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六零年代之悍夫> 81、第 8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第 81 章(2 / 2)

兢兢业业埋伏卧底十多年,做什么事情不得小心着,偏他们一波一波的往家康和小聪身上凑,动作之大,根本不怕被发现似的。

“这些事情你问我,我也没办法给你答案。明日等团长过来,许是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四来。”杨文也沉吟片刻,吐出一句话。

沈卫民问的这些,他也不解。不在其位时,再想知道与之相关的任何事情,就会变得与登天还难。他已经不在军中,这些消息和他现在的职权并不相符,所以他也不能说完全了解。

沈卫民点头,又和杨文也说起隔壁一家人。

“你确定?”杨文也坐起身子,紧皱眉头。

沈卫民摇头失笑,“这我上哪儿确定去,只不过觉得所有事情太过巧合。刚刚,我仔细想了想这段时间我见过的哪些人,均没发现什么问题。”只除了隔壁突然对他们热情的阿婆。

但是这又有些说不通,对方怎么就知道他们一定会来这里呢?如果不是赵琪突然提议,不是他突然觉得这样也好,他们一家四口根本不会出现在这里。如果说是提前埋伏,成本未免过高?如果是凑巧遇见,那对方对他们也太熟悉了。

这其中疑问也有不少,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杨文也点头,“如果真如你说所说,那他们确实有可疑之处。这件事情交给我,我去查。”

沈卫民本就是打这个注意,当然不会拒绝,当即真诚道谢。不管是杨文也还是程振华在他说明问题后都能立刻行动,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而是兄长曾经留下的根,沈卫民都懂,当然还是心存感激。

两人一直说到深夜,沈卫民才回到他和赵琪的房间。许久不曾和人聊这么久,沈卫民口干舌燥,他没想到也哥也是个爱说话的。

“卫民哥,你回来了。”赵姑娘从被子里钻出个小脑袋,迷迷糊糊地说道。

“把你吵醒了?”沈卫民低声温和说道。

赵琪乖巧的摇摇头,不过。虽然努力挣扎,仍然睁不开的眼睛还是出卖了她现在的状态,她很困!

沈卫民三两下脱去外衣,上炕,拍了拍赵琪的背,“睡吧,睡吧。明天早上起来,一切都好了。”

赵琪立刻就睡了过去。

虽然担心忧心过重,不过这一夜大家睡得很好。

第二天,沈卫民起了个大早,围着院子前后左右逛了一圈儿,因为此院是两个院子打通成的,所以76号占地出奇的大。

这里目前被利用的除了他们正住着的堂屋和左右套间,厨屋,还有被赵姑娘种了人参苗,撒了菜种的那片地。其余要不是种着原主人喜欢的花,要不干脆就什么都没有。

沈卫民脑子飞速运转,他得想想这宅子能用来做什么。

正想着问题就听见敲门声,听声音是隔壁阿婆,昨天她说自己姓什么来着?对了,姓薛。

薛阿婆一大早来做什么?沈卫民疑惑着上前开门。

“小沈呀,这是婶子煎的煎饼,是我们家乡风味儿,捡几块给你们一家四口尝尝。”

沈卫民看她推过来的竹筐里整齐的摆放着几块煎饼,煎的外皮黄橙橙的滋滋冒油,让人一看就有食欲。不过邻里之间送这些是不是太贵重了些,就算是在县城,也没见谁这么阔绰。

“阿婆,这个我可不能收,”沈卫民连忙往外推。不管是于情于理,他都不能接。

“哎呀,昨天才说过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互相爱护。你这十天半月不来一次,锅碗瓢盆都没有吧,要不我给你牵几条线把这些家伙什儿给你置办下来?县城这片谁家有什么我门儿清。”薛阿婆非常热心肠。

“这就不劳阿婆费心了,家里都有什么都不缺。虽然没有过来住,不过还是提前置办了东西。”沈卫民笑着说道。

“哦,这样。那也把这个收下。”薛阿婆就把筐往沈卫民这边让。

沈卫民瞧着自己要是不收下,可能永远没完,“让”这门礼仪,沈卫民真的是怎么参都参不透,无奈,他只能伸手接下竹筐,“阿婆,你等等,我把筐给你腾换出来。”

正巧赵琪从屋里出来,沈卫民随手递给赵琪,压低声音,“扔空间里。琪琪,邻居薛阿婆送了煎饼过来,你看看家里有什么给阿婆拿点。”

最前面四个字,沈卫民是压低声音说的,除了他们两人,没人听得见。

听了沈卫民的话,赵琪了然的点点头,捧着竹筐进屋去了。

薛阿婆先说不用不用,后面有打听起,“小沈啊,你们这次来县城准备住几天啊?”

