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巧兰的心灵手巧不一样,巧枝不会绣花也不会做衣服,心也不细。
巧兰妈被分到服装厂踩高车,而巧枝则被分配到养殖场照顾庄稼。
现在种的粮食也多,十垧地安排三个人在照看,除了农耕和秋收,其他时间就这三个人拔草、施肥。
还有其他蔬菜田、果田、土豆田、田菜田等都是专门安排人照顾的。
巧枝刚开始做的还可以,可一个来月后就不高兴了,找到给双胞胎喂奶的巧兰,抱怨道:
“人家都是进工厂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干的活还不累,工资也比我高,我可倒好,在家里要上山干农活,进场子还是这样,那还进场子干嘛?不如就在家了。”
巧兰眼皮都没抬一下:
“你上山干活大队给你一个月十一块钱了?你觉得累就不干呗,又没人逼人。”
“你……你还是不是我亲姐?”
“这可能要问妈了,我也怀疑呢。”
巧枝被她气走。
巧兰脸上也带着怒气。
等见到李丽娟便跟她说了几句,然后第二天巧枝就被通知不用来了,李丽娟也没收了这个名额,换成巧兰的三姐。
正好她三姐正在吃茵茵开的调理身体的药,来场子干活更方便看病。
她三姐结婚有三年多了,至今还没怀上过,在婆家日子过得很困难,正好巧枝抱怨,那就叫她回家换她三姐上来。
巧枝得到这消息顿时气哭了,又不敢跑到苗家来指责,推着她妈来帮她问原因。
巧兰妈现在哪有底气在亲家面前直腰,直接去了巧兰那,稀罕稀罕两个外孙,这可她第一回有外孙子呢,她和黄老蔫时不时就要看看,稀罕不够。
半天才问:
“你老妹是哪做错了么,你婆婆把她赶回来了,她在家里哭呢。”
“是她自己不愿意干的,她找我说在家也是上地,进场子也是上地,这样还不如在家了,我就想着她既然不愿意那就回家享福呗!”
巧兰妈叹气,巧枝这孩子变得她都快认不出来了。
按理说巧兰嫁的好,婆家现在这么有钱,要变也应该是她变才对。
可事实是巧兰还是这么稳重,对她们从前啥样现在还是啥样,倒是巧枝,心里总不服气她四姐,越来越尖酸刻薄。
跟她对象也是,女婿多好的人啊,也没啥脾气,也能干活,人还勤快就这样还要时不时被她骂,说她也不听。
现在好了,给她的工作让她作没了。
进场子里干活谁不盼着?就算都是种地,那跟生产队能一样么?现在好了吧……
“她就是这脾气,在你面前才这样,你……”
巧兰笑了:
“妈,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都是人家的媳妇了,我不可能哄她让她一辈子!再说这工作也没白了,我跟我妈商量给我三姐了。妈也别整天就盯着巧枝,想想我三姐,跟她一样结婚没怀上孩子,可巧枝过的什么日子,我三姐又是什么样的?都是一样的姑娘,妈你就不心疼么?”
巧兰妈嘴唇动了动,没有说出话来,眼泪在眼圈直转。
都是她生的,她哪能一点不心疼?
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巧枝的后悔没人知道,心里的怨恨也没人知道。
一晃就到了高考出成绩的日子,全家出动去市里看成绩。
他们不用去高考报名点跟人挤,而是去了市一中查。
王校长都快忙疯了,打电话给茵茵的时候只说叫她自己来看,有惊喜,便没有告诉她具体考了多少分,现在全家紧张地来找名字,查分。
茵茵借了分数单,厚厚的两大本子,回家大家一块找,用完了还得送回去。
一大家人眼睛都盯在成绩表上,这成绩是按排名来的,茵茵的名字很容易找,又是第一个,总分六百,她考了592,名列第一!
大家激动地恭喜她。
“这成绩哪个学校都能上了吧?”能上这本子上名单的都是考上大学的,但分配到哪个学校就还要等通知书。
“应该是吧,第一名不可能只上省里的大学分数线。”
“快往下看,找找其他人的!”
苗于荣已经抄完茵茵的成绩了,催促道。
大家连忙往后翻,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苗洪举坐在后面拿烟斗的手都在抖,烟都灭了也不知道。
终于,苗于武惊呼了声:
“这呢,这呢,我哥的名字在这呢!”
“哪?”
大家挤过去。
“在这,东贵乡一中苗于勇416分!”
“好样的勇子!”
苗于勇激动得都傻了,他,考上大学了?
其他人连忙再次去翻名册。
接着苗于荣、孙琪、苗于贵、苗于武、苗于中、苗于右连苗于乐的名字都在末尾找到了!
