟赶来驰援之前。

如果想要如裴家所愿,尽可能地减少杀戮的话。

必须先过荀家这道坎,彻底削弱魏家北边兄弟对于金陵城的把控。

太傅说得对。

打江山容易,守住才是千难万难。

魏恭恂如此残虐手段得来的江山,注定让他无法守住。

长久地坐稳这个位置,就必须近忠臣,远邪佞。更多地去顾虑大局而非私恨,将这一场王朝变革无辜的鲜血降到最低。

后来的三个月,余洛很少看到林寂。

听阿爹说,他去金陵城里了——自从裴家接管了金陵城的金吾卫后,所有的矛头似乎都指向了从不曾插手过金陵城事务的裴家兄弟。

不少难听的话冒了出来,说他们趁着陛下病重狼子野心,一瞬间边境兵权针锋相对,南北二境,裴魏两家,形成两相对峙的局面。

魏帝以武定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