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沈卫民和赵琪走了好长时间,赵老四、宋引弟、赵梅,包括赵兰都还有些反不过神儿来,刚刚和他们说话的是赵琪?
赵琪在赵家三姐妹中排行第三,虽是老小,却没有大家以为的那样受尽偏疼。赵老四和宋引弟想要儿子,虽然还没到丧心病狂的程度,心思却昭然若揭。
老大赵梅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自然是被爱护着长大的。赵兰出生的时候,两口子已经开始有些不耐烦,不过村里像他们一样先开两朵花后结子的例子不少,倒也没开始焦虑。后面赵琪出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赵梅赵兰和赵琪之间隔着几岁,当初宋引弟好不容易怀上第三胎,可以说是赵老四两口子一心盼来的“儿子”。怀胎十月中,两口子成天都是“老儿子,老儿子”的叫,没成想生下来还是个闺女。完全可以想象的出赵老四和宋引弟当时的失望。
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多宠赵琪,咋可能?不过也就是这时,赵老四突然醒悟,必须把三个闺女培养成才,他们在这沈家沟里才能抬得起头,挺得起脊背。所以尽管失望,尽管不甘心,赵老四和宋引弟夫妇还是尽量培养姐仨,就连下地干活都不让她们插手,理由就是女娃养糙了不好嫁。
在这方面,赵老四和宋引弟对她们仨还算公正,起码没逼着谁下地。
赵琪确实好好的长大了,性格温和敦实,尽管不是爹娘说什么就是什么的那种儿女,却甚少会反驳爹娘和姐姐说出的话。两个姐姐出嫁后,她接过家里所有的家务,有条不紊,甚至比老大老二分工,还要麻利爽快。
赵老四一度认为赵琪是他三个闺女中最省事的那个。如果没有老仙儿说的那些话,他会好好给他择一门婚事。这可不是赵老四王婆卖瓜,他三闺女聪慧,做事沉得住气,极上得了台面。
然,人世间哪有十全十美。老仙儿说三妮儿与他家八字不合,挡了他家所有人的得子运。儿子对于一个家庭到底有多重要?是个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他还怎么庇护三妮儿?没有随便把她嫁给谁,已经是他们做父母的仁至义尽了。
但是,刚刚赵琪说什么,那个不孝顺的闺女竟然说让他们少打扰他,这话说的是要跟他们断亲啊。虽然赵老四确实有这个想法,大仙儿说各有各的缘法,他们既然和老三没有缘分,就不必强求,否则对双方都不好。
赵老四之前还在苦恼这事,只是赵琪和沈三柱子刚刚结婚,明说到底不好,那沈三柱子是吃亏的人?所以这事情还得先知会赵琪,还不能明着说以免对方恼羞成怒,只能旁敲侧击。赵老四都规划好流程了,却没想到到头来却是对方主动提出来了。
就很突然!
看到赵琪毫不留恋的转身就走,赵老四和宋引弟的感情可以说复杂到了极点,一时间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口。
“呵。本来该由我们说的话,倒叫她抢先了,不见就不见,断亲就断亲,谁怕谁呀?”赵兰冷哼,不知道是病气还是怒火,她的脸色更苍白了。
“兰子,你这是说啥话?琪妮儿只是一时气恼,……”赵梅想解释,话说半句却停了下来,因为她突然意识到赵琪恐怕是真的这么盼望的,盼望着和娘家断亲,而并非她口中所说气恼话。
哪怕只是一万种可能里面的一种,那也是琪妮儿自己的想法。她作为姐姐没有资格规定她必须干嘛,如果赵琪是真情实感想和赵家走远些,她现在说的做的这些就给三妹添麻烦。赵梅蹙眉,胸口有话,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一时气恼?谁家一时气恼会和父母说这种话,说到底是赵琪冷心冷肺养不熟罢了。给大家添这么多麻烦,她倒好,拍拍屁股走人了,做坏事的成本还真低。”赵兰情绪激动,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大姐还站在赵琪那边,这话可是赵琪亲口说的,她们都听见了。
赵兰痛恨赵琪,要不是她,她不会落到今天这田地,甚至也不会离婚。明明她比沈芝聪明、受待见,但她却一步步沦落到了今时今日,沈芝却能好好的无人敢动,她们唯一的区别就是她没有儿子,就因为没有儿子傍身,所以做什么都没有底气。而她儿子迟迟不来的原因就是因为赵琪这个煞星,这让她怎么原谅她?