苗洪举一听这消息,“咯喽”一声晕了过去。
苗奶奶刚激动得哭出来的眼泪顿时憋回去了:
“老头子?当家的?”
“爹?”
“爷?”
“都散开!”
后面的话是茵茵说的,她跑过去按了几下人中,苗洪举就醒过来了。
刚笑出来,茵茵拿出根针刺向他手指尖,巨痛袭来,苗洪举“哎哟”一声,人也恢复了冷静。
“咋了这是?”
“年纪大的人最忌大喜大悲,刚才要不是扎疼我爷怕是要不好。”
大家吓了一跳。
苗奶奶松了口气:
“可吓死人了!你可消停点吧,孙子们都考上大学了,正是你该得意的时候,你要是一下子过去了,跟谁炫耀去?”
一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成绩表咋还分了两本?”
“一本是够了本科录取线的,一本是大专的。”茵茵解释。
“啊!”
“那咱们家就茵茵和于荣和小勇进了本科啊,其他人都是考上了大专?”
“大专咋了?大专就不是大学了?”李丽娟可不愿意听这话,反驳苗学松。
“我不是这意思,就是问问。”
“就是的,大学这么难考,孩子们能考上就不错了,还挑啥啊?尤其是二贵、于荣、小武和小乐,多不容易?”苗奶奶赞同李丽娟的话。
“这可是我们家的大喜事啊,得庆祝庆祝!”
“要不上饭店吃去?”
“上饭店能有啥好吃的?回家杀头大猪,请全村人吃席去!”
“对、对、对,还得赶紧给亲戚们报信!”
茵茵摇头,和孙琪去学校还名册。
“老姑娘,你跟校长说一声,星期天咱们家办酒,请他过来吃饭!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好!”
算上孙琪,苗家九个人参加高考,奇迹般的九个人全都考上了,这个高兴劲就别提了。
有人笑,有人在哭。
哭的人是苗于乐。
文静的小伙子,哭起来也是斯斯文文的,看得苗奶奶忍不住心疼,搂住他:
“好孩子,能考上大学你也算是熬出头来了,以后都是好日子了,你妈也能闭上眼睛了。”
苗于乐哭得不能自己。
半天才能说话:
“我能考上多亏茵茵姐!多亏奶和三娘疼我,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们的恩情。”
李丽娟暗自叹了口气:
“啥恩情不恩情的,只要你们能过的好好的我们就放心了。”
“你三娘说的是!让你那没出息的爹好好瞧瞧,他不珍惜的儿子都比他有出息!”苗奶奶解气道。
苗于乐只知道点头。
相比他,小武就飘起来了,他没想到自己考一下就考上,顿时乐得找不着北了。
老苗家祖坟顶上又开始压红纸了!
苗洪举和苗二爷带着家里的后辈们乌泱泱一大家子去上坟。
二爷看着祖坟周围对苗洪举道:
“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允许私自买卖土地,咱们家坟地这位置好,应该买下来省着让人破坏了。”
苗洪举也皱眉:
“这事还真不是小事,实在不行叫小叶帮着求求人吧,以前还稍稍好一点,现在咱们家一下子出了八个大学生,就怕他们把主意打到坟地上,也跑这来埋人。”
自古以来祖坟位置关乎着后辈的兴衰,由不得人不重视。
回到家,柳知青正拎着东西在门口等着。
他也考上大专了,他是特意过来感谢茵茵的。
要不是茵茵借他复习资料,他是不可能考得上的。要知道考题有一多半都超出所学的内容了,倒是茵茵找来的书本中出了不少。
至于李知青,他差了几分落榜了。
今天老苗家四家门口鞭炮响了很长时间。
几家轮流放鞭炮,连隔壁村子的人都能听着,纷纷打听谁家办喜事。
原来今天是苗家办升学宴的日子。
李丽娟干脆杀了两只大肥猪,还有兔子、鸡鸭,肉是叫人管够吃的!
村里大部分没上工的人全都去他们家帮忙做饭了。
场子里也在忙,牲口都是在场子里杀,也在食堂用大锅炖。
李姥姥脸上的笑意就没断了过。
她等于是指望着姑娘给养老的,姑娘家的荣耀也是她们家的荣耀,何况茵茵、于贵、于荣可都是她亲外孙女、亲外孙,平时感情就好。
“李婶你穿着新衣裳就别伸手了,赶紧过娟子那边帮着招待客吧,这边我们来就行。”
“是啊妈,街里我老姨、我老舅他们也该到了,你过去帮我姐招待招待。”老舅妈也劝。
李姥姥还不放心地叮嘱他们做成什么样,才快步地离开场子去茵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