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沈家大长辈都过来了,他们赶紧迎上来。
吴和平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要说现在还有啥事能叫得动他们几个,莫非是……
几分钟后预感成真。
“和平啊,你这事办的可不地道。孩子跟你说了好几天,你连个
风声都不透。要不是我听老二偶尔提起句,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事。”沈爷直接点名。
吴和平是生产队大队长,在村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他已经许久不曾被人这么说过了,时间脸有些火辣辣的。“叔,你这是啥意思?要是你说的是三柱和我提起的那事的话,我这不是还没有抽出空来吗?生产队忙。”吴和平笑着说道。
沈家这么大阵仗,平常在村里难见到的都过来了,看就是来兴师问罪,时间吴和平心里有些不得劲儿。
沈爷摆了摆手,“我也就说这句,知道你们忙,有时候很多事情都顾不上。这事啊,我们也不让你们多费心,等明儿,明儿晌午抽空喊社员到西广场开个会,毕竟是为村里办事,还是让社员们心里有数才行。”
吴和平轻轻皱眉,这是越过他去直接做决定了啊!
“叔,咋都是你说,你也让和平开开口。”旁边和沈爷他们起来的人提醒。
“瞧,我高兴就忘了主次。和平,你意下如何?”沈爷笑呵呵的问道。
“都是为村里为社员着想,我当然没有意见。”吴和平顶顶后槽牙,看向乖巧站在最后面的沈卫民,“三柱有出息了。”
沈卫民笑笑,算是回答。
晚上收工的时候,各家都收到了通知。这要多亏李长发,每天统计工分的时候,人来的最齐,他每家每户都通知到了。所以,虽然吴和平只是早上吆喝了几声,还是有不少人来参加大会,起码每家都派出了代表。
“这突然开大会到底是什么事情?二嫂子,你知道吗?”六婶东瞧瞧西瞧瞧,要说村里有个什么事情,她们都是最先知道的,这次却没谁露出点口风,着实让人好奇。
李招娣当然知道,她还知道她老儿子正在后面做上台准备呢,但是她才不提前说。
“奶,我们来了!”稚嫩又嘹亮的童声传来,李招娣回头看就看到了她俩个宝贝大孙子。俩娃都穿着军便服童装,背着军绿色的小书包,坐在
拉风的小汽车上,被他爷推着走。
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可是萌化了在场众妇女的心,当然也羡慕坏了众小朋友。
两辆小汽车虽然预留了放发动机的地方,但是沈卫民直没有把制作发动机提上日程,所以到现在为止,都只能靠人力推动,不过这已经能够吸引的目光了。毕竟村里大多数孩子玩个陀螺,拧个柳条枝吹喇叭就能玩的有滋有味,他们俩这玩具已经极上档次了。
“各位社员们!请安静!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不管心里想什么,吴和平还是上台说明情况,当他说到是关于沈家沟发展副业问题的时候,下面呜呜泱泱都讨论开了。
关于沈家沟的生产发展,与每个社员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当然好奇,同时也有疑问。建工厂,在他们村里?先不说这是不是投机倒把,就他们村里进山不易,出门不易的,咋就能建工厂了?
“行了,请安静!下面有请沈卫民同志上台给大家具体介绍介绍。”
大家开始激烈鼓掌。
沈家沟红旗生产队社员,共几百口子人。不过下子反应过来沈卫民就是沈三柱的寥寥无几。沈卫民就和平常样的穿着,不过在他眼里是平常,在社员们眼里可不是这样。
多数着中间也就隔着两三个月时间的缓冲,沈三柱就像是完全变了个人样。他长高了,也强壮了,宽肩窄腰,配上合身的衣裤,怎么看怎么漂亮,跟城里人样。
“我滴个娘啊!这不是二叔家的三柱子嘛。”有人惊叹。
“啥,这是二叔家三妮儿?”这人声音更大。
彼时,沈卫民正在上最后个台阶,听到这话,踉跄下,差点摔倒。
现在能被当成家代表过来听大会的,大都是沈卫民的叔伯婶子大娘辈,看到他差点摔倒,都惊呼替他担心。看他没事后,又因为他滑稽的动作而哄堂大笑。
沈卫民虽生在农村,但没吃过啥苦,皮肤
本就白,进机械厂后,也没经过风吹日晒,看着就是白嫩小生。此时被叔伯婶子打趣儿,难免不好意思,虽然脸红,他还是站在台上正中间,“各位叔伯婶子,今儿我有重要事说呢。就不拿我打趣儿了,成不?”
