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第 79 章(1 / 2)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七十九章

扬州城外的谢家山庄外,迤逦来了一队马车。

至于山庄脚下,为首的马车忽然停到了路边,车中锦衣的管事下车来,走到后面马车车窗边,笑道:“请焦老爷先入内。”

坐在马车内的焦道成没有疑心,擦着不断流下来的汗水,道:“好,好。”他坐在这辆有着谢家徽纹的马车里,于车轮辘辘声中,往雄大壮观的谢家山庄而去,并不知道在他过去之后,原本停到路边的那辆马车悄悄转了方向、载着到焦府中接他的“谢家管事”往来时的路而去。

焦道成一心想着等会儿面见谢钧之时,要谈些什么事情,又该怎么保持仪态,更是想象不到,就在当时当刻,扬州城内的焦府已经被穆明珠的人掘地三尺。

这处谢家祖辈置办下的雄壮山庄之中,山庄的主人谢钧正坐在清泉上涌、凉风习习的花厅之中,也并不知道山庄外面来了焦道成这位不速之客。

谢钧一袭玄色衣袍,略有些散漫地坐在主位上,拆开了一封建业城中发来的信。

他最宠爱的歌姬流风,跪坐在旁,正细细碾着沉香屑。

谢钧看了信中内容,并不意外地一笑,淡声道:“谢琼到底还是回西府兵中去了。”

流风握在手中的玉柱一顿,静了一息,才低声笑道:“恭喜郎君。”

谢钧听了她声音,回眸看来,笑道:“流风看起来……可不像是高兴的样子……”

流风微一犹豫,见他眉目含笑,心中一动,试探着低声道:“早知今日,回雪姐姐便不必被送走了。”她轻轻一叹,又道:“姐姐心系郎君,如今孤身在宫中也不知怎生憔悴……”

原来当初谢钧之所以会送走回雪,其实根源是在侄子谢琼身上。

谢琼来建业城本是例行叙职,谁知一场夜宴中偶然见了回雪,自此便挪不开眼、走不动道了,百般借口留在建业城,怎么都不肯再回荆州去。只是回雪到底是谢钧的歌姬,那是他叔父的人,谢琼本来也不敢径直开口讨要,直到有一回谢钧宴客,要回雪出来作舞,席间有人调笑于回雪,被谢琼指着鼻子痛骂,这段爱慕之情才算曝光。

流风与回雪乃是谢钧亲手调|教出来的一对丽人,一擅歌,一擅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便是一条狗养在身边十数年,也有感情了。

若不是因为谢琼此事,谢钧当也不至于送走回雪。

彼时宝华大长公主喜欢歌舞,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伶人歌姬。谢钧正欲与宝华大长公主交好,便把回雪送了出去,也算是断绝了谢琼的念想,要他回荆州做正事去。谁知谢琼青年人失恋,愈发行迹不堪,更有怨尤之语,最终惹得谢钧动了怒,斩杀了他视若性命的爱驴。

这正是穆明珠离开建业城之前,去谢府要求谢钧同来扬州赈灾时,隔墙撞见的一幕。

而谢琼见了血,这才算清醒过来。

如今谢琼“迷途知返”,仍旧回荆州西府兵中做他的大官去。

昔日与流风一处起居、情同姐妹的回雪,却回不来谢钧身边了。

流风在旁听着,垂眸细思,心中难免凄凉,亦或有一丝不明缘由的愤慨,忍不住出言为回雪说话,大约心里还是有一分天真的期盼。如今闹出事端来的谢琼已经离开了,那么郎君可以把回雪接回来了吗?郎君会这么做吗?

流风怯怯地抬眸看向谢钧。

谢钧抚过她含泪的眼,赞道:“流风这垂泪之貌,堪比西子捧心。”便揽她入怀,笑道:“郎君我也有几分怀念你们双姝在侧时的快活。若回雪还在宝华大长公主府上,说不得还能换回来。如今她入了宫……这皇宫进去容易,出来却难……”他想到设计让回雪入宫的穆明珠,面上的笑容慢慢淡去,眸中显出阴狠之色来。

这个横刺里杀出来的小公主,已经坏了他不少好事。

自从穆明珠在扬州城内弄兵开始,他便避居到城外庄子上来,如今就好比那观棋的君子,他只遥遥看她如何落子,在输赢落定之前却并不准备出言插手。

待到这一局分出输赢,若是穆明珠输了,那便不必他出手,所有的计划都不用变动。

但若是穆明珠赢了……

谢钧眸光沉沉,却还有些没有拿定主意。

毕竟,他对焦家也越来越不满意了。

这个念头还未转完,谢钧便见仆从入内传报,说是扬州城内焦府的老爷焦道成应邀来了。

谢钧微微一愣,手中慢慢折起建业城来的那封信,思量着这“应邀”二字从何说起。

一时焦道成入内,虽是暮夏时节,白日却仍是极为燥热。他虽然一路坐马车而来,却仍是汗湿夹背,狼狈不堪,拖着肥大的身躯走入正厅来,站定了先喘了几口粗气。

谢钧不曾起身,上下打量他一眼,缓声问道:“焦老爷是应谢某之邀前来的?”