看赵兰一脸煞气,赵梅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到底没说出声。她想说种因得因,你埋下啥样的原因,就会收获啥样的成果。琪妮儿在娘家到底过的什么日子,以至于结婚第二天她就能说出断亲话,要说其中毫无缘由,谁信?
琪妮儿的性格看着绵软实则刚强,却又并不是赶尽杀绝的霸道性格,所以但凡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不说这话,她都不会说。赵梅还记得她三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恶语伤人六月寒”,提醒她们说话小心点,尤其是去到婆家之后。
但是现在赵琪却说了这样一番话。当她说起自己命格之事的时候,表情冷淡,面无表情,甚至都没有情绪波动,从头至尾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看在赵梅眼里,却只觉得心疼。
记忆里,琪妮儿不该是这样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赵梅往前倒,似乎是第一次知道爹娘有想法要过继堂弟的时候,那时候琪妮儿非常震惊,还问她“姐,爹娘不是说只要把我们好好抚养长大就心满意足了吗?”
这个问题,当时赵梅没有回答,只是叹了一口气。现在好像也没有答案。
“兰子,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按在琪妮儿身上。你离婚的事情是你没抓住你男人的心,说到底是自己无能。而且,既然每次看到琪妮儿心肝肺都疼,现在她走了,以后你就放心了,安心在家里住着吧。”赵梅沉声说道。
赵兰被噎了一口,脸上表情愤愤然。这件事情从头至尾又不是她的过错,大姐为啥针对她?
“大生叔说你需要去医院好好检查,现在就去?正好,我也该回家了。”赵梅把旁边的自行车推过来。赵兰刚小产,身体虚弱,但是瞧着精神可不差,刚刚和她男人掰扯两百块钱的时候,表现出来了一级战斗力。最后终于让男人松口他拿出二百三十块钱,赵兰签字离婚。
梗着脖子坚持这么久,最后还是答应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两百多块钱,虽然不知道赵兰是怎么想的,但是作为亲人,赵梅心里空落落的虚无……
钱数谈判是三妹夫进行的,当时现场步步紧逼、寸步不让,那叫一个厉害。二百三十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有了这笔钱,赵兰想改嫁就容易多了,就算要留家里一大半,那也足够吸引人。刚开始那边还想往下压,后面还被三妹夫窜高了三十块。
不过看样子也知道赵兰也不会领情,没准还埋怨他们多管闲事。
因此,赵梅实在不想说什么了?
“哈,姐,我还是不去了。县城医院那么贵,来回没有个十块钱根本回不来,我觉得自己已经好多了。”赵兰下意识捂住自己的口袋,刚到手的钱,怎么也不能立刻就散出去。
赵梅深深看了赵兰一眼。她转头看向赵老四和宋引弟,“爹娘,既然如此,我就先回了,什么时候有空再过来看你们。”
“回吧,路上慢点。”宋引弟赶紧说道。
赵老四也没说什么。
赵梅骑上自行车离开了沈家沟,没有回头。
·
赵家这些事情,沈卫民和赵琪后续并没有多加关注。赵姑娘话既然已经说出去了,他们认真去践行就是了,大家一别两宽。
沈卫民统共也没剩下几天假期,自然不能全耗在这事情上。
工厂建设全权交给沈东林,虽然沈卫民对工厂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但这并不表示他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起码刚结婚这几天,他是想和赵琪好好度过的。
之前赵姑娘主动说他们带俩娃去县城玩两天,沈卫民答应了,自然就没有不去的道理。
“领着他们去县城住两天?”李招娣皱眉,第一反应是:“不会给人家添麻烦吧?”