“要不是大家都知根知底儿,我也以为二哥二嫂子这是养了个三妮儿。”人群中有人笑呵呵的说道,得到几声附和。
“都不准笑话我小叔了,小叔是三小儿不是三妮儿。”稚嫩的声音,奶凶奶凶的语气,是李家康小朋友的怒吼。
周围奇异地静了瞬,接着就爆发出更加热烈的笑声。沈卫民再看他侄子,人还委屈了,抓着他奶的衣裳,撇着嘴,正在求安慰。
沈卫民浅笑,等笑声停下,他也稍稍适应了。其实也没什么可紧张的,自家底盘上呢。
“行,这件事情到此为止。各位叔伯婶子要是喜欢看我上台,过会儿投票的时候,都往我这儿来。”
众人哈哈笑,说好,那你等着。
短暂的调侃和自我调侃之后,大会终于迎来了正式的议题。
“这段时间,我在公社、县城和省城遛了圈,这些地方的供销社、百货大楼、副产门店,我挨个逛了逛,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食品加工这方面的发展空间很大。咱们沈家沟有很多不利状况,交通不便,耕地块状分布零散。但我们也并不是没有长处,背靠红池山比啥都强,山上瓜果梨桃可年四季都不间断。
山上果树有些在大家脸前头,不到成熟果就没了;有些树藏的深,还有些滋味不好,果子只能自然熟过,落地上逐渐腐烂。其实这些经过加工都可以成为新鲜小吃。当家人都说物尽其用,浪费可耻,与其让他们腐败化尘,是不是被我们用来换钱票更好?”
那当然是更好,这是在场所有人心里的想法。
“所以我们就需要建农副产品加工厂。”沈卫民直接下结论。
社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么简单?
“当然了,想成立工厂并不是只有这
个原因,步骤也非常复杂。不过那些是主事人该考虑的事情,我们社员只要记得建农副产品加工厂是为了给大家争取更大的利益就行了。
根据初步规划,加工厂会在村里招工人,不过除了极个别的,生产队的大家都既是加工厂的工人又是生产队的社员。农忙时大家照样去田地忙活,农闲时就在工厂挣工分,等年终,生产队工分分粮肉,厂里工分分钱票。
另外,因为咱们厂是为了生产队全体社员建的,所以在发放完工人工资以及预留工厂基本运作和发展基金外,其剩余会分配到各家各户。”
也就是说,这个工厂从开始建立,命运就是和大家联系在起的。只有大家共同实力,让这个工厂越办越好,等结算的时候分到手的钱才会更多。
说到这个,大家可来兴趣,连忙追问沈卫民这是不是真的?
“我沈三柱生在沈家沟长在沈家沟,往上数三代,大家没有不认识的。我站在这里说过的话,要是行骗,各位叔伯婶子还怕找不到我家?”
这可是大实话。
“小叔,还有我,还有我呢。”李家康同志不乐意了,小叔咋光提太爷奶和爷奶呢?他和小聪哥还在呢。
“哦!我俩侄子也在的那家就是我家了。”沈卫民笑着加了句。
当然,村里也有敏锐发现问题并提出来的,没有给工厂做丝毫的贡献,是不是也能分钱?
“当然是……能。”沈卫民拉长声音,“不管参不参加工厂生产销售等过程,工厂每年都会拿出剩余利润分给沈家沟所有人,家份,概不多得。至于以后是不是都按这个程序行事,视情况而定。”
这是激励政策,激励更多的社员把工厂当回事。至于拿多少出来分配,就得等年底看利润再定了。白给之物,分也是情啊,当然他们肯定不会这么磕碜。
沈卫民没有解释太多工厂程序以及建设问题,作为生产队普通社员他们并不关心工厂为什么成立,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