“今儿下午就回去了?”

薛阿婆听见这话,有些遗憾。“我闺女女婿天天忙,本来以为你们一家来了,能多陪我说说话呢,这就回去了啊?”

“昨儿在街上听说咱们南区三天后有会,我们一家商量那天再过来。只能到时候再陪阿婆说话了,希望到时候你在家。”沈卫民笑着说道。

“在,在,在,咋能不在?我短时间内没准备家去。”薛阿婆笑着说道。

沈卫民也跟着笑,笑容不达眼底。

赵琪给薛阿婆捡了六个鸡蛋,对方虽然推脱说不用了,不用了,不过最后还是带走了。

这也是沈卫民第一次知道原来他媳妇儿也是个礼让的高手。那上嘴唇碰下嘴唇,小嘴吧溜得很,就连经验丰富的薛阿婆都败下阵去。

“她是坏人吗?”看人走远,赵琪小声问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是邻居,却相互不知根知底,给过来的吃喝就不要动了。”沈卫民关上门,回头和赵琪解释。

赵琪“奥”了一声,转身去了厨房。沈卫民微微抬头,杨文也从东套间走了出来。两人微微对上眼。“在没有确定她安全之前,你们不能再出现在她面前。”杨文也皱眉。

“我知道。”沈卫民挑眉,打草惊蛇?他们面对的可是一群在刀尖上讨生活的歹人,就算是再小心谨慎,也还是会有被发现了可能。所以沈卫民主动迎了上去,他倒想看看到那一日来临,究竟有多少人围着要对他侄子不利!

杨文也看到这样的沈卫民,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一直觉得沈卫民和他们营长李卫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亲兄弟俩,脾气性格上也是天差地别,不过在此时此刻,他却觉得没什么不同,同样的固执和自信。

沈卫民看杨文也愣愣地看着自己,不明所以,“怎么了?”

杨文也摇头,“没什么?”

沈卫民和薛阿婆说他们今天回去,当然不会多待,不过怎么的也是下午的事,昨天的余韵尚没有过去,一家子就没出门。这么大个院子,就算不出门也不会无聊。送走杨文也,沈卫民在后院的空地上教俩崽崽跳房子,然后四个人两两分组调皮筋。

刚开始是挺舒服的,不过越到越后面,沈卫民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体力的流失。陪小孩玩果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这些汗了。

程振华登门拜访的时候,一家子正摊在后院的草地上歇气,还是两个小孩挣扎着站起身去给开的门。

因为是办公事,程振华穿的比较正式,身后还跟着警务员和两个副手。本来他以为沈卫民该是正襟危坐的,杨文也打电话过来只简短的说了事情经过,就已见凶险。却没想到这一家子都这么洒脱。

程振华没说什么,后面的两个副手是第一次见到李营长的家人,瞧沈卫民不修边幅的样子下意识就是皱眉。

沈卫民惯会察言观,对别人停留在自己身上的眼光又无比敏感,所以当人拿审视的眼光看他并下意识皱眉的时候,他感觉很不适。

“我知道两位平常严以律己,对待谁都像对待自己兵,稍微不是就得挨教训。不过在我和家人面前请您二位收敛一下,我会不舒服。”沈卫民说这话的时候,嘴角带笑,却传达出了自己不爽的心声。

程振华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副手,他们是从其他渠道提拔上来的,这次把他们带到身边,也是想历练历他们。沈卫民敢提意见,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程振华并不认为沈卫民所言有问题,按外表评价人的行为是最傻气的,归根到底问题还是出在己边身上。一念至此,程振华皱眉看了眼两人,忘了他们是来做什么?现在对友军倒是挑剔上了。

两个副手后撤两步,后面就收敛了很多。

程振华进门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俩娃,虽然略显狼狈,不过脸蛋红润,眼神晶亮,一看就非常健康。不过再看到沈卫民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面色包括唇色都是苍白的,他满头大汗,说话还喘着气。

“你自己的身体情况你自己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清晰明了,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开玩笑。”程振华皱眉告诫。

沈卫民点头,“刚刚和他们玩游戏兴奋了点,一时间没有控制住心跳。”

