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2 / 2)

这时,见老大夫进来,他眉目稍稍舒展,“罗阿爷,那两个孩子如何?”

罗大夫从濠州起就跟着他四处征战,几次救了他的性命,朱元璋一当皇帝,就封了罗阿爷为太医院院长,想让他在宫里颐养天年,只是阿爷在军营呆惯了,这次打蒙古人,他死活要跟着来。

“我想是不用查了,那个姑娘眉眼和致远一模一样。”

“还有满堂,他长得也像极了三子。”

朱元璋虽然当了皇帝,但他骨子里还是个军人,军人最深刻的是什么?

——战友!

一个代表着流血和友情的名词。

在战场上,除了手里的兵器,他们唯一能信任的就是战友,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在战场上,豁出性命为战友挡刀挡剑的事情数不胜数。

一想起这些,就容易追忆从前。

致远,三子,还有朱大,他们都是朱元璋同族的兄弟,在滁州响应了朱元璋的号召参加了他的军队,一起打了好几次胜仗。

其中就数致远和他血缘最为亲近,是他三伯的儿子,原来叫朱九,也是后来改的名字。

他年轻,最能打,晋升得也快;三子天生一股蛮力,像头牛一样指哪打哪,朱大就纯属跟在他们后面挥刀。

要说同族那么多兄弟跟他打天下,就他们四个最合得来,一时兴起,仿效古人拜把子,在滁州城楼上对天上神佛磕头,结成了“同姓亲兄弟”。

四个人里面,朱元璋年纪最大,是大哥,致远排第二,三子排第三,朱达是老四。

谁能想到,他们在打江南时会被陈友谅偷袭,为了死守城池,致远战死,只留下一个刚满周岁的女儿。

那时朱大刚成亲,就和夫人收养了这个孩子。五年后,他派三子驻守洪都,陈友谅趁机反攻,三子战死,朱大也在那场战役中伤了腿。

朱大没有自己的孩子,他收养了致远的女儿和三子的儿子,两个孩子同样的命运,母亲难产而亡,父亲战死。

金玉和满堂,他们不仅是他的亲人,他们也都是功臣之后!

朱元璋沉默了一瞬,“当初就不该让朱大回乡。”他十分自责,当初要是强把他留在身边就好了。

罗大夫宽慰他,“他伤了腿,心情郁结,是自己不愿意留在应天的。皇上也是为了想让他重回故地能好好养伤才答应的,朱大的事,与皇上无关。”

对于一个曾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将士来说,兄弟没了,自己成了残废,还不如没了命。

留在应天,看着将士们四处征战,他是痛苦的,但朱达也是乐观的,他带着妻子和金玉满堂两个孩子回乡,临走前还笑着和朱元璋说替他种粮食,将来家里所有的粮食都供应给明军。

想起这些,朱元璋更恨得牙痒痒。

“洪灾后,朝廷一波一波的救济粮发下去,几车的赈灾款拉去各州府。这群混账到底干了什么?”

“饿殍遍地,难民成群涌入应天!躲得过天灾,躲不过人祸!连朕的兄弟都遭此横祸!”

“贪污腐败吃到老子头上来了,活腻歪了他们!”

朱元璋自己吃过苦,挨过饿。从前当兵是为了吃饱饭,现在当皇帝是为了不让更多人受苦受难。

结果大明才刚建国,就有人在他脸上“啪啪”扇耳光。

朱元璋气不过,当场拿起笔,唰唰唰就写了一封信,夹在将要送回应天的行囊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