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茵茵顾不上休息,撇开近四年没见到的老哥,而是拉着新嫂子说话。
“嫂子你跟我哥什么时候结婚的?”
林琳轻声道:
“有半年了,你老哥在特殊部队,不方便也没时间办喜酒,就在部队里撒了点糖就算是结婚了。”
茵茵睁大眼,也就是她老哥结婚还是裸婚?
连李丽娟听到这话,都替小儿媳妇感到心疼了。
“你这孩子,也真能将就。你家里人没说你么?”一辈子就这么一回,还这么简单就完事了,没有彩礼、没有仪式,放一般姑娘身上不得闹起来。
林琳不好意思道:
“我爹和于华是一个部队的,我和我妈都是随军军医,他们都能理解的。”
苗于华显摆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给我们证婚的人就是我老丈人,他是我领导。”
李丽娟和气地对林琳道:
“既然你们回来了,要不干脆先给你们补办一个婚礼吧?”
苗于华想都不想地摇头:
“那怎么行?这回是要准备我老妹结婚的,这要是冲着了怎么办?我们结婚证都领了半年了,哪还在乎这个形势,如果在意这个当时就不会这么快结,找你们商量了,你说是不是林琳?”
林琳一个劲点头:
“是的,我们不用办的。现在关键是老妹的婚礼,不能耽误了。”
回来前苗于华就跟她说过了,一家办喜事不能在三个月内办两场,他老妹都已经准备好要结婚了,他们不能搅局,想补也得放在三个月后。
再说她也确实不在意这个形势,男人知道上进,对她好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苗学松和李丽娟对视一眼。
李丽娟想了下笑了:
“你这么懂事,让妈都心疼了。行,婚礼不办就不办吧,但彩礼可不能少,你哥哥们结婚有的,你们也有,还有养殖场、服装厂你老妹说给你们四兄弟一人5的股份,这个钱也帮你存着呢,一会儿都给你,你们看看怎么用,是在上京买个房子还是什么,随你们。”
苗于华没有推托,高兴得很:
“还是老妹对我好,怕老哥挣不来钱饿死自己,还特意给老哥留钱,老哥可不跟你客气!”
几句话就原形毕露了。茵茵带着怀念捶了他一通:
“我是怕将来的小侄子没奶粉吃,谁惦记你啊?”
兄妹俩闹了起来,没看到林琳听到这话后的紧张。
他们结婚半年多了,她还没怀呢。
显然李丽娟也注意到这事了,不过苗于华也是今天下午刚回来的,她就没急着问这事。
再说这姑娘性格看起来不错,出身也好,她没什么可挑的,就算有点小毛病也不算啥事。
晚上大家早早就休息了。
现在家里屋子多,不用跟谁挤着住也住得开。
李丽娟躺在炕上跟苗学松说话,对小叶她们没啥好说的,都认识十年了,走动得又勤他是什么人他们也都清楚,茵茵和他结婚他们没什么不放心的。
这不就说到新媳妇身上么。
“你有啥好担心的,小华能说得动他媳妇不就行了?”
李丽娟笑:
“说起来家里四个小子,娶的媳妇各个都是不当家的,这也不知道随了谁?”
要知道不管是苗奶奶还是她都是有性格的,倒是儿媳妇们一个个全都听儿子们的。
这就让她有点担心,男人掌家能行么?看来有空得教教儿媳妇们。
苗于华要说一开始进特殊战斗部队时是不情愿的,天天都想回去,那现在就已经变成了享受,享受这个变强的过程,享受战斗时的快、感。
除了上战场比较勤了点不能时常跟家里联系外,其他都挺好的。
他不想换部队了。
第天家里人都忙了起来,茵茵则去场子里,先看望姥姥和姥爷。
在她的调理下,姥姥和姥爷身体还是很好的。
食品厂建起来后,姥姥就改去食品厂上班了,不过食堂也归她管着,她每天都在中午、晚上下班前去检查。
李姥爷带着几个孙子专门管理水果园和果田,这些年来也把自己的手艺教给孙子们,让他们一个个成了技术工,工资都在三十往上,到秋天水果收成好还会额外有奖励。
如今街里有出租车,马车的生意多少受了些影响,现在马车拉人的时候变少了,倒是拉货的时候多了,收费贵了,总收入还是没变的。
眼下也不用每天去街上零售卖菜了,而是和几个工厂签订了供菜合同,变成每天固定送菜。
厂里工人想要买菜的直接跟厂子里后勤说,后勤会把他们需要的菜量加上,到时再分。这样就让养殖场省了很多事。
总之允许私下买卖后,养殖场的收入并未受到影响。
