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能脱身了,第一时间就去看她的小鸭子们。
她是特意选择鸭子出孵化后才走的。
只是除了第一天,就再没见着过呢。
想想刚孵化出来时毛绒绒、黄乎乎的小鸭子,真的是很可爱。
只是到了小楼一看,顿时无语了。
她走时还是毛绒绒的小鸡崽、小鸭崽,回来后都变成半大鸡和半大鸭了。
鸡崽养了三个星期,已经有一斤左右大小了,鸭子虽然只养了半个月,但在饲料的喂养下,长得也是飞快,早就褪去了浅黄色的绒毛,现在已经变色了,白色、褐色各不相同。
总之,再也不是她心里的小可爱们了!
李丽娟可没t到她的心理,还在那高兴呢:
“鸡雏笼子都差不多能撤了,再养上个把星期就能放进大笼子里,搁养殖场养了!”
“那边也得放人看着才行。”
茵茵有些愁,这人手真不好安排,那边如果要人看着场子,白天晚上都不能离了人,还得安排人住的地方,好多事啊。
“放过去了叫你爹和你哥他们轮班过去住。”李丽娟自然早就想到这事了。
“正好我还带了两只小狗崽回来,养大了倒是能帮着看着场子,不然这么大的地方,想要都看到可不容易!”
有狗,来了生人它们老远就能分辨出来,可以省不少事。
“那也挺好!崽子们你先别放出来,等你姥她们回家了再去养殖场放。”
李丽娟提醒茵茵。
“我知道的。”
“对了,这么多天,鸡鸭有没有损失?”茵茵突然想到损耗问题。
“一个都没有!一般像是鸡崽子多,在一起踩来踩去的,容易有踩死的,咱们的鸡竟然没有!也没有得病的,都挺精神的。”
李丽娟骄傲极了,她每天都要看几回的。
茵茵松了口气:
“那就好!这饲料本来就有防疫功能,再加上营养全面,就比一般的鸡崽要结实不易生病。”
开办养殖场最怕的就是动物生病,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全部传染上,所以照顾起来就得细心。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块说话。
茵茵看了眼三小子,长开了不少。
“二嫂奶够吃么?”
“够啥啊?也不知道她天天吃那么多都吃哪去了,一天下来只能喂个半饱,要不是有奶粉,三小子得饿得哇哇叫!”说到这个李丽娟就不高兴。
儿媳妇做月子她向来都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可这二媳妇倒是好,东西不少吃全长自己身上了,奶都不够孩子吃。
徐月芽不好意思地捏捏自己的双下巴:
“我也不知道,咋全长肉了!”
“这傻媳妇,等出了月子可赶紧干活吧,我看你就是懒得,奶都下不来!”苗于贵无奈道。
“是这样么?”徐月芽半信半疑。
茵茵失笑,她是不知道这和奶多少有没有关,只知道她二哥的目的是不想她再胖下去。
心地善良的好小姑子这会儿就该给嫂子一个台阶下了,茵茵转移话题:
“对了妈,咋我姥和我老舅妈来帮做被褥,咱们家的人做不过来么?”
“这结婚的被褥有讲究,必需得全福人来做才行。”
现在对“全福”人已经简化了,只要不是寡妇,儿女双全的就都算是。
所以苗奶奶和大嫂就没伸手帮忙,而是由李丽娟和她妈、弟妹来做。
他们都是有儿有女的,为的是能给新人一个好彩头。
茵茵这才明白,还有这说道。
“我三哥的婚期定下来了么?”
“定了,打完场就过了大礼,定在25号。”
12月25号?圣诞节耶!只是这会中国还没人过圣诞节呢,这一天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
“那不是快了,再有半个多月就到了!”
“可不是,所以现在该准备的东西就都得准备着。你喜子哥也定日子了,在23号。”
比他们家晚过礼,婚期却定的比自家早,李丽娟顿时就明白了他们家是怎么想的了。
这是比自家早,就不会被人家在婚礼上比较两家办置的好坏了。
晚上茵茵去养殖场,将幼崽们放出来。
地都冻硬实了,施工队早就撤了,牛马棚和羊圈都建好了。
和砖房不同,用土砖建的棚子房还是很快的,一长溜过去,单独开门,能有四五十间,足够安置这些幼崽了。
现在崽子们都小,同一类的就放到一起养,因为要保暖,里面已经铺了厚厚的茅草,前面添食的地方在不喂食时放上秋天自家打的草帘,遮风,只留一点缝隙透光进来就行。
茵茵不放心这些小崽子们,尤其是从外蒙牧民那里收来的,怕抵抗力不足,亲自盯着给它们喂了食,见没有不能动的这才放心。
她发现自己做的饲料就跟卖的那种宠物粮一般,即使没断奶的崽子也能吃,这倒是叫人省心多了。
晚上苗学松和苗于贵住在这边,鸡舍里还没放鸡呢,但炉子都搭好了,爷俩把炉子烧着,拿几个凳子搭两块木板睡炉子边也不冷,一个晚上要出去好几趟,观察圈里的崽子们有没有冷的,还要看着有没有狼啥的过来偷着吃。
茵茵躺到自己的炕上一动不想动了。
李丽娟叫她躺着,亲自给她洗头发,擦身上。
洗完了头发摊在光炕上烘,母女俩便说起了话。
“妈,那边屋子家具啥的不是打完了么,你们咋没搬过去?”