李招娣从不怀疑儿子交朋友的本事,他这才工作几个月,人家就大老远跑到家里来喝他的喜酒,其中还有两个厂里的大领导,就这份心意就不是普通交情。三柱自己去县城倒没什么,有宿舍住,这一家子过去吃哪儿住哪儿,不都是问题。
沈卫民凑近李招娣低声说了几句话。关于他们已经在县城买房这件事,沈卫民本来就没想对得娘还藏着掖着,之前没有主动说,只是觉得没必要,现在可有理由了。
“你说啥?”李招娣惊呼,她觉得自己幻听了,老儿子竟然说他在县城买了房。
“这不是上次我和琪琪去县城的时候正巧碰见房主廖姐遇到麻烦,就出手忙了点小忙,后面正巧碰见也哥,就让他帮忙给过了户。嗯,您也知道这我卖书糖水罐头挣了些钱,总之都搭里头了。”沈卫民笑呵呵的。
李招娣上来就照着老儿子胳膊上狠狠拧了一下:“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给你爹给你娘说声?还买了个院儿,是不是觉得自己特了不起啊?”
看出老儿子翘起来的小尾巴,李招娣又是一巴掌甩过去,孩子大了,心也大了。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和她和老头子说一声,自己就做主了?
沈卫民嘿嘿直笑,企图蒙混过关。惹来李招娣冷哼一声。
虽然把姿态摆得满满的,不过对于儿子工作几个月就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县城买房这件事情本身,李招娣还是非常骄傲的,她老儿子那就是个干大事的人。
“不气了?”晚上回房,沈新乾听见老妻好心情的哼歌,好笑的问道。
“我生什么气,老儿子有出息,我高兴还来不及。”李招娣冷哼一声,该敲打就敲打,该夸就夸,她分得可清呢。
沈新乾默默闭嘴。
第二天一早,沈卫民就领着赵琪和俩娃,骑自行车去公社,经转车到县城。
沈卫民一家人直接在城南区下车。
“小叔,你和小婶要带我俩去哪儿呀?”李家康好奇的问道,他左右看了看,这里是完全陌生的地方。
“找个卖娃的地方,把你俩给卖了给我和你小婶买肉吃。”沈卫民笑着说道。
“小叔!”李家康抗议,就连叶聪也拿控诉的眼神看向沈卫民。
“你当我和小聪哥是傻子啊?你和小婶把我俩从家里带来,要是我俩出个意外,看你还赶回去,奶奶肯定重重罚你。”李家康撇撇嘴,小叔还想用这些吓唬他和小聪哥,也不看看他俩都是多大的孩子了。
“家康说的对。”叶聪积极响应。
沈卫民看着俩娃突然连走姿都大摇大摆了起来,仿佛自己真长大了似的。和赵琪对视一早,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细碎笑容。
走到76号门口,沈卫民拿要是开门,赵琪领着俩娃在后面等。
“你们就是这家的新主人呀?”隔壁有人问道。
沈卫民转头,说话的是个头发丝银白的阿婆,看上去和蔼可亲,说话不紧不慢,非常有亲和力。
“是啊,您是这家的,以前怎么没见过呀?”沈卫民看了一眼隔壁,笑着问道。
阿裴笑眯眯的,“我是这家儿媳妇的娘,专门来做客的,没见过我正常。我来这几天,咱们这不也是第一次见?”言下之意,我也没见过你们。
沈卫民把房门上撤下来的锁握在手里,不紧不慢地推开门,“我们不常住在这边,十天半月见一次面正常。”
沈卫民和阿婆说着话,一边往旁边避让,让赵琪领着小两个小的先进门去。
如果是寻常人看到沈卫民这样的动作,肯定就停下不说话了。毕竟人刚来,这大包小包的,明显有很多事情要收拾。但是邻居阿婆像是没看到似的,“刚刚进去的是你媳妇孩子啊?”阿婆语气熟稔,不知道的还以为俩人认识多久了呢?其实今天才第一次见面。
沈卫民总觉得这个阿婆待他有些过分热情,不过对方是老人,又是邻居亲戚,沈卫民当然不会太过分。“是啊。我媳妇儿孩子。”
“这次准备在这住几天?”阿婆笑着问道,说完大概也觉得这话有些逾矩,“这条街上孩子不少,到时候可以让你家孩子和我家孩子多多玩耍。”
多和同龄人相处,多交同龄朋友,对于自家孩子来说只有好处,沈卫民当然不会断然拒绝,尽管他们在县城根本待不了几天。
“行,等有空,一定让他俩过去拜访。”沈卫民寒暄,至于去不去,什么时候去,只能后面再说。在不清楚邻居底细和邻居孩子底细的情况下,沈卫民怎么可能让自家俩宝贝蛋贸然去跟人玩耍?