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和食品厂生产出来的包装好的饼干、肉干、熏鸡、卤肉等有一大半都是出口到国外的,国内各在城市也有销售。
而她出资创建的学校“育才中学”也相当有名望。
这是一个集学前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学校,原本只到初中,后来还是要上高中的人多了,才一点点建立起来的。
茵茵光教师就聘请了四十多位,当年的李知青第年再次参加高考仍是落榜了,便死了心,在星火大队彻底安家,结了婚。
茵茵觉得他教导人的水平不错,便聘请了他来学校做老师。
其余的老师都是从自己的高中同学中挑的。
自古以为便有一个道理,考不上大学的未必就一定是学校不好,运气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学校一开起来,整个大队,甚至乡里、市里都有不少人将孩子送过来。
他们都听说了,老苗家之所以这么多人全部考上大学就因为茵茵的指导,何况茵茵还有那么多荣誉在那,即使知道茵茵不亲自教学,也仍觉得只要送来,将来考上大学的机会便更大一些。
茵茵能有什么办法?来者不拒,但在学费上却设了几等。
不管是学前班还是小学、中学,所有她厂子里职工的子女一率减免一半的学费,整个星火大队的只要交纳80学费就可以,东贵乡来学生需要交全额。
这是针对本乡的学生,而外乡的或者城镇的则额外需要缴纳借读费。
这学校是私立的,不是国家出钱的,茵茵虽然不在意每年投的那点钱,但还是要设一下卡。
就这样,在过了两年后育才中学出了一个市数学竞赛第一名后,她的学校彻底火了起来。
挨着养殖场茵茵建了很大一片校区,学生增加后又建了宿舍和食堂,里面的设施、环境可不比市里学校差。
而在设了高中后,茵茵请的老师都是大学生了,连苗于乐都在里面教英语。
提起苗于乐,不得不说一个人。
苗于乐毕业就结婚了,而结婚的对象竟然是……李灵敏。
李灵敏比茵茵大一岁,比苗于乐大两岁,和茵茵同一年考上省师大与苗于乐做了同学。
兴许是一个地方来的平时人就很亲近呗,慢慢就有了感情。
等大学三年毕业后苗于乐放弃留在省里任教的分配,毅然地回到家乡,进入茵茵开办的学校做老师,这个实心眼的孩子想要用这种方式回报茵茵。
李灵敏则是分配到东贵乡中学任教,但她也没去,也来了茵茵的育才中学。
茵茵私下里曾问过她原因,那会儿这姑娘显然是没好意思跟她说实话,只说她觉得同样的工资情况下,她更愿意来她这,不但包吃,包住,还不会看到讨厌的人时不时出现在面前。
原来她那个前未婚夫表哥离婚了。
他原本就喜欢李灵敏,在结婚后越是对他媳妇各种不满就越是加重了这种喜欢,尤其李灵敏在考上大学后,他那表哥去她家更勤了。
说到这李灵敏忍不住大骂:
“这狗男人还以为自己有多优秀呢,老娘当初就没要他,现在要文凭有文凭,要工作有工作,会要他这手男人给他孩子当后妈?想的可是美!”
可即使这样也挡不住他天天烦人影响生活,干脆就来茵茵这里清静。
然后在她这里半年后就跟苗于乐结婚了,现在孩子都两岁了。
他们俩在一块挺好的,性格互补。
苗于乐没有主见,李灵敏有点强势,这下刚好,日子也好过,家里还不容易闹矛盾,苗奶奶和李丽娟对此很满意。
茵茵各处瞧了瞧,也就到中午了,回到家里,嫂子们和兄弟媳妇们正帮着做饭呢。
李灵敏一见到她就抱住她:
“赶的也不巧,我昨天带孩子回娘家了,今天回来才听奶和三娘说你回来了,恭喜啊姐妹!”
好友一句真诚的祝贺抵得过旁人多少礼物。
茵茵感动了一下,道:
“别想占我便宜,叫姐!”
“切~”李灵敏没意思地放开她,离得远远的,意思是别想了。打结婚她就没叫过她姐。
把茵茵逗笑了。
“姐!”
“诶!小武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没一会儿。姐你终于决定要结婚了啊?”
“这是什么话,结婚还有假的?”
“那就好,那就好,我还以为你这辈子都不打算要结了呢!”
“臭小子,诅咒我啊?”
苗于武抱着他儿子飞快地逃跑。
他上的是医科大学,五年制的。
也是在学校谈的对象,毕业就结婚了,现在人都在福平第一医院做医生。
倒是苗于勇,大学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