“是啊。”焦道成仍在喘气,道:“草民一见大人的帖子,便忙跟着大人的侍从来了……”他望着谢钧面上神色,有些不安起来,从袖中抽出所得的帖子,呈给谢钧,道:“这帖子上写着……”

谢钧垂眸只看了一眼,便瞧出这是仿了他的字迹。

仿的字迹可以骗过别人,却骗不过本人。

同时他也认出了这笔仿字是谁写的。

能把他的字仿写到这等程度的,天下不多也不少,总有几十人。但扬州城内有这份心,以此来愚弄焦道成,并且胆大包天作弄到他本人头上来的,却只有一位。

此等手笔,除穆明珠外不做第二人想。

“难道……”焦道成脸上滚下豆大的汗珠来,也不知是热的,还是气的,“有人伪造大人的帖子?”他倒是也很聪明,虽然的确被这肖似谢钧的字迹蒙蔽了,但立刻反应过来,“是那位公主殿下?”他又道:“外面还有一队坐着谢府徽纹马车来的锦衣奴……”

那些自然也都是穆明珠的人假扮的。

谢钧看着眼前焦道成又气又急的样子,又低头看一眼那肖似自己的字迹,倒是想起最初见穆明珠的场景来。

那是明德十三年,他最后一位小叔父也病逝了,便离开陈郡来到建业城。

对于他的到来,皇帝穆桢是欢迎中又带有警惕的。

欢迎是摆在表面的,毕竟他是天下世族之望;而那警惕却是写在骨子里的,要他在南山书院做了院正。

看似是尊崇他,其实不给他半点实权。

这也在谢钧预料之中,他没有不甘,安分地接下了这份差事。

所谋既大,更当徐徐图之。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他是要做一位好院正的,来到南山书院之后,他第一件事情便是给所有的学生出了一道《易经》中的题目,要学生们论述。

那篇题目乃是《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南山书院的学生都有根基,除了极个别的几人,多数都解对了。然而其中独有一篇,叫他握在手中,来回读了三遍才放下。那一篇,正是穆明珠所作。

“自井田之法废,兵农既分,天下不患无兵,而患在有兵”。

其中最精彩的几句,谢钧现下还能记得,其思想见地,断然不像是出自一位十三岁的小姑娘——哪怕她的身份是公主。

穆明珠这位小公主的天资聪颖,早些年已经传遍大周内外。

谢钧自然也多有耳闻,但是看了她的文章,却有些疑心——怀疑这是她那位鸾台右相的老师代笔所作,又或者这本是从萧负雪思想中来的,穆明珠在旁听到了便写到了自己文章之中。

此后几次题目文章,穆明珠所作都脱颖而出。

而谢钧第一次见穆明珠,并不是在课堂之中,而是有一次天色已晚,他与一位友人对弈之后,沿着南山书院的林间小径往后山宿处走去,却见前面仍有烛光亮着。已是半夜,前院不该还有人在。他心中奇怪,便信步前去,却见是书房之中还亮着烛火——这书房原是给贵胄子弟温书之用。

南山书院分了寒门与世家两派学生,寒门子弟多刻苦,而世家皇族所出的学生鲜少有留下来温书的。

谢钧心生好奇,便绕到书房前,隔窗一望,却见是一位金色裙装的女孩、正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铺开的纸面只落了半篇的文字。那女孩望之不过豆蔻年华,眉目清丽,如含苞待放的花。

他生平爱美人,不由笑道:“小姑娘,怎得这会儿还在书房中用功?”

那女孩听到他的声音,似乎思绪被打断了,有些恼怒地抬头向他看来,眼神闪了闪,似是猜到了他的身份,忽然狡黠一笑,道:“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谢钧微微一愣,目光这才从她的面庞上划过,落在那写了半篇的纸张上,却见正是他出的题目。他再往书房中看去,却见角落里立着两位锦衣貌美的侍女,屏息闭气仿佛不存在一般,绝非寻常人家的侍女。

原来这就是名动天下的四公主穆明珠,皇帝穆桢亲出的女儿。

他早听闻她的才名性情,只是未曾料想到她竟还有如此的美貌。

在他想来,一个太聪明、又太爱展示这份聪明的女人,是绝不可能美丽的。

可是书桌前的少女搁笔笑吟吟看着他,看出他的身份、玩笑般反问他的话、与那解了一半的文章,无不彰显着她的聪明智慧,而她的美貌摆在脸上,无可置疑。

平心而论,穆明珠是一个所有读书人都想拥有的学生。

她聪明,一点就通、举一反三;她勤奋,夜以继日、熟能生巧;她是公主之尊,向人讨教时却谦虚有礼;她正值大好年华,却连寻常女儿家的娇气都没有,错了便认错,从不顶嘴找借口。她做事也很妥帖,对师长有种不过分的殷勤,叫人心里舒服。她偶尔提出的问题,会叫人感叹她是从何想来的,也大受启发。

谢钧深感遗憾——穆明珠没有生在他族中。

如果穆明珠这样的孩子生在他族中,他是愿意全力栽培,托付一族文脉的。

如此过了三个月,谢钧在课堂上也时不时见到穆明珠,渐渐对她有了了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