邻居阿婆又和沈卫民东拉西扯了几句,直到隔壁有人喊,阿婆低声嘟哝了几句,转身匆匆回家。沈卫民这才得空进门。
刚进门就看到堂屋屋檐底下摇椅上躺着的赵琪,对方笑眯眯的,一脸幸灾乐祸。她身边是正供着屁股玩拍画片的李家康和叶聪。小孩儿就是这么简单,几张纸,一个玩伴,就能找到许多乐趣。
“我卫民哥到哪都这么受欢迎,就连邻居阿婆那么大年纪了也喜欢和你说话。”赵琪笑嘻嘻说道。
“不准调皮,”沈卫民走到屋檐下,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什么叫邻居阿婆喜欢他?初次见面就言说喜欢,如果说是年轻男女一见钟情倒还可以理解,这长辈对小辈,尤其没有任何血缘、亲缘关系的陌生人之间的感情来得突如其来可就让人不理解了。
现在想想,对方确实对他过分热情了些。沈卫民抽空瞥了一眼隔壁。在这条街上,院子的面积都是差不多大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主屋,和院子布局,虽然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谁,不过家庭条件应该是不差的。
娘仨在屋檐下惬意的很,休息的休息,玩耍的玩耍,沈卫民也不打扰他们,喝了一杯水就去院子里转悠。前后院子走一遭,和上次过来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不同,不过随着入秋,天渐渐变凉,还是有变化悄无发生了,就比如墙角那棵树,上次过来的时候,枝叶满头,现在稀疏的只剩零星几点。
赵姑娘从沈宏志山洞挪过来的人参苗苗,长势正好,活得肆意又盎然,看上去很喜欢现在的环境。旁边是赵姑娘随手洒的菜种,已经发出小小嫩芽,明明在萧瑟的秋风里颤颤巍巍,却怎么也也不弯它的脊梁,颇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架势。
“回头我们得拿塑料布把菜苗都罩起来,天凉了,一不小心就冻死了。”毕竟是赵姑娘辛苦栽种的庄稼,还是要爱惜着,怎么着也不能都给天气嚯嚯了。
“那我们过会出去就买回来。”赵琪没什么不答应的。
“好。”沈卫民答应。
他们要在这家里住一晚上,沈卫民进屋,趁着两个小家伙没发现,先把空间里的被子倒出来铺在炕上。
沈卫民和赵琪结婚之后,虽然啥事儿没干,不过睡在一个炕头是必须的。俩娃本来是跟着沈卫民休息,不过他们小叔十天半月不回家一趟,上次更是块俩月没回。这样的情况下,俩娃娃只能自己睡,有时候李招娣会陪他们睡着以后才回堂屋。
沈卫民这次回家,俩娃不知道是没有安全感,还是单纯的只是想和小叔相处,有几天都粘着沈卫民不放。到后面,沈卫卫民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而言之,两个娃娃能自己睡了。
76号这么大的院子,当然不缺两个小孩儿住的地儿。
沈卫民把被褥放进主卧旁边的稍小一点的房间,给他们布置上,才转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