旁边俩娃儿投射过来控诉的眼神。沈卫民微微偏头,只当没看到。

中午饭是赵琪掌勺,吃饱喝足之后,又陪着两个小的疯玩一通。半下午,他们回家。

程振华开着车直接把他们一家四口直接送回了沈家沟。程振华来的时候,并没有刻意隐瞒身份,一辆军用小轿车直接大喇喇地停在了沈卫民76号家门口。

走的时候,也在南区很多居民面前行驶而过,丝毫没有避讳。

“我给两个孩子安排了两个人,这段时间让他们随时跟着。”车里,程振华对沈卫民说道。

两个人?比之前红姐说的还多了一个。不过,沈卫民没有不答应的到底,说到底程振华现在做的这些都是为俩崽子好。

“行。他们待会儿跟我回家,还是回头再过去?”沈卫民应承下来。

“不是他俩,是另外的两个。一个你认识另外一个你也见过面,正巧他这段时间有时间,自己主动请求出任务,我就应了下来。只要关于俩孩子,他们都会竭尽全力,两人的武力值绝对没问题。”程振华简单的解释了一句。

原来不是那两位副手?沈卫民心里嘀咕,不过听程振华话音,安排的这两人都和大哥有着深刻的关系,或许都和杨文也一样,是大哥手底下的兵?

如此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在等真正看到人,沈卫民还是被吓了一跳。

·

沈卫民去趟县城风波不断,沈家沟这边倒是出乎意料顺利。

沈东林昨天把收购干货野果的消息传了出去。虽然目前生产队里,生产大队长吴和平消极不作为,虽然言语之中说工厂不错,行动上却时时刻刻都在唱衰。工厂有什么关键动作,也不见他配合。

所幸有李长发和其他人员相助,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全村。

沈东林和沈卫民的意思是先试试水。头十天,不管是来几个人,都别有怨言。但事实却远比他们要想的要乐观的多,沈东林看着眼前这些年轻人,突然觉得不管是他还是卫民,都低估了工厂在生产队社员心中的地位。

别管这些年轻人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思,但终究是都过来了。

对于工厂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持续的发展动力。如果有这些年轻人鼎力帮助,他们走的应该会更顺利一些。

“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沈家沟人,从小在山上跑到大,什么果子能入口什么不能,我不说大家也都清楚。工厂收干果有大小、干湿之分,工分忖度会有略微不同。不过你们只要把果子从山上提下来,符合标准不掺假,就给你们计算工分。”沈东林把手里的工分计量表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从今天开始,家里一定会有工作人员坐守,拿来多少果得到多少工分,公开透明。十天以后,换钱换票随挑。……”沈东林解释采摘野果的规则。

工厂不管他们这干果到底是咋来的,是一家子做活,还是一人在山上独自奋斗?工厂要看到的只有结果。拿来果子,就算工分。

“七叔,既然是生产队的副业工厂,总有一天会像三柱子说的一样招新员工吧?最近会不会有所动作?”有人问道。

“现在工厂刚刚起步,卫民说的当然都会有,不过不是这几天。等我们核实过具体的情况,明了厂里要多几个人才能运行,最迟这个月底大家就知道了。”沈东林笑着回答,招工是必然,不过招几个、招谁都是问题。

依照需求,他们再招也是招生产人员,其中占优势的是生产队的妇女同志们。不过关于是招长期工还是招短期,短期就是爆单就去工厂搞生产,淡季就回生产队做活的员工,都还是问题。

不过沈东林明确给出这些话,还是再让在场的人心动不已。

虽然现在大家都不知道生产队这个工厂到底能走多远,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它。但是又觉得错过可惜,万一成事了呢?抱着这种心态,所以现在各家大家长都没有出面,出面的都是这些年轻的半大孩子。

如此,既不会耽误家里在地里挣工分,又不耽误他们吃工厂红利,总之几全其美。那可是工人啊!如果不是他们村儿里建工厂,他们一辈子都接触不了的头衔,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别管怎么样都得抓住。

当然,并不是哪家都有年轻半大孩子,这部分家庭几乎都选择下地挣工分儿,总得先填饱肚子再说其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沈家沟村民的选择倾向性。

之后,大家该干啥干啥去了。

沈强留在了最后,面色犹豫,显然有话想说。

“卫民专门和我说过,你的待遇可以照以前来。不过我觉得不保留好,往年你家有你奶和你娘做活,年底能分到粮食。今年情况不一样,手里拿着工分总比手里握着钱要好换粮食。”沈东林给出建议。

沈强沉吟片刻,最终决定:“我知道了,就按七叔说的办。”

“行。”

大概因为是第一天的缘故,大家热情空前高涨。

沈卫民进村就看到家门口围了不少人,另一边赵和过称,沈东林记录数据,分工明确。

作者有话要说:我竟然睡过去了!!

最近我会加更表示歉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