“你又不在家,急啥?等你回来再搬就来得及。”
茵茵笑了起来:
“跟我爷、我奶说通了么?他们应答搬过来住么?”
“你奶不太愿意,你爷乐意。你奶也是怕你大爷和四叔那里挑理,说归到咱们家啥的,这不是你爷有两个钱么!”
茵茵不屑地哼了哼:
“我们接我爷奶过来是为了享福的,不是为了老人的那点养老钱,跟他们说明白就行。”
李丽娟轻笑:
“可不是这个理?你奶那人看着不好说话,其实人很懂得分寸的,不是那种喜欢啥闲事都管的老太太!
再说,你小的时候身体不好,总有病,那会儿咱们家又没钱,每回生病我都是又着急又上火的,要陪着哄着你,还要愁这看病钱从哪借!
那会儿家家都没钱,你姥家又是穷的,好在你奶真心疼你,每回都不用我开口,二话不说拿钱出来,还一直接替我照顾你,出钱又出力的,老姑娘你都不知道妈当时的感觉了,当时啊,我就想着,这要是我老姑娘好了,我就把婆婆当成亲妈一样敬着!有一口好吃的我也孝敬给她!”
没想到麻烦老人十几年,孩子从小是婆婆哄大的,又出人又出钱,有好东西还第一个给她吃,李丽娟对公婆是没有一点的看法的。
说要接他们过来生活也是出自真心,没想要算计他们那点钱。
咳,当然,这也跟她家目前生活好了有关,她老姑娘手上有将近一万块钱,要啥东西有啥东西,现在还开办了场子,他们家好日子在后头呢,才没那么眼皮子浅!
茵茵目光晶莹:
“我也要孝敬奶、孝敬妈!”
“你本来就孝顺。”
“你去你老婶家,你老婶对你热情不?”李丽娟看茵茵心里难受,忙重新起个话头。
茵茵点头:
“我老婶对我很好,亲热得不行,还跑了挺远去买菜,说他们大院附近的副食品店没有几样,特意跑远处买的,昨天晚上做了六个菜,今天早上是在军区食堂打的早饭,包子、油条,上午又走了好几个国营百货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李丽娟满意地点头:
“看来你老婶还挺认亲的,那就好,往后走动也方便了。过两天淘米蒸豆包,到时多淘点带出他们那份来,包好了给他们邮过去。”
茵茵点头:
“我感觉他们那也没啥意思,虽然是大城市想买啥都方便,可平常吃点东西并没有咱们这么方便。
就像我老婶家,想要买菜大城市里还不是和咱们没多少差别,绿叶菜除了大白菜就是大头菜、芹菜、蒜苗,想要吃点鸡肉还得去买,如果运气不好还买不着,哪像咱们这里,如果来客人了,有现成的鸡鸭,想杀就能吃到了。”
李丽娟点头:
“可不是咋的!在城里如果想要过得好,必须得有爹妈或者兄弟姐妹在农村,他们一般夏天给菜,冬天给粮,日子这才过得舒服,不然就只能看副食品店卖啥买啥了,买点好的还得提早去抢。”
茵茵赞同地点头。
等开放了的吧,开放之后城里那就会一下子飞速发展,把农村远远甩在后头,现在也就是工资高了那么点,再有就是有票,买东西方便。
“我三哥结婚的东西都准备得咋样了?还差啥没弄齐?”
“准备啥啊?被褥两套,一个炕琴,一个柜,再加一幅窗帘也就完事了,还准备啥?再就是给你三哥做套新衣裳!给他做了新的棉袄,正好他去年的旧棉袄给你老哥穿。”
他们屋里用的洗脸盆、水杯、镜子啥的都该女方准备,不用男方操心。
茵茵:……
还真是简单呢!
“巧兰姐家里准备屋里东西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